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內灣 宜商宜居 投資中山 正逢其時-香港商报
首页 > 新闻专题 > 直通大灣區 > 灣區動態

黃金內灣 宜商宜居 投資中山 正逢其時

2022-12-12
来源:香港商報網

 廣東中山是中國民主革命偉大先驅孫中山先生故鄉,地處環珠江口一百公里「黃金內灣」。記者從中山市投資促進局了解到,中山有上市上板企業81家,連續兩年躋身中國城市人口發展與社會潛力前十名。近年來,中山市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推動一批重點工業項目實現快速對接、快速審核、快速落地,實為宜居宜業宜遊的幸福之城。


 中山城區夜景(攝影:付陳陳)

 區位優勢得天獨厚

 中山位於廣佛、深港、珠澳三大極點之間,擁有中山港、小欖港、神灣港、黃圃港四大港口。從這裏,一小時通達香港、澳門、廣州、深圳、珠海五大國際機場,以及維多利亞港、南沙港、鹽田港、蛇口港、高欄港五大國際港。舉世矚目的深中通道將建成通車,中山半小時即可到達深圳,一小時到達所有灣區城市,轄區鎮街半小時接駁深中通道。2022年,廣東省委部署中山建設珠江口東西兩岸融合互動發展改革創新實驗區,這是中山對接深圳、走向世界的無形之橋,將與深中通道疊加發力,讓區位優勢升級為重要產業優勢、發展優勢。

 中山岐江公園

 中山正着力推動交通大建設、大跨越、大發展,推進深中通道、廣中江高速、深茂鐵路、南沙港鐵路等一批路網工程建設和灣區西部地鐵網一體規劃建設,推動廣州地鐵18號線、深圳地鐵33號線延伸至中山。高標準、高規格打造中山站、中山北站、中山港新客運碼頭,加強與五大國際機場航站無縫對接,全力打造大灣區西部重要綜合交通樞紐,現代化、立體化、綜合型交通體系日益完善。

 廣東省交通集團於2022年12月10日發布消息:世界首創的深中通道海底沉管隧道整體預製水下推出式最終接頭,及最後一節沉管(E23)鋼殼完成製造,深中通道海底隧道沉管鋼殼製造工作全部完成。截至目前,深中通道進展順利,海底隧道已完成31個沉管管節安裝;東、西人工島正有序推進建設;伶仃洋大橋正進行鋼箱樑吊裝的準備,中山大橋正開展路面及附屬設施施工。項目計劃2024年建成通車。

 產業鏈配套完整便捷

 中山是產業鏈配套最完整、最便捷的灣區城市之一,39個工業大類中佔據33個,裝備製造、電子信息、白色家電3個千億級以及燈飾、健康醫藥、五金製品、海洋工程、紡織服裝、食品工業、家具、電梯等8個百億級產業集群蓬勃發展。現有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8家,省級專精特新企業104家,市級專精特新和單項冠軍培育企業64家。

 同時,中山堅持「高水平規劃、高標準建設、高效能運行、高質量發展」,立足製造業基礎、稟賦優勢,着眼未來發展趨勢,在全市統籌布局智能家電、光電與智能終端、健康醫藥、新能源、半導體、新材料、智能製造、高端顯示、研發與高端製造、科創與總部經濟等首批十大主題產業園;設立百億元政府引導基金,投入50億元人民幣支持製造業數字化升級;全面鋪開低效工業園改造,已整備出近萬畝土地。

 中山還堅定不移把廣東省委賦予中山建設省級改革創新實驗區建設作為全面深化改革推動高質量發展首要任務,着眼大灣區產業鏈,主動對接廣深港澳科技創新走廊,深入對接省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深圳「20+8」產業集群,持續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做大做強戰略性新興產業,協同灣區其它城市打造大灣區世界級產業集群;與珠江口東岸城市數字經濟全面對接,加快推動傳統優勢產業數字化智能化升級。

 中山營商環境優化,政府工作人員向納稅人提供便利

 生態宜居生活配套優質

 道路暢通,環境美麗,學校醫院充足,隨處可見公園……這些是市民對幸福生活的嚮往。近年來,中山城市路網結構不斷優化,打通了一批「瓶頸路」,開展道路快速化改造,實現中心城區一環快速路全線貫通;建成一批公園,金鐘湖公園、樹木園、體育公園、兒童公園成為中山人度假休閒好去處;評定一批「綠色社區」,讓社區成為人與自然、人與人和諧相連的舒適單元;充實一批醫院和學校,讓教育和醫療成為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堅實保障。

 中山是一座生態宜居的幸福之城。這裏有重要的灣區綠肺——佔全市面積1/9、達270平方公里的五桂山生態保護區,空氣質量在全國168個重點城市名列前茅。中山醫療衞生水平進入全國地級市前十位,現有醫院69家,包含10家三級醫院,其中4家三甲醫院,人均預期壽命81.08歲,主要健康指標達到發達國家水平。最近十年,中山市人口增長41.56%,增速居全國前列,60歲以上人口佔比8.87%,是廣東省最年輕、最有活力的城市之一。中山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廣東省首批教育強市,現有全日制高等學校5所,普通高中20所,普通初中92所,小學209所,幼兒園558所,文化底蘊深厚、優質教育均衡發展,高考本科上線率十年穩居全省前三。這裏民風淳樸、社會和諧,連續六次獲評為「全國文明城市」,連續四次摘得全國政法綜治最高獎「長安盃」。

 營商環境為改革「頭號工程」

 據中山市發改局介紹,近年來,中山把優化營商環境作為改革「頭號工程」,大力推進政務服務「提擋增速」。成功推行「電子營業執照」和「企業開辦全程網上辦理改革」,企業登記、開辦只需1天、企業開辦各類事項100%網上可辦、「指尖可辦」,「拿地即動工」已成常態;持續推進「證照分離」改革,424項涉企業經營許可全部納入清單管理。作為全省推進「一照通行」涉企審批服務改革試點,中山自主增加7個事項,37個改革事項與營業執照「一次申請、並聯審批」,真正做到企業「准入即准營」。深圳與中山政務服務「一體化」駛入「快車道」,人才服務、社會保障、醫療衞生等領域超220項業務實現跨城通辦。

 2021年,中山在中國地方政府效率「百高市」中獲全國第8名;「中山發布」在廣東省政務微信50強榜單中排名第3;《2020後疫情時代中國城市營商環境指數評價報告》中,中山市與上海、北京、深圳、廣州等城市同列政務服務環境第一梯隊。

 同時,上線中山市中易辦企業綜合服務平台、中山市惠企政策平台,實現為全市企業提供訴求辦理、惠企政策、涉企服務的「一站式」精準推送綜合服務,截至11月底累計向企業精準推送惠企政策及解讀超800條,惠及企業主體逾22萬。政策兌現服務能力進一步提升,運用大數據開展企業畫像分類,惠企政策分類標簽化配對,實現惠企政策自動精準推送,穩步推動惠企政策「即出即享」「免審即享」「免申即享」實施,目前已在部分工業生產、科技創新、人力資源領域實施惠企政策「免申即享」措施。

 中山營商環境優化,政府工作人員向納稅人提供便利

 另外,推動政務事項「秒報秒批一體化」建設,完成「中山智能審批輔助平台」,實現人社、住建、公積金等100項高頻服務事項「智能秒批」。持續減少行政審批環節,按辦事鏈條將不同部門相關聯審批事項優化整合為「多事一流程」,推行「一次告知、一表申請、一鏈辦理」,超300項服務「一件事」主題集成辦理。優化政務服務「一網通辦」做優粵系列「美麗中山」指尖服務品牌,1768項服務進駐粵省事、粵商通「美麗中山」專區,持續提升政務服務便利化水平。加快推進深中政務服務同城化,依托廣東政務服務網建設「深中融合一體化」專區,上線企業開辦、工程建設、辦稅服務等12項主題服務,超過400項政務服務實現「深中通辦」。

 據中山市商務局介紹,按照《廣東省優化營商環境行動方案》《中山市關於打造一流營商環境的行動方案》等上級文件的工作部署,該局聯合相關部門,對接市場主體需求,推動出台《拱北海關關於印發促進外貿保穩提質十六條措施的通知》《拱北海關關於印發進一步促進外貿保穩提質若干措施的通知》《中山片區海關打造一流口岸營商環境2022行動方案》等一系列推進貿易便利化的指導文件及若干舉措。

 這些政策的出台隨之實現了:一是中山關區貨物通關效率位居全國海關前列。貨物進出口全程無紙化,貨物停留在碼頭時間平均減少5小時以上;一般進出口企業、大型生產企業貨物平均流轉時間縮短10個小時和5個小時,通關效率分別提升27.1%、56%;單部車輛通過卡口時間由原來的平均3分鐘降到15秒左右。二是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廣東版)申報覆蓋率8月份達到83.6%,提升幅度躍居全省第3。三是拓寬灣區組合港、灣區一港通等改革範圍,壓縮了整體物流時間3-5天。(記者 黃鳳鳴)

 頂圖:建設中的深中通道(攝影:繆曉劍)

[责任编辑:赵桐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