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而言,不論是基本面還是技術面的研究者,其理論對於今年港股的巨幅波動,恐怕都難有一個合乎邏輯的解釋。不過,如果我們在技術和經濟之外,引入多一個政治視角,今年的股市變動就大致有脈絡可尋的。
港股今年的大幅下跌主要有兩波,一波是2、3月間從大約25000點跌到接近18000點,跌幅近7000點,背景是香港和內地疫情擴散、美聯儲加息、俄烏戰爭、中概股退市風險增加、外資認為內地經濟恢復動力不足等因素。
這些影響因素大致可以分為兩類,一類與美國有關,另一類與中國有關。美聯儲加息、美國用審計理由威脅部分中概股從美國退市當然與美國直接相關,但由於美國在全球金融的領導性地位,以及美國在對資訊的解讀或者說輿論引導上對國際資金的廣泛影響力,其他因素也相當程度與美國間接相關;而與中國直接相關的因素主要有防控措施,刺激經濟政策,以及經濟實際表現等。
中美博弈左右港股
由於中美博弈近年加劇,美國加強了在各方面圍堵、打壓中國。表現在金融上,就是限制中國企業在美融資,唱衰中國經濟,誘導資金離開內地與香港股市等。具體到今年港股,美國主要採取了兩手,一是直接的政策打壓,如威脅中概股退市,直接限制美資投資中資企業,打壓中國高科技等;二是在輿論上強調各種因素中對港股不利的方面,如強調內地防控疫情措施對經濟的阻礙,借俄烏戰爭、美國加息等誘導資金離開港股,唱淡中國經濟的增長(儘管中國經濟的增速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仍然領先)等。
中國經濟則由於受到去年以來整頓科網平台,限制高負債內房企業融資等政策的影響,加上疫情防控措施(主要是城市靜態管理)對經濟和消費的負面作用,刺激經濟政策在2、3月間維持溫和等,面臨一定壓力。
簡單總結,港股2、3月大跌的主要原因,就是美國利用政策直接打壓和借各種因素誘導資金離開港股的間接打壓,和內地彼時未推出強力刺激經濟政策對沖負面壓力兩方面共同作用的結果。
面對市場的不正常下跌,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於3月16日召開會議,積極回應市場關切,對於市場負面影響較大的科網平台、內房板塊,做出了十分正面的回應,於是港股在憧憬未來政策將積極支持經濟發展的氣氛下大幅回升,一定程度扭轉了之前的悲觀氣氛。
港股的第二波大幅下挫始自6月底,港股從7月跌至10月底,從22000多點跌倒最低14000多點,累積跌幅約8000點,這波下跌的背景主要是美國急速加息收緊銀根,內地疫情時有反復、不時有城市需要進行靜態管理以阻斷疫情擴散,刺激政策未能令內地經濟出現明顯改善等。
明年內地經濟增長或有強勁表現
美國急速收緊銀根一般來說會誘使熱錢離開新興市場流入美國,對港股不利。不過,如果中國經濟能夠有良好表現,追逐利潤的熱錢就不一定會離開內地與香港股市,而是可能繼續投資內地與港股以分散風險。但遺憾的是,由於種種原因,過去一段時間中國刺激經濟的效果未如理想,未能扭轉資金離開港股的勢頭,造成港股越走越低。
分析7至10月港股下跌的主要原因,仍然是美國加息誘導資金離開港股的間接打壓,和內地刺激經濟效果未如理想共同作用的結果。
政府對科網平台的態度已經明顯轉向支援,幾大平台紛紛與大國企合作,沒有政府的支援不可想像。很久未批的遊戲版號獲得批准,可以上線新遊戲,是政府對行業的明確支持;房地產利好政策頻出,從協助房地產融資的「三支箭」到「金融16條」等,對內房融資的支持力度遠超市場預期;最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疫情防控政策的快速轉變,現行防疫政策已經基本放棄了對經濟影響最大的城市靜態管理,消除了一個恢復經濟的重大阻礙。
最近一個月中國在刺激經濟方面的所作所為顯示出了新領導班子支援經濟發展的強烈願望和決心,按正常邏輯推斷,這種積極進取的行為模式可能代表着未來更多超出市場預期的刺激政策,也就是說,2023年的經濟增長很可能將有強勁表現,一舉扭轉市場的悲觀預期。
對於港股來說,目前正處於歷史偏低的估值水平,如果中國經濟能夠超預期增長,面對明年歐美經濟的可能衰退,內地和香港股市對全球資金的吸引力必定大大增加,在美國加息放緩,中國經濟增長加快,外資回流的情況下,港股很可能也將有超出預期的好表現。
(華大證券首席宏觀經濟學家 楊玉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