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研集】共同富裕是促進社會公平之路-香港商报
首页 > 新闻专题 > 评论 > 商报评论

【學研集】共同富裕是促進社會公平之路

2022-11-22
来源:香港商報

 文武

 中共二十大提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中國式現代化的其中一個特色,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共同富裕一直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所追求的目標,習近平總書記去年提出「現在已到了扎實推動共同富裕的歷史階段。」引起廣泛關注,香港社會對此也有不少議論。而這次將「共同富裕」寫入二十大報告,明確未來五年及更長時期的目標,包括香港市民在內,各界都應該深入了解其中的內涵。

 實現共同富裕是一個漫長過程

 提起「共同富裕」,在一些社會的議論中,出現了一些誤解,有些人誤以為中國政策有變,要搞平均主義,甚至要「劫富濟貧」。實際上,二十大報告明確指出,共同富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也是一個長期的歷史過程。中國是社會主義國家,一直追求實現共同富裕,改革開放最終的目標也是共同富裕,不過,要達至這樣的目標,是一個長期的過程。

 共同富裕要有堅實的物質基礎,在國家生產力不發達,國家總體仍然相對貧窮落後的情況下,很難達至共同富裕。時至今日,國家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和生態文明得到全面發展,擺脫了絕對貧窮,全面建成了小康社會,按習總書記的說法,現在已經到了推動共同富裕的歷史階段,而且,要扎實地推動。

 完善基本公共服務

 二十大報告為扎實推動共同富裕定下了未來五年,以及2035年的明確目標。這裏面有幾個重要的內容須細心領悟。一是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增長基本同步,說得通俗一點,就是要讓居民收入更公平合理,要實現全民共享經濟發展的成果。包括香港在內,許多西方發達國家和地區面臨的重大社會問題之一,就是出現嚴重的貧富分化,引發許多社會問題,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工資不合理,多數人未能公平地享受經濟發展成果。中國要避免這一問題,防止兩極分化。

 二是勞動報酬提高及勞動生產率提高基本同步。工資增長也不能脫離實際,盲目增長,也須防止工資水平增長過快,使企業成本迅速增加,而導致競爭力下降,引發經濟發展失去動力等問題。強調居民工資收入的增長,要與生產力水平的提高基本同步,既保障工資收入,又能保持經濟動力和活力。

 三是要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40多年的改革開放取得巨大的成就,但也存在發展不平衡、不均等的問題,其中最突出的表現就是城鄉發展不平衡的問題,中國多數城市已經達至中等以上收入的生活水平,一些超大城市甚至已經可以與全球最發達的城市相媲美,但農村的整體水平仍然較低,而其中最突出的問題就是基本公共服務跟不上時代要求。中共二十大已經提出明確目標,未來五年,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明顯提升,到2035年,基本公共服務實現均等化,農村基本具備現代生活條件。

 四是中等收入人群比重明顯提高。中國現時的中等收入群約為4億人,比過去有了很大的進步,但人們也常常提醒說,中國仍有6億人月收入僅1000元,低收入人口絕大多數在農村。共同富裕的目標,就是要改變這種狀況,讓農村大多數人都富裕起來,讓中等收入人群成為人口組成中佔最大比重的部分,形成兩頭尖,中間大的狀況,讓社會整體能更健康地發展起來。

 建立「三次分配」制度

 而扎實推進共同富裕的主要手段,就是完善分配制度。其中也有兩個重點,一是堅持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二是構建三次分配協調配套制度體系。居民的收入大致可分為兩類,一類是勞動性收入,另一類是財產性收入。三次分配體系,初次分配主要是指工資收入、財產收入,主要是按市場效率分配,二次分配是指政府透過稅收調節分配,三次分配則指個人或企業自願性繳納和捐獻。

 共同富裕就是要保障初次分配更公平合理,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讓絕大多數人,可以透過勤勞致富。同時也鼓勵創新、創意致富。在稅收方面則應建立更合理的體系,讓高收入人群負擔較多的稅收,保障中低收入人群。三次分配則須在社會建立和推動慈善事業,強調企業的社會責任,讓社會更和諧發展。

 細讀二十大報告就可以知道,共同富裕並不是一些人所想像的那樣,是搞平均主義,搞「劫富濟貧」,而是要扎實地促進社會公平正義,讓全民共享發展成果,讓現代化建設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

 香港社會也正面臨貧富分化的問題,一直未能找到解決的辦法。香港應從二十大報告中去思考,找到適合自身情況的解決方案。

[责任编辑: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