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話中醫】中醫骨傷科理論-香港商报
首页 > 新闻专题 > 文化 > 副刊

【漫話中醫】中醫骨傷科理論

2023-02-20
来源:香港商報副刊

   中醫骨傷科是中醫藥中一門獨立學科。

   先說病因。東漢‧張仲景在《金匱要略‧臟腑經絡先後病脈證》中指出,「千般災難,不越三條:一者經絡受邪,入臟腑為內所因也;二者,四肢九竅,血脈相傳,壅塞不通,為外皮膚所中也;三者,房室金刃、蟲獸所傷。從凡詳之,病由都盡」。故七情所傷為內因,六淫為害屬外因,金瘡逶折,虎狼毒出為不內外因。骨折、脫骱、筋傷、內傷為不內外因,六淫、七情為間接病因,如風寒濕雜至合而為痹等。

   關於病機。外傷以損傷筋骨為主,內傷以損傷臟腑和氣血為主。因此,骨傷科疾病機制上,有其固有的特性和規律。

   各種學說

   病因學說:損傷的病因是指引起人體發生病痛的原因,亦稱損傷的致病因素,它是研究致病因素的性質、特點與臨床症狀之關係的學說。

   氣血學說:人體一切生理活動和病變,都與氣血有關,傷後必定影響氣血運行,出現氣血不和、百病乃變化而生,故創傷可致傷氣,導致氣滯、氣閉、氣脫、氣虛、氣逆。由於氣可運血、血可載氣,可相互致病,故創傷可傷氣血,氣血不和,惡化傷情。

   皮肉筋骨學說:重點研究,筋出槽,骨錯縫、骨折與脫位,出現的一系列病症。

   經絡學說:經絡是氣血周流全身之通道,內繫於臟腑,外絡於肢體,可用各種治療方法,通過經絡而調整營衛、氣血、臟腑功能。

   陰陽學說:《靈樞‧本臟》雲:「經脈者,所以行血氣而營陰陽,濡筋骨、利關節者也」,所以陰陽營復,筋骨方能勁強,關節才會清利。而陰陽偏盛、偏衰或陰陽相損,均可由傷損引起,反過來也均可惡化傷損,使之長久不癒。

   藏象學說:象是形象,藏是內含。明‧張景岳在《類經‧藏象類》中說:「藏居於內,形見於外。故曰藏象」。藏是象的內在本質,象是藏的外在反映。人體受創傷。明‧陸道師在《正體類要‧序》中說:「肢體損於外,則氣血傷於內,營衛不貫,臟腑由之不和」。

   診治方法

   骨傷科疾病診法也較為特殊,除通用的四診外,它還有一套特殊的檢查方法,即通過手的觸模來了解傷情以及筋骨、關節的功能情況,辨證骨傷科疾病,稱作「手摸心會」。

   治則

   手法:無論是對骨折、脫位,或是傷筋、內傷,常用手法治之,被稱為「手法為正骨之首務」。

   繫縛:錯位之骨折,脫位、錯縫之筋骨,復位後需進行繫縛,常用有杉木板、竹簾、小夾板、石膏或固定器進行固定。

   藥治:即藥物治療,分內治和外治,外治又分為外敷和熏洗。如活血化瘀,消腫止痛,接骨續筋,祛腐生新等。

   導引:也為古代醫學用來治病重要手段,用來康復受傷的肢體。如同現今的功能鍛煉。如「八段錦」、「易筋經」、「洗髓經」等。

31.jpeg

 筆者簡介:吳文豹教授,前香港大學中醫學院副教授,從事中醫臨床、醫學教學55年。曾在滬時從業西醫骨科臨床經驗達17年。在中醫骨傷、推拿、針灸及中西醫結合領域頗有造詣。對臨床、教學有獨特見解與理論學說。

[责任编辑: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