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話題】港深合力建設全球創科新高地-香港商报
首页 > 新闻专题 > 评论 > 商报评论

【熱門話題】港深合力建設全球創科新高地

2022-12-07
来源:香港商報

    健元

    港深合作由來已久,上世紀80年代內地改革開放之初,中央確立了東部沿海經濟特區發展戰略,率先啟動深圳、珠海、汕頭、廈門「經濟特區」建設。中國區域經濟發展戰略由「海陸鐵空」交通樞紐接軌香港的東部沿海率先起步。香港憑藉獨特的地理位置和接軌國際的自由市場經濟優勢,確立了與內地「經濟特區」的招商引資、產業後移的定位,並為1997香港順利回歸祖國創造了有利條件。

    2003年6月,因沙士疫情衝擊,香港經濟跌到谷底,中央及時啟動「自由行」和簽署《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CEPA),以促進大珠三角區域經濟融合的「粵港澳」經濟合作1.0版推出,為港深產業聯通,重建經濟活力創造了新的機遇。2004年初,約佔全國1/5土地面積,及人口、經濟總量約佔全國1/3的泛珠三角區域經濟合作戰略2.0版推出,香港反應滯後,沒能趕上泛珠三角區域經濟發展的快車,與深圳二次創業所賦予的產業創新對接機遇失之交臂。

    2012年6月,中央批准「前海、橫琴、南沙」三區先行先試,粵港澳現代服務業合作示範區,即「粵港澳」融合發展3.0版啟動實施,再次賦予香港重建產業鏈的機遇,打開了香港與深圳深度合作,加快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空間。2017年3月5日第十二屆全國人大第五次會議召開,「粵港澳大灣區」首次寫入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而上升到國家戰略經濟的高度,標誌着「粵港澳」深化合作,以及港深加快產業鏈共建動力最強勁的4.0時代來臨。香港再一次迎來了重建高增值產業鏈,以實現創科智能型再工業化轉型的歷史機遇。

    加快香港再工業化升級

    由於香港是中國的特別行政區和全球最自由開放的經濟體,及國家「一帶一路」倡議的超級聯絡人。重建香港產業價值鏈,完成高智能再工業化進程,是香港融入大灣區的戰略目標。而深圳無疑就是推動兩地產業對接,助力香港完成這一目標,全面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戰略橋頭堡。

    香港具有「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體制優勢,享「一國」之堅強後盾,擁「兩制」之體制便利。香港回歸祖國25年來,每遇風高浪急,總能得到中央政府的鼎力支持。同時香港立足於中國最自由開放的市場經濟前沿,背靠祖國、聯通世界,具有快速融入國內、國際經濟雙循環的獨特優勢,且擁有接軌國際一流的高校和實力雄厚的「產學研」教育科技人才優勢。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二十大報告中特別強調:必須堅持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要將中國建成世界科技人才儲備中心和全球創新科技新高地,香港無疑可以發揮自身優勢,搶抓機遇,與深圳強強聯手,優勢互補,迅速建立起未來中國創新科技新高地中的戰略制高點。例如香港可作為面向國際科技前沿的科技研發與科技人才教育培養中心。深圳可利用其產業門類全、企業質素高、產業鏈與供應鏈多角延伸、內地空間廣闊和整體商業成本相對較低等經濟優勢,打造市場成為香港現代科技研發成果的「產業孵化與轉化」基地,共同構築起未來產業鏈與供應鏈的高增值上游節點。

    推進香港北部都會區建設

    2019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強調香港要大力發展創新及科技事業,培育新興產業。2021年9月《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改革開放方案》提出要大力發展粵港澳合作的新型研發機構,創新科技合作管理體制,促進港澳和內地創新鏈對接聯通。

    隨着香港北部都會區加快建設,行政長官李家超在任內首份《施政報告》中已提出建立北部創科中心,2025年起擴建科學園、數碼港,吸納創科人才、優化科技人才入境等計劃。近年國家科技計劃擴大對港開放、從人財物等方面促進內地與香港創科資源要素跨境流通投入較大力度。今年又在港首次招收航天載荷專家後備人才,正是對香港創科優勢及科技人才培養的充分肯定和支持。

    由此可見,中央對香港創科產業的發展高度關注和重視,對科技資金、科技人才的引進將會給予更多政策支持,有利進一步鞏固香港的創新科技與科技人才領先優勢。

    香港應揚長避短,利用好北部都會經濟圈發展機遇,深度對接深圳已建立的強大科技產業孵化與轉化優勢,加快香港創科成果產業化。港深優勢互補,共同打造東部創科合作新高地,以促進香港創新科技為核心的高智慧再工業化轉型升級。

[责任编辑:高心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