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報時評】輸入護理員並非搶飯碗-香港商报
首页 > 新闻专题 > 评论 > 商报评论

【商報時評】輸入護理員並非搶飯碗

2022-12-15
来源:香港商報

    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昨天通過,推出院舍輸入護理員特別計劃,包括額外輸入約3000名護理員,各類型院舍均可申請,以及精簡程序,期望解決院舍護理員人手嚴重短缺的問題。

    在充分保障本地人員就業的前提下,特區政府檢視實際需求,以靈活、彈性方式適量輸入外地勞工,有助紓緩業界壓力,改善安老服務,是必要且合理的。社會有一些反對聲音,認為輸入外勞會搶奪本地勞工的飯碗、影響本港工人權益。站在勞工團體的立場,有此顧慮當然可以理解,但應實事求是,從社會整體利益的角度看,正確體認合理輸入外勞是有益補充,而不是條件反射式地將其與搶飯碗畫等號。

    目前,本港有逾145萬65歲或以上人口,對安老服務有龐大需求,但安老院舍人手長期嚴重不足,部分院舍欠缺人手已高達三成。業內有一句話叫「Young Old照顧Old Old」,指多是60歲以上的護理員照顧80歲以上的年老長者;同時由於人手奇缺,直接影響了服務質素。而隨着人口老化加劇,人手不足問題勢必更加嚴重。習近平主席在七一重要講話中提到,香港最大的民心,就是盼望生活變得更好,其中就有「年紀大了得到的照顧更好一些」,因此香港必須切實解決護理員短缺問題,才能讓長者得到更妥善照顧、安享晚年。

    最好的選擇當然是釋放本地的隱藏勞動力。勞工團體認為,院舍照顧行業員工薪酬嚴重偏低,導致現職從業員流失、新血不願加入,只要提高薪酬、福利待遇,定能吸引更多人加入,毋須輸入外勞。對這些意見,特區政府當須重視,研究協助業界改善薪酬待遇和工作條件,加強在職培訓,提供多元晉升階梯,吸引生力軍入行,而優先保障本地勞工的權益,亦是社會的共識。同時也要看到,安老護理行業確實較難吸引年輕一輩加入,即使增加薪酬待遇,未必能吸引到足夠人手。此外,大增工資或令住宿費增加,也要考慮需要護理服務的長者及其家人的負擔能力,當中需要作出平衡。

    若本地勞動力無法補上短缺,導致長者照顧長期受到困擾,政府就不能坐視不理,應該容許輸入適量勞工,補充護理員不足,緩解燃眉之急。今次政府額外輸入護理員計劃,即使配額全數獲批,未來仍有最少1500個空缺須由本地求職者填補。另外還有必須聘用本地僱員的規定,以及對本地僱員的薪金、輸入護理員的薪金作出具體要求,相信能有效紓解勞工團體的顧慮。事實上,輸入護理員不但沒有搶飯碗,而且院舍補充人手,也能改善護理員工作過勞、時間過長、壓力過大的老問題,有助提升服務水平,亦增加護理工作的吸引力,讓本地員工願意在行業服務,形成良性發展。

    過去香港輸入外傭,為經濟發展作出了貢獻;事實證明,只要政策適當,輸入外勞完全符合香港整體利益。如今人口老化是香港迫在眉睫的問題,加強院舍照顧,輸入護理員應做就做,而且要快,這是滿足長者的護理及照顧需要,也是特區政府切實排解民生憂難,推動良政善治的重要一環。

    香港商報評論員 蘇信

[责任编辑:高心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