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意建言】善用博物館說好中國和香港故事-香港商报
首页 > 新闻专题 > 评论 > 商报评论

【民意建言】善用博物館說好中國和香港故事

2023-02-08
来源:香港商報

    作者:何子煜

    國家「十四五」規劃中賦予了香港「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的定位和使命,社會各界現時正聚精會神探索說好中國及香港故事之道。早在2016年的《在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第一次全體會議上關於中央政治局工作的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已清晰指出:「博物館是連接過去、現在、未來的橋樑,在促進世界文明交流互鑒方面具有特殊作用」。而香港作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必須發揮好博物館的特殊價值。故此,立法會議員提出了多元化的相關建議,主題都是圍繞博物館的建設,包括陳克勤議員提及的中國共產黨永久博物館、陳勇議員提及的中國香港抗戰歷史紀念館、馬逢國議員提及的香港回歸博物館與文學館等。就博物館發展,特區政府在最新一份《施政報告》中提出制定「十年文化藝術設施發展藍圖」,將在2032年前增建4間康文署轄下的博物館,並預計博物館每年平均訪客人次從500萬增加至800萬。可惜在新冠疫情的影響下,2020年的博物館入場人數只有102萬,而2022年的計劃人數亦只有369萬,要恢復到2018年大約540萬人的表現仍須加把勁。要完成政府的目標,除了開發新的博物館經典以外,更重要的是,在疫情之後的新常態、新時代,博物館的設計、管理、營運等如何與時俱進也是必要的思考。

    我們需要怎樣的博物館

    首爾科學技術大學的助理教授金成恩(Seong Eun Kim)認為,十九世紀末開始萌芽的歐洲公共博物館,旨在以百科全書的模式收集物品,透過一定的匯編、整理後予以呈現,帶動了人類對於「歷史」「進步」「文化」「社會」等概念的衍生和發揚。因此,在很長一段時間裏,博物館承擔了保存、研究、展示和詮釋多元文化的責任,為民眾帶來開拓本地與世界視野的體驗。而隨着建築與城市規劃、創意產業、空間政治等不同學科的參與,讓博物館的意涵更加豐富,主要的轉變在於,博物館由一個文化的展示場地,變成了推動可持續發展、城市再生等崇高概念的舞台,正如阿爾卡拉大學學者Maria Angeles Layuno Rosas指出,博物館超越了作為展覽場地的局限,成為文化產業的象徵,產生對城市形態和活力的影響力。及至新冠疫情的影響下,越來越多博物館和展覽被上載至雲端,倫敦的大英博物館、紐約的古根海姆博物館,還有本港的香港鐵路博物館等都提供了線上虛擬導覽服務,讓來自世界各地的觀眾足不出戶就能到訪這些高水平的文化建築。綜合以上不同思維,新時代的博物館至少要滿足兩個重點:第一,具主體性地、有深度地為民眾呈現歷史與文化,達成高水平「敘事」,圍繞一個專題來打造相應的博物館建築群是可行的手段之一;第二,超越「展覽」思維,成為創造富有人文氣息的公共空間,發揮出匯聚群眾的空間意義,尤其具備不能被線上到訪所取代的特殊價值,從而吸引民眾繼續實地參訪。

    德國博物館島的啟發

    在1990年《德國統一條約》當中,來自東西方兩個部分的歷史藏品被交託予普魯士文化財產基金會管理,後來基金會決定在柏林中心區域將全部藏品展出,成為後來的博物館島建築群。聖地亞哥大學建築學博士S.M.Can Bilsel認為,這種匯聚式的建築群成功全面地呈現了東西德已完美合一的精神,更宣示了「民族的統一性與共同性」。而帕爾馬大學的經濟學及管理學博士Chiara Carolina Donelli則認為,博物館群發揮了「聚合效應」,營造了一大片文化與藝術流動的公共空間,鼓勵了旅客和居民留下一日的行程來觀賞豐富的博物館。因此,無論是政治還是經濟層面而言,博物館島都是成功的案例,同類型的例子還有阿姆斯特丹的博物館廣場。筆者認為,政府可以研究在北部都會區或明日大嶼人工島上預留一片較大的空間以建設香港版的博物館島,以「傳承中華」為主題,除了執政黨和抗日博物館,還可以邀請國家一級博物館到該區域建立分館,近在眼前的就有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客家博物館、鴉片戰爭博物館等十家在廣東省的一級博物館可以優先考慮,成為中華文化在香港這個國際城市的濃縮呈現。在建成後,政府更可參考德國和荷蘭的博物館一日通行證,為旅客提供「兩日一夜遊優惠卡」,除了讓旅客能在特定時間內免費參觀西九文化區和傳承中華主題區外,更可以提供優惠的公共交通、住宿、飲食優惠,從而支持旅客完美體驗中外文化之間的互動,同時為香港吸引更多高增值過夜旅客。(中新社資料圖)

[责任编辑:蒋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