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厚植生態底色 全力打造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樣板-香港商报
首页 > 新闻专题 > 直通大灣區 > 灣區動態

汕尾:厚植生態底色 全力打造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樣板

2022-12-16
来源:

    綠色是發展的底色,生態環境關乎民族未來、百姓福祉。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必須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謀劃發展。12月8日,廣東省委十三屆二次全會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提出要突出「綠美廣東」引領,高水平謀劃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圍繞品質提升抓綠化,圍繞啃硬骨頭抓治污,圍繞結構優化抓「雙碳」,讓廣東大地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生態更優美。

    當前,汕尾正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貫徹落實廣東省委全會部署,牢固樹立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理念,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積極探索新時代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汕尾路徑,以實際行動和成效詮釋責任和擔當,厚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綠色底色和質量成色,為建設革命老區高質量發展示範區奠定堅實的生態環境基礎。

    堅持生態優先  推進「綠美汕尾」生態建設

    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

    12月12日,汕尾市委、市政府在市城區善美廣場舉辦「共築綠美汕尾」主題宣傳活動,深入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按照廣東省委十三屆二次全會的部署,全面推進「綠美汕尾」生態建設,為汕尾現代化建設增色添彩。活動上,汕尾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逯峰率市四套班子領導帶頭揮鍬植樹,一起為美麗汕尾添綠增色。

微信图片_20221216082722.jpg

海豐大湖濕地公園。

    逯峰在致辭中表示,推進「綠美汕尾」生態建設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是一項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事業,也是汕尾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題中之義。近年來,汕尾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啟動開展「國家森林城市」創建工作,大力實施城市綠地、鄉村綠化美化、生態修復、增綠提質等重點生態工程,城鄉人居環境明顯改善,城市品質整體提升。汕尾要堅持以「綠美廣東」為引領,高標準推進「綠美汕尾」生態建設,高質量做好優化林分、改善林相工作,大力發展文旅產業和林業經濟,努力探索新時代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汕尾路徑。着力營造「城在林中、路在綠中、房在園中、人在景中」的綠美人居環境,讓生態文明之樹在革命老區蓬勃生長,為汕尾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生態支撐。

    日前,汕尾市委常委會舉行專題學習會,加快推進綠美汕尾生態建設,奮力打造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汕尾樣板。會上,汕尾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逯峰強調,汕尾首先要做好規劃引領和空間管控,認真落實國土空間規劃,發揮「多規合一」優勢,合理安排綠化用地,統籌點、線、面全域推進綠化美化提質增效,着力構建「一區、兩屏」發展格局。其次要注重綠化美化,以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為契機,嚴格落實林長制,紮實做好優化林分、改善林相工作,「綠」「美」並重加強城鄉綠化美化和重點區域生態保護修護,全面提升綠美汕尾水平。此外,要全力推進「雙碳」工作,紮實做好「生態+」文章,探索更多的「兩山」轉化通道,完善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加快建立生態產品交易平台,推進排污權、用能權、用水權、碳排放權市場化交易,持續推動生態經濟化、經濟生態化。

    堅持綠色發展  積極探索「兩山」轉化路徑

    人間煙火氣,最撫凡人心。

    大雪節氣的到來,標誌着仲冬時節的開始。隨着又一波冷空氣即將南下,為南粵大地帶來了降雨與降溫。儘管天氣漸寒,汕尾卻處處呈現出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城區品清湖、晨洲村、紅草新村、海豐新山村和溫厝村、大湖濕地公園、陸豐金廂「彩虹小鎮」和玄武山、陸河「世外梅園」等紛紛成為親子游、周邊游熱門「網紅打卡地」。

微信图片_20221216082749.jpg

海豐溫厝村。

    坐落於蓮花山腳下的海豐縣海城鎮溫厝村,是汕尾市「大灣區生態康養休閒景觀示範帶」中心坐標所在地。近年來,依托優越的生態條件,該村充分發揮蓮花山森林公園核心景區的輻射帶動作用,積極探索「黨建+產業」發展模式,以拓寬改革面、消費面和品牌面為突破口,加快培育「一村一品」,擦亮茶葉經濟「綠招牌」。2020年,村集體企業蓮茶生態科技有限公司在該村正式揭牌運營,扶持村內茶葉龍頭企業2家,建成茶坊41家、特色民宿3家、農家樂10家,並有序投放電瓶車、望遠鏡、導遊等項目,全面升級「吃喝玩樂購」功能配套,帶動旅遊消費每年超5000萬元。

    溫厝村的美麗蝶變,是汕尾將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的一個縮影。向綠色轉型要出路、向生態產業要動力,汕尾秉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大力推進鄉村振興林業行動,扶持發展林下經濟、發展青梅、茶葉等特色產業、推進森林生態標誌產品建設,積極推廣「珍貴樹種+」「林業碳匯+」「森林康養+」等新模式,切實提高森林經營的附加值和含金量,將森林資源優勢轉變成經濟優勢,將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探索出一條增綠與增收的雙贏之路。

微信图片_20221216082819.jpg

陸豐金廂「彩虹小鎮」。

    10月25日,「陸豐味道」首家旗艦店在陸豐金廂「彩虹小鎮」開業運營,推出咸茶、粿條湯、筍蟲粿湯、咸面猴、五粿湯等21道具有陸豐特色的美食,給濱海走廊景觀示範帶建設帶來了濃濃的煙火氣,讓更多的人進一步感受陸豐風土人情、文化底蘊和飲食文化。值得一提的是,「陸豐味道」金廂旗艦店的開業運營,不僅有力推動以小切口推動大裂變、小餐桌撬動大消費、小生意推動大創業、小門店推動大產業的實施,同時也促進了創業、帶動了就業。店主李華說,「黨委政府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平台,讓我們有機會在家門口創業。」 像李華這樣的青年更是有了豐富與多元的就業途徑,「家門口」就業成為現實。

    在陸豐,新「夜」態持續點亮鄉鎮夜空,激活鄉村振興的內生動力。從橋沖鎮夜市街到金廂鎮銀灘「美食一條街」,從南塘鎮秋咖館到河東鎮青山村夜市,「夜晚亮了、人氣旺了、村民富了」正逐漸成為陸豐的常態。「夜經濟」在豐富當地老百姓業餘生活的同時,更為鄉鎮的經濟社會發展賦能。日前,農業農村部、國家鄉村振興局公布2022年國家鄉村振興示範縣創建名單,汕尾陸豐市正式入選。

    在汕尾陸豐市的洋美村,總能聽到上了年紀的人們提起一段「吃土」的往事。「那時每到9月吹來的沙都是紅色的,村民上午煮了稀飯,中午回來飯就成了紅色。」從小生活在這裏的汕尾市國有東海岸林場負責人周得說道。而隨着3萬畝林場建起,周邊的綠化覆蓋越來越密,這裏「搖身一變」成了擁有碧海藍天,海風輕撫的宜人之地。在汕尾東南沿海與山區接合部的汕尾市國有吉溪林場,森林總蓄積量已經達32.1349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達93.65%。

微信图片_20221216082841.jpg

中國青梅之鄉——陸河。圖為「世外梅園」景區。

    今年上半年,汕尾市出台的《汕尾市林業保護發展「十四五」規劃》,提出了「十四五」期間,規劃建設高質量水源林23.86萬畝、大徑材基地5.83萬畝、森林撫育60萬畝、3個省級保障性苗圃基地和1個林木採種基地、設2個省級生態公益林示範區,全市天然林保有量達36.25萬畝等目標。並順利通過國家森林城市驗收,獲得國家森林城市授牌,全面提升汕尾市國家森林城市建設水平。

    陸河縣近年來依托自身生態資源優勢,打造了水唇鎮、東坑鎮12萬畝「青梅種植+鄉村旅遊」和河田鎮內洞村、圳口村「荷花觀賞+蔬果採摘」等產業基地。先後有7個產品獲得市名牌農產品稱號、2家企業被評為汕尾市菜籃子基地,還有南萬花海、洋嶺梯田、墩塘葡萄等農旅品牌知名度不斷提升,並成功申報省級青梅現代農業產業園。截至2021年底,汕尾市已擁有省級龍頭林業企業9家,省級林下經濟示範基地5個。

    城區蠔產業、陸豐甘薯產業、海豐縣茶產業、陸河農旅產業……汕尾各地立足優勢、因地制宜,在拓寬「兩山」通道上各顯神通。目前,全市建設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1個、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12個、市級現代農業產業園6個,實現了「一縣一園」「一縣多園」總體布局;建設全國「一村一品」示範村7個、省級專業鎮12個、省級專業村120個;培育國家級名特優新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19個、「粵字號」農業知名品牌35個、市級名牌農產品品牌120個、「三品一標」168個,農村產業發展潛力巨大。

    如今的海陸豐大地,放眼望去,天更藍、水更清、山更綠、空氣更清新、生態更優美,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處處呈現出生機盎然的綠色畫卷。站在新的起點上,汕尾將全力以赴推進綠美汕尾生態建設落地落實,致力打造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汕尾樣板,以高質量生態文明建設支撐高質量發展。

    繪就綠美畫卷 構建生態文明建設體系  

    抬頭,是醉人的「汕尾藍」,四顧,是宜人的「碧水綠」,俯身,是沁人的「淨土紅」。藍天當紙,碧水為墨,淨土成硯,俯仰之間,一幅幅藍天白雲、水清岸綠、生態和美的生態建設長卷已鋪展在汕尾大地,為百姓幸福生活增色添彩。

微信图片_20221216082922.jpg

城區紅草新村。

    着眼於生態文明建設全局,汕尾高標準編制《汕尾市生態文明建設規劃(2020-2035年)》,優化生態空間,構建生態經濟、生態環境、生態生活、生態文化、生態制度等「1+6」生態文明建設體系,為汕尾中長期生態文明建設工作構建頂層設計,以最新理念、最新要求、最新技術,對生態文明建設進行謀篇布局。

    生態空間治理的整體提升離不開對污染的有效治理。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指出,要深入推進環境污染防治,持續深入打好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氣,基本消除城市黑臭水體,加強土壤污染源頭防控,提升環境基礎設施建設水平,推進城鄉人居環境整治。

    在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方面,汕尾加強對治污攻堅的統籌協調、分析研判、強化落實,通過制定生態規劃、加強生態管理和實施生態工程等系統方法,加強對水、大氣、土壤、噪聲等環境污染進行全過程控制與治理,全力抓好生態環境問題整改,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捷報頻傳。

    今年前三季度,汕尾空氣質素綜合指數為2.16,繼續排名全省第一,為全省21個地級市中唯一空氣質素綜合指數同期有所改善的城市。2019年至2020年連續兩個年度獲得全省環境保護責任暨污染防治攻堅戰考核「優秀」等次,2021年成為粵東地區首個榮獲「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稱號的城市。全市城鄉人居環境整治效果顯著,生態環境競爭力位居全省前列。

    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汕尾高度重視生態文明建設,堅定不移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加快推窗見綠、開門見園的「綠美汕尾」,着力提升市民的「綠色獲得感」和「幸福感」。(文:余麗齡 供圖:汕尾市林業局)

    頂圖:汕尾高標準推進「綠美汕尾」生態建設,圖為城區品清湖碧道。

[责任编辑:高心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