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評論員 林松年
醫院管理局昨公布,自3月6日起,將採用俗稱「電子病假紙」的電子醫生證明書,以醫生電子簽署取代傳統人手簽署,並通過HA Go應用程式發放及儲存。屆時包括接受遙距診治的病人皆可獲發電子證明書,無須再到醫院領取病假紙。上述安排看似「小兒科」,僅僅是一個小小的改變,但實際上卻是一個大大的進步,將有助於本港「智慧醫院」之發展,有利於進一步提升公營醫療服務的質素及效率,方便市民,惠及更多病人,當然值得肯定和支持。
現時普遍使用醫生人手簽署的病假紙,市民也習慣了這種形式。但這樣做,除了不夠環保,而且易產生不少問題,倘若病人遺失紙本病假紙需要補領,或者希望更改病假時段,往往就比較麻煩,還會增加局方的行政負擔。此外,紙本病假紙需要醫管局寄出或病人自行領取,也不利於「遙距診症」的發展。反觀,電子醫生證明書卻有支持環保、易於發放和儲存、簽署便利,以及加密二維碼增加安全性等諸多優點。孰優孰劣,一目了然。
去年10月,醫務衛生局局長盧寵茂在介紹《施政報告》有關醫療衛生政策內容時表明,要利用科技發展,善用HA Go流動應用程式及其他平台,推廣遙距視像診症服務。事實上,透過科技以完善醫療程序、提升醫療服務質素和效率已是大勢所趨,特別是疫情期間遙距診症逐漸普及,市民對其接受程度明顯增加。倘若能夠進一步運用科技,大力發展推廣「智慧醫院」,必可讓更多病人在足不出戶、無須親身前往醫院的情況下,完成遙距診症程序,也有助於落實下月底推出的送藥服務。
有人會問,電子病假紙廣泛應用後,會否發生濫用?相信絕大多數香港醫生都是專業的,他們懂得小心處理每宗個案。對於僱主而言,僱員提交的電子病假紙上有醫生電子簽名,同時附有用於核實真偽的加密二維碼,僱主只要輸入病人姓名和病假日子等資料,便可核實病假紙是否由醫管局發出。上述安排相信也有助減少「呃病假」的情況。
也有部分市民擔心,電子病假紙會對不熟悉科技的長者造成障礙。誠然,不同人群對高科技的適應能力有所不同,在這方面醫管局已有人性化的應對之策。首先,在現階段,電子與紙本證明書雙軌並行,讓市民特別是長者慢慢適應,未來逐步減少紙本,最終全面取代;其次,HA Go應用程式內設有「照顧者模式」,讓家人幫助長者進行健康管理。展望未來,希望市民繼續就HA Go的使用提出改善建議,令此應用程式能照顧到每一位老人家的需求,盡量做到「長者友善」。
香港正銳意發展成「智慧城市」,如何提升醫療服務的科技含量,是實現這個宏圖的重要部分。即將採用的電子醫生證明書,無疑是發展「智慧醫院」的重要一步。希望醫管局密切留意其使用情況,累積經驗,不斷優化服務,包括盡快研究落實以電子方式處理付費、轉介等程序。大家都希望,「智慧醫院」的發展能夠提升公營醫療服務的質素及效率,以病人為本,造福更多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