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深地名故事|「寶安文氏七大房」地名淵源-香港商报
首页 > 新闻专题 > 港深合作 > 港深合作

港深地名故事|「寶安文氏七大房」地名淵源

2022-11-09
来源:香港商報網

 作者:王一憲,深圳村史研究者,著有《崗廈村文氏的前朝後代》《崗廈文氏族譜》等

 位於深圳福田中心區的崗廈村,原住居民99%都姓文。不少外來人看了崗廈牌坊楹聯、文蔚閣、「正氣牆」,都會產生一個疑問:崗廈文氏與南宋丞相文天祥一脈相承嗎?

 2008年,一套乾隆三十二年重修的《文氏通譜》(下簡稱《通譜》)從江西輾轉來到深圳。深圳市文物考古所史學家張一兵博士和原江西文天祥紀念館館長匡振華先生對《通譜》進行了分析,確定它是迄今發現、唯一留世的真本,詳盡記載了文天祥同宗的各派系、始祖,遷徙路線等內容,至此,以上疑問也隨之解開。

微信圖片_20221109141225.jpg

 《通譜》:文天祥的祖父時習育子三:文行、文儀、文信。文行育子二:天祐、天楨。文儀育子四:天祥、文璧、霆孫(早夭)天璋。文信育子:天瑞。南宋末,文天祥胞弟文璧任惠州知府,堂弟天瑞隨同抵惠,娶本地冼氏為妻,生長子應麟。南宋亡,文天祥壯烈犧牲,文璧為保族裔降元,文天璋隱居不仕。天瑞往海南躲避,與冼氏母子失去聯繫。《通譜》載:文天瑞為粵東文氏始祖,文應麟為寶安文氏始祖。

微信圖片_20221109141222.jpg

 東晉成和六年(331年)寶安正式設縣,如今的深圳市、寶安區、東莞市、珠海市、香港、澳門,均屬寶安縣管轄。

 文應麟聽從伯父文天祥遺訓,辭官為民,攜家人南遷。應麟育子二:起東、起南。起東育子五:仁、義、禮、智、孚。起南育子二:垂統、垂猷。應麟七個嫡孫稱「寶安文氏七大房」,如今分居深、港、莞三地。

 寶安文氏口口相傳《七房歌》:「七房究竟數誰先,長稱報美次新田;嶺石潭溪遞國泰,門尾涌頭最後言。」《通譜》面世後,證實了這個排序。一至七房分別為:報美村,香港新田村,福永鳳凰村,潭頭村,香港泰亨鄉及福田崗廈村,山門及山尾村,東莞涌頭村(未含分支)。

 古時,嶺南為朝廷流放犯人之地,荒山野林,地廣人稀。文氏子孫成家後,必須遷往他處,建圍村,創基業。圍村,泛指同一家族用石牆或泥土圍起來的傳統村落,可防禦盜寇和猛獸。《通譜》對「寶安文氏七大房」遷徙均有記載,為如今探尋他們初始建圍及地名,提供了真憑實據。

微信图片_20221109141219.jpg

 一房:當年,文應麟攜家人從惠州遷到松崗西海邊,這裏一片荒林灘塗,成群白鶴覓食翱翔,人稱「鶴仔園」。見這裏有沙洲可耕種,他們決定在洲上拓荒建圍。因嶺南稱沙洲為「埔」,所以命名「埔尾村」。應麟後往嶺下,起東長孫寅甫成埔尾村文氏基祖。他率族人頂烈日,抗颱風,襤褸篳路,辛勤耕耘,繁衍後代,很快形成較大圍村。因粵語口音,「埔尾村」漸漸傳成「報美村」。

 上世紀50年代末,報美村分為東方大隊和西方大隊,西方大隊又改為紅星大隊。如今往松崗的路牌標註「報美村(東方、紅星)」便由此而來。2004年,報美村正式改為東方社區。村裏文氏大宗祠始建於明朝,已有600多年歷史。祠堂楹聯「文山功德世人頌,正氣長留天地間」,源自文天祥號文山先生,留有長詩《正氣歌》。寶安文氏最早源於山西雁門,屬「雁門文」,正廳神台供奉着「雁門文氏」列祖列宗牌位,祠內有簷廊,雕樑畫棟,側牆文天祥墨寶「忠孝」二字,一點一橫間,顯示出寶祐四年狀元郎功底。庭院中央文天祥全身塑像,氣宇軒昂,傲然屹立。文氏大宗祠是寶安文氏七大房的總祠。每年,文氏宗親都會前來祭拜,2004年10月被寶安區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並命名「文天祥紀念館」,定於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松崗當年的「鶴仔園」早已不見白鶴蹤影,文天瑞原配夫人冼氏及文應麟夫婦長眠於此。

 二房:明萬曆二年,朝廷官軍在香港設新田營。崇禎十二年,延續兵營名設立新田縣。明朝年間,二房世歌遷往新田,成為當地最早居民,圍名「新田村」。他們將海水沖出來的沙洲改造成低窪濕地,在半咸半淡水田裏,種出粗糙紅米食用。建圍幾百年來,新田文氏始終沒有數典忘祖,在香港東鎮圍立天瑞公半身石像,台基刻着文天瑞與香港文氏各房世系表,還在新界青山路邊興建「文天祥公園」。沿公園大門拾級而上,文天祥全身塑像立於叢林,遠眺伶仃洋,石基刻着他著名詩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麻石浮雕《大宋狀元丞相樞密使信國公紀事簡略》圍繞塑像,園內蒼翠簇擁,麒麟舞動,心形魚池荷花盛開。在香港寸土寸金之地,靠後人集資興建先祖紀念公園,實屬不易。

 新田永平村有一座不可移動的珍貴文物「大夫第」。寶安文氏21世祖文頌鑾,因樂善好施,深得鄉黨推崇,於清朝同治四年(1865年) 建成「大夫第」。府中正廳有兩塊光緒皇帝於1875年御賜的木雕詔書,刻有漢滿文字,以表彰文頌鑾祖父母和他的雙親。1987年7月10日香港政府按《古物及古蹟條例》,將「大夫第」列為受保護古物。

微信圖片_20221109141215.jpg

 三房:當年,文應麟攜族人往大茅山下,見山上樹木茂盛,山下土地肥沃,便置田80頃,壘泥建屋,挖井取水。時移世易,漸成頗具規模的村莊。應麟特別有仁愛之心,他在山北搭建竹棚,取名「望煙台」,逢年景不好,便登上去,見誰家屋頂無炊煙升起,便派人送去糧食,被村民稱為「活菩薩」。寶安文氏祠堂楹聯凡有「煙澤」二字,便源於此。明崇禎及清康熙《東莞縣志》稱文應麟「隱士」「義士」,將他的事跡寫進《隱逸》。清康熙《新安縣志·地理志》:「鳳凰岩,在茅山之北, 巨石嵯峨, 廣數丈, 洞徹若堂室,傳昔有鳳凰棲其內。」 借鳳凰大吉,嶺下村逐改為鳳凰村。鳳凰村現存3口元代古井,明清古建築人360座,其中民居64座,12棵古樹,12口明清古井,41條巷道。還有著名的文昌塔、鳳凰古廟、鳳凰書院、文氏宗祠,是深圳古建築面積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古村落之一。白石廈、福永新田文氏同出三房。

 四房:智公的長子德成外出,見埔尾村旁有兩條河交匯,形成大水潭,便在潭上游建圍,起名潭頭村。潭頭古村現存30餘座舊民居,後圍有一座正牆紅色的房子,內有神龕。相傳,村民們無論是遠行、返鄉、嫁女、娶妻,都會到此祈求神的護佑。古村祠堂前有個大月池(現為魚塘),祠堂始建於清嘉慶二十五年(1820),名曰「松月文公祠」 ,曾作學堂,幾經重修,綠瓦神獸與水塘碧葉相互映襯,保留了清代陽刻石匾。大門楹聯「煙樓世澤   正氣家風」,表明了潭頭文氏的出處。不遠處「延齡公家塾」始建於清末,現已破舊不堪待修,2012年5月被寶安區文體旅遊局公布為《寶安區不可移動文物》。2003年11月,在潭頭村發現22座明清時期的文氏家族古墓群,也稱「史別坑」,墓葬年代從明成化至清末期延續不斷,與文氏家族歷史脗合,2004年10月被寶安區列為第一批不可移動文物保護單位。松崗鎮西山及上頭田文氏均為四房。

 五房:《通譜》載:文應麟嫡孫垂統,育子二:文蔭、文萃。當年江西鄧氏在香港大埔開窯,後轉讓同鄉文蔭。「大埔窯」位於大埔西南山,有優質瓷土,樹木茂盛,臨近大埔河。從明代開始,文氏就在此燒製青花瓷碗。清朝頒發《遷海令》後,窯場關閉,文氏開始務農,取吉安太和的太,燒窯取土形成大坑,建圍「太坑」(如今泰亨鄉的古代手抄本上記錄「太坑」)後諧音傳為「泰亨」。

 泰亨鄉文氏宗祠建於明朝年間,內廳設三個神台,供奉超過百個祖先牌位,大門楹聯:「雁門綿世澤   正氣振家聲」。泰亨鄉圍牆及炮樓牆體由青磚灰沙砌築,牆高4米,可用粗木棍插入石柱孔關緊城門,堅不可摧。門裏拱形門連接各院落,地上青石板,被歲月磨得烏黑發亮。一座家族圍牆之壯觀,足以顯示當年輝煌,是香港大埔現存最完整、最宏偉的古老遺址,被列為香港三級歷史建築。

 600多年前,垂統的次子文萃來到一座山下(如今的蓮花山),只見山巒起伏,前有水塘,綠色丘陵向兩壠谷地延伸,風水先生指「此乃風水寶地也」。他便在山下建圍,四周種上荔枝和水椰樹,起名「崗下村」(《通譜》對文萃遷徙路線及子孫均有記載)。崗下文氏以農耕為主,生活困苦,一直住着低矮瓦屋。或許上輩人希望子孫能住上大屋,將崗下改為崗廈。清朝年間,崗廈曾在如今的彩田路興建「五房祠」,大門石匾「淑氣公祠」(現存文蔚閣) ,楹聯「淑人播澤   氣節流芳」。 

  不出所料,蓮花山果然是塊風水寶地,如今的崗廈,得改革開放之利,坐高樓大廈之間。特別是河園拆遷改造後,崗廈告別了握手樓,以嶄新形象與中心區融為一體。在商務區群樓之間,崗廈文氏興建了文天祥紀念館,準備通過文物、族譜展示祖先光輝歷史,讓傳統文化在CBD中熠熠生輝。崗廈人富裕起來後,謹記「淑人播澤」,常去貧困山區扶貧幫困,資助當地學童。

 六房:松崗西北有座小山,應麟後裔永常育有二子,長子坐山尾,次子落山門。山門村原隸屬於松崗小鄉,2004年7月26日,正式成為山門社區。村裏文氏宗祠幾經重建,古樸典雅,祠堂楹聯「煙樓世澤   正氣家風」。上圍原有一座始建於明末清初的方形老圍屋,四周牆用清水磚建造,雙層圍門,牆外有寬約8米的壕溝,外人很難進入。如今老圍屋僅存東南角樓和一口古井,其餘遭損壞,護圍壕溝也被填平。2010年7月15日,寶安區文物管理處將山門上圍連同周邊的古建築統稱「上山門古建築群」,並列入寶安區第四批不可移動文物。山尾古村如今仍保留許多低矮破舊的瓦屋,屋前有掛果的香蕉樹,置身其中,仿佛進入農耕時代。村口有座「軒堂二公祠」,楹聯「軒昂事業   堂澤詩香」,滿目滄桑,似與舊學堂有關,2012年列為寶安區不可移動文物。

 七房:明朝年間,起東後人觀受遷往東莞長安開創基業,廣東人把許多水從地下冒出來的地方稱「涌」。因古村建在「涌」之上,便命名「涌頭村」。如今,涌頭村總人數1700多人,文氏佔了93%左右,香港等地不少文氏都是從這裏遷出去的。涌頭村文氏宗祠始建於清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亦名北祠,大門楹聯「廬陵世澤   正氣家風」(紀念文天祥出生地江西吉州廬陵)。正堂懸掛文天祥畫像,曾作學堂,後為文氏家族祭祖場所。村內還有一座「松庵文公祠」,稱南祠,建於清乾隆六十年(1795年)。1996年5月,南北兩祠被列為長安鎮第一批文物保護單位。

 寶安文氏七大房一直以先賢卓越的英雄氣節為傲,以伯公文天祥勤奮好學為血脈傳承,即使在兵荒馬亂或是農耕時代,食不果腹,家徒四壁,也要從手心裏攥出血汗錢,建起高大精美的祠堂,顯示家族曾經的輝煌,紀念祖先的千古英名。文氏宗祠楹聯、族譜,凝聚着漢文化精華,如「雁門」「正氣」「煙澤」「廬陵」「文山」,主要是希望後人知道自己從何而來,記住家族歷史。

 清嘉慶二十四年,寶安文氏在南頭古城重修了「信國公文氏祠」,佔地面積600平方米,青磚黛瓦,古樸精緻,屬嶺南建築風格。柱聯為啟功先生墨寶,內存欽定四庫全書宋寶佑四年《登科錄卷二》第一甲第一名文天祥及胞弟文璧同奏進士複製件。1984年9月「信國公文氏祠」被深圳市政府公布為《深圳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寶安文氏七大房不僅與文天祥一脈相承,也是寶安縣拓荒者。古時的南海,蠻煙瘴霧,強盜野獸出沒,他們憑藉單薄之力和聰明才智,拓荒立圍,挖壕溝,紮籬柵,確保族人免遭外來侵襲,利用自然地形,如山、崗、嶺、坑、埔、潭、涌等為家園命名。700年來,他們在封閉的圍村裏耕耘着自己的故事,直到深圳改革開放、香港回歸,深港莞三地文氏才打開圍門,逐漸融入現代化大都市。


註:轉載或引用請註明來源香港商報

微信图片_20221103105523.jpg

[责任编辑:赵桐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