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通大灣區|雲端架長虹 深中通道伶仃洋大橋首片鋼箱樑完成吊裝-香港商报
首页 > 新闻专题 > 直通大灣區 > 灣區動態

融通大灣區|雲端架長虹 深中通道伶仃洋大橋首片鋼箱樑完成吊裝

2023-01-12
来源:香港商報網

 1月12日,廣東交通集團發布消息,在國家重大工程深中通道的建設現場,225.8噸的鋼箱樑被提升至伶仃洋大橋東、西主塔中間,由吊索穩穩固定於91米高空之上,伶仃洋大橋首片鋼箱樑完成吊裝,標誌着大橋進入上部結構鋼箱樑吊裝施工新階段,大橋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

image.png

 中通道伶仃洋大橋為目前世界通航淨空最高的海中大橋。(攝影:張政)

 深中通道全長約24公里,集「橋、島、隧、水下互通」於一體,其中伶仃洋大橋為主跨1666米的全漂浮三跨吊懸索橋,主塔高270米,共有213個鋼箱樑節段,是目前世界通航淨空最高的海中大橋,由中交二航局、保利長大負責施工,武船重工股份、中鐵寶橋負責鋼箱樑製造和運輸。

 特殊的建設環境為伶仃洋大橋建設帶來了極大的挑戰。「大橋橋面到海面距離約為91米,相當於30層樓高,且位處珠江口開闊水域、強颱風頻發區,面臨着深水、強風、巨浪、急流等複雜環境,需要攻克超高橋面抗風的世界性難題。」深中通道管理中心橋樑工程部部長姚志安介紹,建設團隊經過3年多的平行研究,聯合多家單位研發了新型組合氣動控制技術,優化了整體式鋼箱樑的構型,在世界上首次將超大跨整體鋼箱樑懸索橋顫振臨界風速提高至88米/秒,為跨海工程建設提供了技術儲備,顯著提升了中國特大型橋樑建設技術水平。

image.png

深中通道鋼箱樑智能製造生產線。(攝影:劉春月)

 本次吊裝的鋼箱樑長11.2米,寬49.7米,重約225.8噸,吊裝區域橫跨繁忙的伶仃洋航道,需根據現場通航環境及天氣、潮汐特點,精準選擇作業「窗口期」,這為鋼箱樑吊裝帶來了極大的挑戰。

 「今年颱風季來臨前,我們必須完成箱樑的吊裝和環焊作業,施工時間很緊張。」中交二航局深中通道項目部副總工程師蔣明鵬介紹:「箱樑吊裝作業採用承載力850噸智能化纜載吊機,其作為懸索橋大型專用設備,以懸索橋的主纜為支撐,通過中央自動控制系統,可實現可視化遠程操控及自動跟蹤高差,並同步控制移位行走、吊裝等全部作業,有效提高全海上施工安全性及效率。」

 1月12日上午,跨纜吊機下放吊具,並與運梁船上的鋼箱樑形成連接,將其垂直起吊至離水面91米的高度,完成相應吊索與鋼箱樑連接。當日16時30分,伶仃洋大橋中跨首片鋼箱樑完成吊裝。

 目前,伶仃洋上,深中通道「臥海長龍」的雄姿已現雛形。面對伶仃洋大橋鋼箱樑超大超寬、結構形式複雜、組裝精度高、焊接工程量大的特點,深中通道貫徹智慧建造的理念,打造了鋼箱樑智能製造「四線一系統」,實現了鋼箱樑在板單元、拼裝和塗裝各個環節的智能、高質、高效製造。

 「在鋼箱樑製造方面,我們運用了大量智能機械人,單元件製造智能設備使用率達100%,生產效率提高了30%以上;節段總拼焊接質量穩定、外觀成型優良,運用智能建造實現提質增效。」武船重工股份深中通道項目部技術副總工黃利航說。

 截止目前,深中通道建設正有序推進。海底隧道已完成31個沉管管節安裝,正進行最後一個管節(含最終接頭)預製;東、西人工島正穩步推進建設;中山大橋正開展路面及附屬設施施工;伶仃洋大橋正開展鋼箱樑吊裝施工。(記者:黃鳳鳴;通訊員:粵交集宣 岳路建、張政、劉春月)

  頂圖:深中通道伶仃洋大橋首片鋼箱樑正進行吊裝作業。(攝影:蘇振飛) 

[责任编辑:罗维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