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香港實現全面通關,進入了「後疫情」的復常階段,也差不多可以做個抗疫總結比較。非常遺憾,三年疫情共奪去13333條香港市民的生命。以每百萬人口計算,即有近1800人離世。相較而言,美國每百萬人口則有約3300人死亡,英國亦有逾3200人,兩個數字均較香港高出80%。
一大主因,乃香港疫情大規模爆發的時間點較晚。
香港疫情最高峰時,見諸2022年2月至4月期間的第五波疫情,每百萬人口計算的七天移動病逝人數,一度高達38人。英國的兩個疫情高峰,出現於疫情很早階段,分別是2020年3月至5月,及2020年12月至翌年2月,雖然其間每百萬人口計算的七天移動病逝人數較香港少,但當時的每百萬人口計算總死亡人數已近2300人,即比香港最終數字還要高近30%。
疫情來到今日階段,不難發現兩個關鍵:一、各地終須發生至少一次大規模爆發,才可得到「群體免疫」;二、大規模爆發的時間點愈遲愈好,早爆發則難免死得人多,因疫苗接種需時研發兼普及。
美國不同於香港與英國,經歷了多段疫情高峰,大大小小分布於2020年中、2021年初、2021年尾,以及2022年初等,但查每百萬人口計算的七天移動病逝人數,均呈波動大而升幅低的現象,說明期內「群體免疫」不強,故疫情一直反反覆覆。英國在經歷兩次大爆發後,無疑是較早取得「群體免疫」的國家,但代價是較多死亡;香港則較慢取得,而好處是較少死亡,其中2022年初大爆發後,尚須2022年尾的小爆發,「群體免疫」才算足夠。
有曰,反正遲早放寬,不如一早放寬;以上數據清楚顯示,在生命至上的大原則下,守到疫苗變得普及,以至病毒變弱之後,才是安穩放寬的時機。假如香港的第一輪爆發,不是發生在2022年初,而是發生在2023年初,相信總死亡人數肯定更加少。(圖:中通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