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話中醫】蛻變中的中醫骨傷科-香港商报
首页 > 新闻专题 > 文化 > 副刊

【漫話中醫】蛻變中的中醫骨傷科

2023-02-07
来源:香港商報副刊

   (文:吳文豹)中醫骨傷科,在中醫史上已有悠久的歷史,也深受病者歡迎,中醫骨傷科在香港大家習慣稱為「跌打」。香港各區,許多地方都可以見到「跌打醫館」的存在。在古代人們生活、勞動難免會發生各種外傷,人類經幾千年的治傷經驗,逐漸形成了中醫骨傷科。歷代許多中醫著作都有骨傷科內容的記載,並形成了獨特的理論體系。

   中醫骨傷科的發展,還同中國的武學文化有着深遠關係。過去香港的一些跌打醫館,在廣告宣傳常常突出武術宗派與跌打醫術的關係。古代許多習武之人,在練習、比賽時常發生損傷,如傷筋、甚至骨折等情況,所以武術的各門各派都有自己專門研究出來的治傷方法。日久也形成了骨傷科治療的各種流派。比如當時在上海,清末、民國之初期,就有一些著名武術家、或其後人開設的專治跌打損傷的醫館,深受市民歡迎,門庭若市,其中最有名的是「石筱山傷科門診」、「佟忠義傷科診所」、「魏指薪中醫骨傷科」,我國著名的武術家、曾打敗來華的外國大力士的王子平老先生等,都是當時上海有名的中醫骨傷科大家。全國各地許多著名的骨傷流派、正骨流派、手法流派,其歷史都源於各種武術背景。在廣東地區負有盛名的武林大家黃飛鴻,他不單是武術高手,也是一位專治骨傷的聖手,他的醫館「寶芝林」,在廣東地區可以說家喻戶曉。

   傳統中醫骨傷科,治療疾病跌打損傷,方法分內治法與外治法。外治法,也是中醫骨傷科的專長,醫生根據祖傳秘方、臨床經驗研製而成各科治療傷筋、骨折、風濕骨痛等處方膏藥,是骨傷科治療中重要手段之一。外治法中還有治療各科傷筋、骨折、脫位的各門各派的療傷手法,手法往往結合各種武術中的內功要求,使中醫骨傷科成為獨特的一種方式,效果顯著,許多後來自成一派,出現了正骨派、傷筋派等各有專長的手法技巧流派。而內治法常以內服中藥湯藥和丸藥如有消瘀退腫、活血止痛、風濕痹痛、接骨續筋等幾大類,丸藥之品在傷科中也常被應用,祛瘀活血、祛風散寒、治療傷後瘀血風濕等症。

   但近代幾十年,中醫骨傷科漸漸地淡化原有的中醫骨傷理論及治療方法,傷後的外敷膏藥也在減少,中藥服用也已不作主要手段。許多地方,許多中醫,在診斷疾病傷痛時都喜歡用西醫的診斷病名,如頸椎病、腰椎間盤突出,什麼頸椎移位、骨質增生等名稱,已無中醫的「味道」。手法雖然還是在經常用,但名稱及指導理論都屬西化,什麼「復位」、治療骨質增生、骨刺、增生等等。一次香港大學的中醫藥學院組隊去廣州參觀省中醫院,我與港大的一位骨科專家二人拜訪了醫院的中醫骨傷科門診及病房。醫院內的一位中醫骨科主任,在病房中向我們介紹了他們如何用「手術」開刀治療一位「腰椎間盤突症」的病例,沒有見到中醫治療的方法,我與港大的這位骨科專家,只能無言了。

   新時代中醫骨傷科要如何發展?蛻變應該是在新時代、新時期的一種變化、變動。對中醫骨傷科來講,在這種蛻變中如何保留、發揚中醫傳統的優勢、長處,做到「保留核心、創新不離宗」,形成具有新特色的中醫骨傷科學,學習現代科學知識為我所用,繼承發揚我中醫之根本主關重要。

31.jpeg

筆者簡介:吳文豹教授,前香港大學中醫學院副教授,從事中醫臨床、醫學教學55年。曾在滬時從業西醫骨科臨床經驗達17年。在中醫骨傷、推拿、針灸及中西醫結合領域頗有造詣。對臨床、教學有獨特見解與理論學說。

[责任编辑: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