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文漢
香港防疫措施近日大幅放寬——12月14日起,市民不必再掃「安心出行」、海外抵港人士首三日「黃碼」限制取消,而內地及澳門來港旅客的「檢測待行」安排亦告撤銷。與此同時,內地基於精準科學原則開始實施「新十條」,進一步優化疫情防控工作。毫無疑問,兩地均朝着全面復常的目標穩步前進,在此情況下,香港市民對經濟復蘇前景自然有更大憧憬。
縱使特區政府在第五波疫情平穩以來逐漸放寬防疫措施,並且取得可觀成效,但隨着疫情變化發展,原有措施似乎已跟不上形勢。例如港府在最近一次調整之前,為了「外防輸入」,規定海外旅客抵港後必須被賦予「黃碼」,首三日不得進入食肆等處所,這必然打擊他們的訪港意欲;又例如「安心出行」曾對追蹤傳播鏈發揮重要作用,但目前社會已具備「混合免疫」保護,追蹤功能似乎已不再重要。假如不因時制宜,繼續固守原有措施,那麼立意良好的措施也會弄巧成拙。
疫情之下百業蕭條,特區政府曾透過電子消費券、「保就業」計劃等方式穩住經濟,充分反映當局的責任感。然而社會畢竟發出了「應該進一步拆牆鬆綁」的聲音,當局必須作出回應。如今特區政府進一步放寬防疫措施,無疑是正確一步。事實上,許多業界人士都相信,取消「黃碼」等同實施「0+0」,肯定有助吸引海外旅客來港,而取消掃「安心出行」二維碼的規定,也必定有助促進人流,增加表列處所的營業額。無論從什麼角度看,新措施都是多贏的。
更振奮人心的是,內地最近落實「新十條」,令人對兩地恢復免檢疫通關有了更大期盼。過往三年,疫情嚴重干擾兩地交流,旅遊、探親、求學、商務活動難以暢順進行,這對香港社會經濟非常不利。「新十條」落實後,兩地防疫政策趨向一致,希望特區政府積極與內地加強溝通協調,爭取早日通關,希望在農曆新年前有好消息。
美國投資銀行高盛最新報告預期,中國內地復常將推高對進口和海外旅遊的需求,香港將成為主要受惠者,本地生產總值(GDP)有望提振高達7.6%!有理由相信,香港和內地恢復通關後所引來的「活水」,再加上對海外入境者變相實施「0+0」,必然有助本地經濟強勢反彈、再次騰飛。
未來一段時間,特區政府可謂任重道遠,必須進一步夯實復常基礎。當局保留疫苗通行證安排是合理的,因為有助鼓勵市民特別是「一老一幼」接種疫苗,讓防重症屏障築得更高。與此同時,希望政府進一步提升醫療體系的收治能力,防止醫療擠兌的情況再發生,確保香港在迎來更多客人之時,有足夠承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