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宏海
深圳的客家人大多數來自粵東興梅地區,即梅州市的梅縣、興寧、五華等縣。他們遷居新安縣後,大多聚居山區、海島,如龍華、龍崗、石岩、觀瀾、大嶼山、內伶仃島等處,有些則徙居到海濱,如沙頭角、大梅沙、小梅沙、土洋、疊福等地。當年新安縣形成的客家村落,70%是雜姓村,多為同鄉好友結伴而來,以嘉應州(今梅州)所屬各縣為多。現居深圳市坪山區的各客家族譜上,清晰地記錄着先祖們的遷徙軌跡,曾、何、李、彭、劉、羅、江、陳、黃等大姓,皆出發於嘉應州(今梅州)。
300多年來,包括梅州人在內的從山區來到濱海的客家人,繼承前輩「客家人開埠」的優良傳統,將原鄉客家文化與海洋文化相結合,篳路藍縷,艱苦奮鬥,辛勤墾殖,開枝散葉,創造出新的具有濱海特徵的客家文化,從中演繹出波瀾壯闊、可歌可泣的歷史故事。
今天,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如強勁東風吹拂大地,建設大灣區「人文灣區」任重道遠。而「人文灣區」的建設需要歷史的積澱與現實的創造,客家文化一脈相承的深圳與梅州,在新的歷史時期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在實施「一帶一路」「融入粵港澳大灣區」戰略過程中,深圳與梅州兩地客家文化加強合作交流、接續文化根脈,必將能增強文化自信,為建設大灣區「人文灣區」作出獨特的貢獻!
深圳海納百川,此為《嶺南三韻》中展示的客家作品。
20世紀80年代,中國實行改革開放,建立首個深圳經濟特區,引來新一輪的移民大潮。最早進入深圳特區的,大量是來自梅州、河源、惠州的客家人,其數量之巨,當在百萬以上。其規模與人數,遠遠超過300年前因復界招墾而「盛向濱海遷徙」的客家人。因為這些地方與深圳近鄰,同是客家屬地,具有文化認同感和客家人稱之為「自家人」的親和力,通用的語言和生活習俗,使得這一龐大的族群成為改革開放初期特區建設的主力軍。如果說,當年大批梅州人「一條褲帶走南洋」,使梅州人在海外的華僑人數眾多乃至「斷屋不斷村」,從而成為著名的「華僑之鄉」,那麼,改革開放也讓大批梅州人「一條褲帶闖深圳」,令梅州人在深圳的建設者也是「斷屋不斷村」,使深圳也堪稱當今的「梅客之鄉」。大批闖深圳的梅州人,將深圳視為幹事創業的大平台,包括梅州人在內的深圳新、老客家人與來自全國的移民(新客家人)一道,在這片神奇土地上融匯、創新與發展,有幾方面比較突出的表現:
其一是傳續客家文脈,奉獻特區建設
特區創辦之初,因歷史的原因,深圳曾一度被稱為「文化沙漠」,但大量來自客家地區的業務骨幹,迅速補充到各個文教部門和黨政機關,加快了深圳的人才建設,這批業務骨幹傳續客家文脈,發揮專業優勢,在文化與教育方面有良好的表現。在相當長的時間內,深圳在文化、新聞、廣電、文聯等各部門的領導層,有許多來自「文化之鄉」梅州的人才,如深圳報業集團社長、總編羅妙、陳寅、許兆煥、黃啟鍵等,廣播電視台長陳志榮、副台長謝杰華等,深圳市文化局、市文聯領導李南生、楊宏海等,深圳市委宣傳部的鐘海帆、陳新亮、徐興家等,深圳市博物館兩任館長黃崇岳、楊耀林等等。尤為突出的是在教育部門,曾任職深圳市教育局的領導有楊金標、林汀如、曾桂芳等人,在深圳各個地區則有大批量的優秀教師與校長,即便是企業家也以興辦學校為榮。比如「深圳30年30人」中的優秀企業家繆壽良,來自梅州市五華縣,亦以創辦富源學校聞名。「深圳40年40人」中,來自梅州梅縣的原市外國語學校校長龔國祥,成為深圳教育界的代表人物。而遍布於深圳各地的知名校長如張希懷、高妙添、孫偉瓊、孔文東、劉號召等則不計其數。更多是來自梅州地區的普通教育工作者,在校園裏默默耕耘,無私奉獻。在海天出版社舉行探討深圳教育及出版圖書的座談會上,一位長期從事教育事業的校長深有體會地說:「深圳的教育事業,在人才、理念和模式方面,都深受客家文化的影響。」
在文學創作方面,深圳興起的「打工文學」在海內外引起廣泛影響。率先創作與首倡研究者,如張偉明、郭海鴻、安子、薛廣明、葉崇華和楊宏海,都是梅州籍作家。著名學者譚元亨教授認為,「打工文學」就是當代的客家文學,為中國當代文學提供了重要的文學資源。
其二是活用文化資源、開發文創產業
深圳不少客家村落,遺留下許多自然與人文資源,當地客家人與新移民發揚改革創新精神,挖掘和活用傳統歷史資源,開發文創產業和旅遊業,取得引人注目的成果。
深圳龍崗的甘坑小鎮,是清代康熙年間由梅州人謝文明、卓美發前來開基立村的客家村莊。改革開放後由梅州籍江姓商人將其進行文化挖掘與產業打造。2010年,在龍崗區政府支持下,甘坑引入了北京大學專家團隊,將甘坑以客家文化主題進行綜合整治、更新改造成客家文化風情小鎮。2016年,又與華僑城文化集團合作,將甘坑打造成擁有國家級生態保護與建設示範區等6張國家級名片的客家特色小鎮,並且依據甘坑古時盛產「涼帽」的客家特色,打造「小涼帽」非遺IP系列影視藝術作品,收視率排名全國第一。
大芬是深圳龍崗中部布吉的一個客家村莊。清朝初年,梅州劉氏族人、洪氏族人與龍川鄔氏族人遷居至大芬,三大客家異姓族群在此開基創業,落地生根。改革開放後,布吉鎮大量吸引港資發展「三來一補」產業。1989年,香港畫商黃江來到大芬,在當地政府與村民支持下,開發出一種「流水線作業」的商品畫生產方式,讓大芬成為世界油畫加工廠與產銷集散地。此後,大芬相繼獲評全國首批和深圳市首個國家級「文化產業示範基地」,成為當之無愧的「中國油畫第一村」。2020年,文化和旅遊部發布當年全國美術館館藏精品展出季評選結果,共有35個項目入選,深圳大芬美術館推出「客家印象——大芬美術館典藏客家題材美術精品展」榜上有名。扎根在大芬油畫村的梅州籍畫家黃廣才,溝通梅州書畫界成立「韓江書畫院」,積極推動深、梅兩地的書畫藝術交流,在其家鄉大埔縣舉辦過多次藝術交流活動,受到廣東省文聯的好評。
位於深圳市龍華區的觀瀾版畫村,原是具有近300年歷史的客家古村落。清代「遷海復界」後,梅州五華陳氏家族與梅州平遠凌氏家族遷徙於此成為開基祖。幾百年後,伴隨改革開放的春風,由一個客家村落大水田和一位現代著名版畫家、客家文化名人陳煙橋相結合,便打造出這一具有開放特色的版畫原創產業基地。自2006年啟動建設起,觀瀾版畫基地以其優美的環境、高雅的藝術氛圍,吸引到數以百計的國內外版畫名家的青睞,得到社會各界越來越多的關注,匯集成一個國內外藝術家的創作殿堂。
位於深圳龍崗的鶴湖新居,是全國現存最大的客家民居之一,也是深圳市唯一以客家歷史文化為主題的國有博物館。為弘揚與傳承深圳傳統客家民俗文化,鶴湖新居博物館經常舉辦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展覽和節慶活動。而龍崗區委、區政府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以鶴湖新居為平台,開展具有重大影響力的品牌文化活動,同時創辦「鶴湖智庫」,延攬國內各文化領域的專家加盟,為打造深圳東部文化中心建言獻策,實現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
其三是創新藝術形式、彰顯文化之美
2006年4月,深圳市台灣事務辦公室、深圳市文聯與龍崗區委、區政府合作,舉辦了一次名為「兩岸一家親、共敘客家情」的深台交流聯誼活動,這是中央台辦批准的新中國成立以來最大規模的大陸與台灣的客家文化交流活動,取得圓滿成功,受到中央台辦的表揚,由此也促成了「深圳客家文化節」的創辦。
此後,在上級宣傳、文化部門的重視支持下,成立了深圳首批文藝名家工作室之一的「楊宏海客家文化與藝術工作室」,以及成立了「深圳市客家文化交流協會」。在傳承客家文化的過程中,楊宏海會同饒榮發、何穗生、鄭鋼堅、陳的明、餘輝輝、曾憲元、巫妃梅、賴達興、吳志強等梅州籍民間文藝家,邀請梅州山歌大師湯明哲、余耀南以及從梅州移民深圳的老藝人李惠媛、黃偉群等共同推動弘揚客家文化,提出「搶救原生態,精品留後代;創新原生態,吸引新一代」的理念,針對全市相關大、中、小學組織了「客家文化進校園」系列活動。比如在深圳大學舉行「山歌創新面對面」的學術講座,邀請著名客家女指揮家鄭小瑛前來主講《「土樓迴響」與山歌創新》、楊宏海主講《客家山歌的文化內涵與唱腔表現》等專題,激發高校學生學習、欣賞傳統山歌藝術的熱情。深圳楊宏海客家工作室首席音樂專家饒榮發,創作出《山歌唱出好兆頭》《梅州,我可愛的家鄉》等許多膾炙人口的新客家歌曲,唱遍海內外,成為梅州人家喻戶曉的歌曲。在此基礎上,深圳市文聯民間文藝家協會與深圳大學藝術學院合作,共同創編了一台大型客家歌舞劇《月照圍樓》,在保利劇院連演三場,取得圓滿成功。
《月照圍樓》劇照
《月照圍樓》從客家地區家喻戶曉的童謠《月光光》以及有深厚歷史內涵的客家圍屋去提取創意,以「創新原生態」的藝術形式,通過深圳客家人阿樓與月兒兩位從少年到老年的人生經歷,編排《月下勸學》《竹林相約》《喜慶豐收》《拜月迎親》《正月上燈》《送郎過番》《海峽望月》《中元祭祖》《月迎旭日》九幕戲,演繹兩人從私塾相識、竹林相約,到喜結連理、添丁上燈,再到送郎過番、最終回鄉祭祖、共建新城的人生歷程,串起客家文化的顆顆珍珠,展現深圳客家人愛國愛鄉、堅韌不拔、崇根敬祖的民俗風情,榮獲2010年深圳「創意12月」最佳創新獎。
作為改革開放的試驗場,深圳在客家音樂文化的改革創新方面一直走在前列,2008年,深圳民間文藝家協會主席楊宏海教授與中國音樂學院教授王寧、深圳交響樂團團長陳川松等,參與了《交響山歌、客家新韻》的策劃,並由楊宏海帶領王寧、陳川松以及客家音樂名家鄭鋼堅、饒榮發等一行七人到梅州採風調研,創作了由王寧作曲、楊宏海撰詞、深圳交響樂團演奏的《交響山歌、客家新韻》,特邀梅州著名山歌藝術家王映樓、潘倩、鄭鋼堅、張梅珍等參演,在深圳音樂廳上演獲得好評。
在山歌嘗試與交響樂聯姻的同時,深圳也進行客家山歌與流行音樂相結合。在第五屆深圳客家文化節期間,深圳市楊宏海客家文化與藝術工作室與廣州市陳小奇音樂有限公司聯合舉辦了「客家流行音樂文化發展研討會」,同時推出《客家流行風》歌舞晚會在深圳保利劇院隆重演出,來自馬來西亞和台灣、福建、廣州、梅州、深圳的著名歌手登台獻藝,異彩紛呈。中國流行音樂協會常務副主席陳小奇指出:「深圳《客家流行風》晚會,是廣東省音樂界的一場變革,也是客家流行文化的開端。」
此外,頗具特色的漢劇、漢樂也在改革大潮中傳入深圳,在原梅州市山歌劇團樂隊隊長黃偉群的帶領下,一批來自梅州的文藝界人士把廣東漢劇、漢樂帶入深圳,於2003年成立深圳廣東漢樂聯誼會,隨後組建深圳客家樂團,積極排演漢劇折子戲、漢樂、客家山歌等節目,先後到廣州、北京、香港、台灣參加文化交流,屢獲金獎。還牽頭組建閩粵贛漢樂聯盟,針對青少年開展多渠道的漢劇漢樂傳承、普及工作,邀請廣東漢劇院漢劇名家張廣武等來深圳授藝指導,做到傳承不守舊,創新不離根。被廣東省音樂家協會授予「廣東漢樂培訓基地」牌匾;被廣東漢劇傳承研究院授予「廣東漢劇(漢樂)活動驛站」牌匾。
廣東有廣府、客家、潮汕三大民系,各有獨具特色的民間藝術。但是,由於種種原因,三個民系之間的民間藝術極少有交流。2011年,深圳客家文化與藝術工作室與嘉應學院音樂學院合作,吸納廣府、客家、潮汕三個民系的經典藝術,邀請梅州、廣州、潮汕、贛州、深圳的200多名藝術家和演員同聚保利劇院,首次以《嶺南三韻》之名將三個民系的藝術精華融匯呈現,這是一場「各美其美、美美與共」的藝術比賽,別具特色,令廣大觀眾耳目一新。潮汕衛視的編導蘇奕慧看後激動地說:「我要把這場精彩晚會的視頻拿到泰國潮汕鄉親那裏轉播,讓大家感受客家人海納百川的胸懷。」
深圳作為改革開放的窗口,也是客家文化交流與呈現的窗口。多年來,深圳客家文化節等活動,經常邀請梅州籍的代表參加,如演藝界的湯明哲、王映樓、楊苑玲、潘倩、李莉、潘錫岳等人便是深圳客家演藝舞台的常客,通過交流互鑒,提升了深圳客家演藝的水平。而在深工作的梅州籍文化界人士,也熱心為家鄉文化建設建言獻策。如客籍學者楊耀林、黃崇岳、楊宏海積極推動梅州「圍龍屋」申報「世遺」並應邀為梅州做申報方案,最早建議將梅州打造成國家級首批「客家文化生態保護區」,受到市領導的關注與吸納。同時,深圳也不失時機地開展海內外的客家文藝交流活動,如2006年,邀請馬來西亞藝術學校院長、著名畫家鍾正山等梅州籍專家來深參加「客家研究文叢,客家與梅州書系」研討會。同年6月,在深圳關山月美術館舉辦著名梅州籍畫家鍾正山《五十載筆墨情》回顧展,吸引大批美術愛好者。此外,先後兩次在深圳博物館、大浪客家文化中心舉辦名為《大美客家》跨界藝術聯展,邀請梅州籍藝術家熊啟龍、曹知博、劉沅聲、郭劭、何柏俊等前來深圳合作辦展。與此同時,深圳客家工作室與深圳大學文化產業院合作,多次舉辦「客家文化高峰論壇」,邀請溫儒敏、丘峰、房學嘉、肖文評、宋德劍、周雲水、劉奕宏等客家研究專家及梅州社科界人士與會,探討「濱海客家」等客家研究前沿課題,為「客家學」提供新的學術增長點。
位於深圳市龍華區的陽台山,風景秀美,素有「山歌之鄉」稱譽。2018年,深圳市客家工作室領銜人楊宏海等人發起策劃組織「陽台山全國山歌邀請賽」,憑藉陽台山地標性的實景搭起歌台,廣邀四方歌手前來獻藝。此舉得到梅州籍的龍華區委宣傳部部長黃啟鍵、大浪街道辦黨工委書記張雄漢的大力支持。消息一公布,立即引起全國山歌界的關注,踴躍報名的歌手多達150名。祖籍梅州的客家著名山歌藝術家、電影《劉三姐》扮演者黃婉秋與丈夫何有才帶着女兒、外孫女「三代劉三姐」前來助興表演。梅州籍知名山歌藝術家楊苑玲、何穗生、賴達興、朱國輝、巫妃梅等傾情參與。另外,晚會讓不同風格的歌手現場發揮、各顯其能,令戲內戲外融為一體,真正讓陽台山山歌賽成為薈萃各地山歌的「群英會」。這種在繼承傳統前提下的創新表演,得到「歌仙劉三姐」黃婉秋與江西客家演唱家黃玉英、瑞金山歌協會會長楊小平的高度認同和讚揚。
作為改革開放先行一步的試驗場和示範區,深圳一直得到包括客家人在內的全國人民的大力支持。深圳客家文化在深梅兩地文化界領導的重視和廣大文化藝術界同行的共同努力下,對客家文化進行不斷的弘揚、傳承、探索和創新,通過文化交流,取得了相互支持、合作共贏的效果。2012年,應梅州市委、市政府之邀,我應聘梅州市首屆客家文化藝術節總策劃,與梅州市文藝界同行共同努力,舉辦了一次成功的文化節慶活動。《深圳特區報》以《深圳客家文化之花綻放梅州》做了報道,由此反映了深梅兩地攜手共進、為豐富和發展客家文化進行的可貴實踐。
轉眼之間,我從客都梅州到特區深圳已近40年。由於一直從事文化調研工作,使我有機會經常深入民間,了解這片土地上先民們創造的豐厚的物質和非物質文化遺產。我驚喜地發現,幾百年前從山區來到海濱的客家人中,有許多我的同鄉前輩,他們為早期開發深圳作出了突出的貢獻。於是,恍若隔世的歷史猶如有了現實的場景,我仿佛可與昔日的客家先民有了對視和對話的機會。每當站在鶴湖新居、大萬世居和凌氏宗祠這些舊日遺址面前,一種敬畏之心與崇敬之情便油然而生。在形成「濱海客家」300多年的進程中,大批梅州人以「客家人開埠」的開拓精神,扎根深圳,建功立業,留下了梅州客家的深深足跡、建立了足以傲人的輝煌業績,湧現了「圍屋雙雄」(全國最大客家民居之一的鶴湖新居與大萬世居)、「書香世家」(以讀書為榮、人才輩出的凌氏家族)、「商界精英」(縱橫商海、致富有道的坑梓黃氏)、「海角魚燈」(創造國家級「非遺」的沙頭角魚燈舞)、「山歌傳承」(獨具特色的石岩、觀瀾、鹽田山歌)、「漢樂奇葩」(將漢樂普及到大灣區的漢樂協會)、「打工文學」(梅州籍作家首創的文學流派)、「特色小鎮」(聞名全國的大芬村、觀瀾小鎮、甘坑小鎮)等,從中可看到深圳與梅州文脈相通,歷史源遠流長。
頂圖:梅縣人開發的客家甘坑村現打造成客家小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