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跨境學子再出發-香港商报
首页 > 新闻专题 > 港深合作 > 港深合作

專題|跨境學子再出發

2023-02-08
来源:香港商報

 經過漫長的等待,2月8日香港終於恢復跨境中學生的面授課堂,而2月22日,跨境小學生、幼稚園學生及特殊學校學生也將恢復。這對於深圳跨境學生的家庭來說,無異於撥雲霧而見青天。深港「封關」三年,對於跨境學生群體而言,其中五味雜陳實不足為外人道。在這期間,跨境學生家庭有些選擇了讓孩子在家上網課;有些則將孩子們集中起來找教育機構一起上網課,讓孩子能夠有一個線下集體生活的機會;有些跨境學生家庭不得不兩地分居,讓夫妻其中一人赴港陪讀;有些則無奈放棄香港教育,回到內地學校上課。如今,深港全面通關,標誌着新時代開啟,雖然跨境學子仍然面臨着一些問題,但大家都相信,未來肯定會越來越好。

63e262f990ee7f36eb13e74e.jpg

   深港全面恢復通關,在口岸記者就看到很多孩子背着書包前往香港上學。記者木子 攝

 跨境生身影 再現口岸

 作為一個國際化都市,香港教育體系融合了中國文化和西方教育的雙重特色,教育理念先進、國際化程度高、教學方式靈活,同時教育環境也十分優越。這樣得天獨厚的優勢,受到許多內地家長的青睞,特別是與香港一河之隔的深圳,有很多港籍居民,他們都願意將孩子送到香港接受教育,跨境學童由此應運而生。曾經每天都有許多孩子穿着整齊的校服在各個口岸前往香港的校園。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之後,這一景象戛然而止,深港「封關」,跨境學童成為受影響最大的群體之一。因此當深港恢復通關、香港恢復跨境學生的面授課堂的消息傳來之時,跨境學童的家庭個個有如大旱逢甘霖,歡欣之情不言而喻。

 實際上,早在1月8日深港恢復通關,就有不少深圳家長預約孩子本學期要返校了。雖然當時還需要進行核酸檢測,但家長們的迫切心情多少得到了一些滿足。2月6日,深港全面恢復通關之時,記者在政湖口岸就看到有很多家長帶着孩子拎着書包前去香港上學,熟悉的景象再次出現。在2月6日一早送孩子從羅湖口岸過關的徐女士向本報記者表示,孩子五點就起床準備上學了,三年沒能參與到校園生活中,孩子既緊張又興奮,作為家長對這一刻也是迫不及待。而孩子也稱,突然要早起上學,確實有點不習慣,但是能夠去見老師和同學,雖然累也十分開心,而且有學校里更有學習的氛圍,他希望自己學業上有更大的進步。

63e2638c90ee7af18bd28bd6.jpg

   跨境學童相互擁抱慶祝重新回校上課。中新社

 三年網課休止 五味雜陳

 三年網課的日子對於跨境學童來說已經劃上休止符,回憶起過往這三年,跨境學童的家庭各有各的五味雜陳,而對未來跨境學童們也將有更多的挑戰與期待。

 家住福田保稅區的王先生是一名跨境學童的家長,出於對香港教育模式的信賴,2018年他就將進入小學階段的兒子送入了香港鳳溪第一小學。過去,孩子每日早出晚歸,相較於在深圳上學雖然較為麻煩,但日子卻充滿期待。王先生對本報記者表示:「香港的學校比較注重孩子的個性,我們對於這樣的教育還是比較滿意的。」

 但2020年,突如其來的疫情將人們的生活節奏驟然打亂,王先生的孩子也不得不開啟了網課生涯。「我們沒想過孩子這麽小就要天天對着電腦上課,這對於二年級的小孩子來說,不但學習質量沒法保證,對身心健康也有很大影響。」王先生表示,這不是他們一家的問題,很多跨境學童的家長都對這些問題表示過擔憂。由於缺少集體學習的環境和老師的管束,上網課的孩子注意力很難集中。而更重要的是,長時間看電腦,對孩子的視力影響巨大,有些孩子小小年紀就要戴上眼鏡,並且在上網課時,孩子沒辦法與小夥伴一起學習玩耍,這對性格形成也恐有負面影響。

 其實面對跨境學童的困境,深港兩地政府也曾做出多番努力。比如2020年6月15日起,每周一至周五,香港學校正常開學期間,深港兩地政府安排在深圳灣口岸和福田口岸固定時段臨時開通跨境學童的專用通道,用於保障中三至中五年級跨境學生出入境的通關。但這一通道僅僅短暫推行了一段時間,實施的效果很有限。王先生表示:「去香港上學的機會並不好爭取,因此面對困難我們選擇了堅持和等待,但這種堅持並不容易。第一年,我們還是相信生活很快會恢復,第二年,我們依然覺得孩子能回到香港上學。但2022年初期,疫情並沒有放鬆跡象,我們就有點堅持不住了。如果再過一年情況不變的話,我們就打算讓孩子就地讀書了。還好如今終於守得雲開見月明。」

63e263f690ee7af18bd28c32.jpg

   昨日,全面「通關」的第二天,有跨境學童返回香港的學校上課。圖為上水鳳溪第一小學的跨境學童回校上課。中新社

 家長無奈面臨不同抉擇

 由於現實的難處,不同的跨境學童家庭做出了不同的選擇。除了一直堅持等待恢復正常的,也有被迫中途放棄的。家住羅湖的岑女士曾經也是一位跨境學童的家長,她的孩子從幼兒園開始就在香港接受教育。按照家庭此前的規劃,孩子本應在香港讀完小學,升讀中學。但在孩子小學五年級的時候,疫情來襲打斷了這一規劃進程。

 岑女士向本報記者表示,一開始孩子也是在家上網課,遭遇與其他跨境學童也類似。由於孩子正處小升初的重要階段,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岑女士一家最終還是選擇了放棄去香港的求學之路,回到了深圳就讀。如今,岑女士的孩子已經在深圳一所國際學校上了初一。她說:「對於跨境學童的家庭來說,還有一種選擇就是分居兩地,夫妻其中一位在香港陪孩子讀書。這種選擇對於我們來說還是壓力太大了。如今孩子在深圳的教育也還可以,未來有機會希望他能去香港或者國外讀大學。」

63e2633b90ee7f36eb13e756.jpg

   跨境學童於文錦渡口岸乘搭跨境巴士往返學校。中新社

 此外,還有一些家長選擇了一種「折中」的做法,他們選擇了一些機構和學校,讓跨境學童們可以集中起來一起上網課,讓孩子能夠加強與同齡人的交流,同時還有老師維持秩序。位於福田區的深圳市福港藝林學校曾經舉辦過「關愛跨境學童,回歸美麗校園」公益行動,該校為報名參與的跨境學童提供線下的校園學習空間,既保證跨境學童網課學習的質量,又可以享有校園軟硬件配套服務。這一做法得到了不少家長的認可,他們認為,孩子無法去香港上學,上網課又不方便家長看管,能夠重歸線下校園是好事,至少可以擁有正常的社會交往、校園學習生活,擁有老師和同學們的陪伴。

 各界冀助跨境生融入校園

 隨着深港全面通關,跨境學童們終於可以恢復從前的學習生活。有教育界人士提醒,三年未能接觸,跨境學生回到校園環境難免會有生疏的感覺。因此跨境學生回港上學後,最重要的就是盡快融入校園與班級。建議學校可以增設課外活動,通過課外的興趣活動,幫助回歸的跨境學生盡快與其他同學打成一片,隨着防疫措施放寬,學校可以考慮增加小組討論和其他活動等,讓跨境學生能夠與同學老師增進交流。此外,跨境學童因為較長的通勤時間,本身就要承受比別的孩子更多的辛苦,這方面需要家長和學校多多注意,也希望深港兩地能夠為跨境上學的孩子們提供更便利的條件。

 據悉,為了幫助跨境學生盡快融入校園,跟上由於網課效果不佳落下的教學進度,有些學校考慮推出保底課程及心理疏導服務,並由社工跟進他們的身心發展。而在出入境安排方面,港府表示會為跨境學生提供便利過關服務,同時香港教育局會經學校通知家長各出入境口岸管制站清關安排及交通配套。在出入境證件方面,港府自2022年起已多次提醒跨境學生適時領取更新旅遊證件,今年1月全港有錄取跨境學生的學校亦已提醒相關學生辦理證件。港府會為跨境學生申領回港證實行特別安排,包括經學校為有需要的學生統一代辦申領、換領回港證。相信在未來跨境學童的求學之路會越來越順遂。

 王先生表示:「福田口岸恢復通關那天,我真是有漫漫長夜終於要結束的感覺,孩子也很高興,很快可以見到老師和同學了。我們當天就聯絡到孩子的學校,詢問開學事項。當時的政策還是要預約和做核酸,但這些跟三年等待相比根本不算什麼。到現在深港又全面通關了,生活終於恢復了該有的樣子,我們十分開心。有認識的跨境學童家長,沒有一個不歡欣鼓舞的,未來的打算就是要好好把家庭經營好,給孩子更多關懷,讓他們健康長大。」(香港商報記者 伍敬斌)

[责任编辑:杨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