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話題】灣區人才交流促港創科發展-香港商报
首页 > 新闻专题 > 评论 > 商报评论

【熱門話題】灣區人才交流促港創科發展

2023-02-14
来源:香港商報

 香港島各界聯合會常務副理事長   周厚立

 為便利粵港澳大灣區人才從事科研學術交流活動,促進服務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發展,內地出入境管理局日前決定,自2023年2月20日起在粵港澳大灣區內地城市試點實施往來港澳人才簽注政策。此政策再次體現中央用切實到位有力的行動,促進香港發展國際創科中心,為內地優勢人才來港科研、交流創造便利條件。

 中央高度重視港人才政策

 香港人才流失問題嚴重。有見及此,特首李家超在上任後首份《施政報告》中提出一系列招攬「高端人才」的措施,包括開通「人才服務視窗線上平台」,又推出「高端人才通行證計劃」,目標是每年招募至少3.5萬名高薪人士或是具有世界百強學歷的人才。項目反應積極,以「高才通」為例,截至上月27日接獲7417宗申請,5799宗已獲批,可見香港對全球人才有相當的吸引力。

 但港府「搶人才」相關措施,未足以彌補過去兩年香港流失的約14萬人才。港府「搶人才」相關措施,加上中央在粵港澳大灣區內地城市試點實施往來港澳人才簽注政策,才可以緩解香港人才荒。對不少內地精英而言,香港是一個「進可攻退可守」的地方,是「一個良好過渡」。現在香港真的有了好機會,內地精英將熱捧往來港澳人才簽注政策,對香港搶人才可謂有百利而無一害。

 在過去兩年,香港流失了14萬人才,但據傳媒的報道,在過去兩年出現的「移民潮」和「人才外流潮」期間,大約有20萬人遷離香港。他們當中許多人帶着技術和資金去了香港的長期競爭對手如新加坡、英國、台灣地區、澳洲等。有組織發表香港人才政策及勞工短缺問題的意見調查,受訪市民有感香港發展已落後其他國家或地區,在30至39歲的受訪市民組別中,高達74.8%認為新加坡較香港具有吸引力。

 香港在鬧「人才荒」,需要先釐清香港需要什麼產業及資歷的人才,才能進一步構想具針對性的招才政策。最「荒」之處,其實是香港急缺足夠的新興產業人才。

 內地人才助港發展創科

 由於香港缺乏新興產業,故必須有傾斜性的產業政策,才會讓人才見到發展機遇,這也包含人才政策。實施往來港澳人才簽注政策,包括6類內地人才可以申請辦理往來港澳人才簽注,他們包括:傑出人才,即對灣區建設發展作出重大突出貢獻或者灣區急需的頂尖人才;科研人才,即灣區科研機構副高級以上職稱人員;文教人才,即灣區高等院校副高級以上職稱人員;衛健人才,即灣區副高級職稱以上衛生健康專業技術人才及衛生研究人才;法律人才,即參與在香港、澳門法律仲裁程序的內地仲裁員,處理內地與香港、內地與澳門投資爭端的內地調解員等;其他人才,即由灣區人才、科技主管部門認定的高層次管理和專業技術人員。

 這6類內地人才,正是香港最需要的新興產業人才。6類內地人才可以根據實際需要,單獨或者同時申請辦理赴香港人才簽注和赴澳門人才簽注。經公安機關出入境管理機構依法審批,6類傑出人才可以獲發有效期5年的人才簽注,科研、文教、衛健人才可以獲發有效期3年的人才簽注,法律、其他類別人才可以獲發有效期1年的人才簽注。持證人可以在簽注有效期內多次往來港澳地區,每次在港澳停留不超過30天。

 人才是創科發展的關鍵。國家一直重視科技發展,「十四五」規劃明確支持香港建設國際創新科技中心,深化內地與香港的科創合作關係,以便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而中央的惠港科技政策,例如把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列為大灣區四個重大合作平台之一,最近又出台了《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改革開放方案》,都是旨在促進兩地創科資源要素的跨境流通,包括人員、物資、資金和資訊,發揮好香港「一國兩制」的獨特優勢。

 筆者歡迎在粵港澳大灣區內實施往來港澳人才簽注政策的各項措施,以吸引更多優秀人才植根香港,吸引生力軍積極投身香港創科事業,推動產學研創新融合,積極參與「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服務國家所需,成就香港建設為「十四五」規劃下的國際創新科技中心及智慧城市。優秀人才應把握粵港澳大灣區和「一帶一路」建設機遇,為香港成為國際科技創新中心並構建全球科技創新高地,為國家成為世界科技強國、實現中國式現代化作出貢獻。

[责任编辑:赵桐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