【港事講場】金融跨機構合作 推動可持續發展-香港商报
首页 > 新闻专题 > 评论 > 商报评论

【港事講場】金融跨機構合作 推動可持續發展

2022-11-07
来源:香港商報網

 政賢力量青年時事評論員 成嘉豪

 11月3日,國際金融領袖投資峰會圓滿落幕。是次峰會精英雲集,匯聚超過200位來自約120家全球重要金融機構的主要負責人,當中更有多家機構是由集團董事長或行政總裁代表出席。作為疫情以來香港首場甚具規模的國際性高規格實體金融會議,2日香港金融管理局總裁余偉文致歡迎辭表示是次峰會讓國際社會知道香港回來了,更向外界宣告了香港復常會對全球經濟恢復增長作出貢獻的重要信息。「可持續金融——從巴黎到沙姆沙伊赫,再展望未來」作為本次峰會五場專題討論之一,彰顯了香港建設綠色金融樞紐的願景。是次會議不但展示了香港在綠色金融的優勢,更提供了一個寶貴的機會,讓社會思考香港如何在氣候風險管理等可持續金融議題上做到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監管權責分散

 測試未納保險

 2019年底,時任英格蘭銀行行長馬克卡尼(Mark Carney)宣布該行將首次對金融系統展開氣候風險相關壓力測試,針對銀行業與保險業在三種不同情景下應對氣候風險的能力進行評估。香港金融管理局亦不甘落後,於2021年初推出「氣候風險壓力測試試驗計劃」,計劃涵蓋香港20間主要零售銀行和7間國際銀行集團的香港分行,它們共佔香港銀行體系貸款總額80%,而測試結果亦已於同年公布。然而,在2020年氣候災害使全球保險公司損失近 760 億美元,而在2021年,僅前半年所造成的損失便高達400億美元。但在馬克卡尼口中「站在氣候轉變前線」的保險界,香港的試驗計劃並未如英國般將受氣候風險嚴重影響的保險業納入壓力測試。原因在於,香港並未如英國、澳洲般採取雙峰模式,亦不像日本、新加坡一樣採用單一監管機構,而是按不同的功能範疇在機構層面監管,審慎監管的權責被切割分散於不同行業的監管機構之下。金管局作為銀行業的監管機構,若像英國那樣銀行保險一手抓,便難免有越權保險業監管局之嫌。

 善用現平台框架 加強跨機構合作

 權責分散絕不代表不能合作。香港金融管理局與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早在2020年共同籌組「綠色和可持續金融跨機構督導小組」,當中成員亦包括環境及生態局、財經事務及庫務局、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保險業監管局及強制性公積金計劃管理局。然而,該小組自身的功能定位更多是協調與促進跨機構政策研究與支援,而非統籌共同行動。為了更好地應對挑戰和把握機遇,筆者認為上述機構大可在此基礎上深化合作,在各部門權責得以釐清、爭議解決機制得以確立的前提下,訂立聯合行動的合作機制。

 以上文提到的氣候風險管理為例,在新合作框架下,保險業與銀行業便能夠同步進行壓力測試,共建風險評估模型與審慎監管框架。對比各自為政,銀行業單獨進行壓力測試,新做法在測量氣候風險影響的全面性與準確性上無疑會更勝一籌。除了加強跨機構合作的深度,香港亦可加強跨機構合作的廣度。發展可持續金融的一大難點便是氣候風險敞口較難被定量評估,而科技便正正能夠幫助解決此問題。早前愛丁堡大學的一篇研究論文便提出人工智能、機器學習、雲計算、甚至區塊鏈等技術能夠幫助金融界更好地應對氣候風險。研究亦指出科技的進步使氣候影響的精準測算成為現實,而金融機構亦能夠在這些可靠數據的基礎上更準確地衡量氣候風險,進而優化風險定價並引導私人資金更好地投資綠色項目。因此,鑒於科技元素在可持續金融中的重要性,綠色和可持續金融跨機構督導小組應考慮進一步擴展以包含更多成員,如創新科技及工業局以及其他與創科相關的機構。

 妥善應對氣候風險十分重要。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裁格奧爾基耶娃(Kristalina Georgieva)曾表示氣候變化為影響經濟和金融穩定的基本風險,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亦表示氣候變化會影響金融穩定和貨幣政策。香港若要達到施政報告所訂立的目標,穩固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甚至實現成為綠色金融樞紐的願景,更需在這方面多下功夫。

[责任编辑:黄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