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報時評】做大個餅方能勞資兩利-香港商报
首页 > 新闻专题 > 评论 > 商报评论

【商報時評】做大個餅方能勞資兩利

2023-01-11
来源:香港商報

 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昨日接納最低工資委員會的建議,將法定最低工資水平由每小時37.5元調升至40元,增幅為2.5元或6.7%,只要獲立法會通過,將於今年5月1日實施。增加最低工資肯定有助改善基層打工仔的生活,但某程度上也會增加商界負擔,確是一個不易調和的兩難。真正能夠促進勞資兩利的方法,莫過於全力發展經濟,「做大個餅」,為做好分配創造條件。

 2011年《最低工資條例》正式實施以來,每次檢討最低工資,勞資雙方定會角力一番:資方擔心「漣漪效應」會增加經營成本,最終導致整體營商環境變差;勞方則堅持加幅一定要追得上通脹,而且要將現時「兩年一檢」改為「一年一檢」。雙方分歧一直存在,而歷時三年的世紀疫情對香港經濟造成頗大衝擊,更是加劇了這種分歧。

 當前在疫情尚未結束、本地經濟尚未全面復蘇的情況下,將最低工資時薪調高6.7%,幅度是大是小,勞資雙方可能各持立場看法有別。客觀而言,特區政府已在勞資之間做好平衡,一方面必須防止工資過低,另一方面也要顧及香港經濟競爭力。

 改善勞工待遇是應有之義,但增加最低工資只不過是其中一個辦法,歸根結底,是做大個「餅」,在發展的基礎上,實現勞資兩方的利益訴求。對於香港來說,實現發展的根本路徑,就是善用「一國兩制」條件,發揮「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優勢,一方面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另一方面與世界接軌,藉以發展經濟,改善民生。

 「背靠祖國」方面,最近香港和內地恢復通關,為刺激本地經濟復蘇創造有利條件。三年「封關」對本地消費、零售、出口等行業產生不良影響,而這些正是聘用較多基層打工仔的行業。如今兩地恢復首階段通關,內地「活水」引入香港,本地企業有更大誘因增加招聘以應付需求。特區政府在落實首階段通關後,應持續與內地有關部門溝通協調,爭取擴大通關,直至全面通關。這既有助於推動本地經濟強勁反彈,也有利於港人港資更好把握國家「十四五」規劃重大機遇、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拓展新空間,實現新發展。

 「聯通世界」方面,香港本來就是國際大都會,擁有高度自由開放、同國際規則順暢銜接等優勢。在這個基礎上,特區政府應不斷對外「說好香港故事」,宣傳香港最新營商環境,落實「搶企業、搶人才」策略。事實上,特區政府在這方面已做了不少卓有成效的工作,包括行政長官李家超、財政司司長陳茂波等官員先後出席APEC會議、出訪中東等國,這對鼓勵外資來港、為包括基層在內的本地勞工創造更多就業機會,無疑是有積極作用的。

 彭博社最近調查顯示,今年本港經濟增長預計達3.3%,高於去年11月調查時預計的2.7%,這是因為香港正式與內地和海外通關所帶動。上述調查反映了一個令人鼓舞的前景。毫無疑問,致力發展,積極地推動對內、對外聯繫,將「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優勢發揮到極致,是實現勞資兩利的不二法門,也是解決香港各種問題的根本之道。(香港商報評論員 林松年)

[责任编辑:杨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