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事講場】投入更多資源 培養藝術觀眾-香港商报
首页 > 新闻专题 > 评论 > 商报评论

【港事講場】投入更多資源 培養藝術觀眾

2023-02-21
来源:香港商報

 何子煜

 每當提及產業發展,社會各界普遍都期待政府承擔「更有為角色」,動用公共資源為該產業提供動力。然而,公共資源有限而發展需求無盡。如果單憑公共資源的一己之力,最終只會形成「吊鹽水」的困局,也就是說個別產業的發展高度仰賴政府的投入,而失去創造自主營收、從而健康發展的機會。因此,獲得社會理論政策與藝術議會(Conference on Social Theory Policies and the Arts)首屆終身成就獎的Kevin Mulcahy教授就提出,藝術管理者理應承擔作為企業家的使命,開拓觀眾消費、慈善捐贈和政府投資三方面的資金。可惜的是,如何有效地拓展觀眾,讓一群忠誠的觀眾成為藝術團體長遠而穩定的收入,一直是香港藝團未能破解的關鍵難題。

 布達佩斯藝術工廠的「自力更生」

 在筆者遊歷歐洲期間,有幸到訪布達佩斯藝術工廠(Budapest Art Factory),並體驗到另一種關鍵的發展路向。工廠由畢業自匈牙利美術大學(Hungarian University of Fine Arts)的Marta Kucsora創辦,她在留學歸來之後與兩位同學合作,將一個老舊的渦輪機工廠變成藝術家的工作室和展覽空間。由於考慮到申請政府資助的流程複雜,同時舉辦的活動也要層層審批,這些局限鼓勵了Marta決定全靠營收和捐助營運機構。Marta認為,要做到「自力更生」的關鍵就是擁有一大群優質而忠誠的顧客,因此Marta透過兩方面的策略積極開拓觀眾來源。第一,吸引本地觀眾。Marta的機構熱衷於組織不同的展覽,更推出了展覽、酒會、對談、工作坊多種元素合一的觀眾深度體驗活動。在活動中,觀眾除了能夠欣賞和購買展出的作品,更能夠與創作的藝術家一對一交流,充分了解作品的創作意念來源和技術的巧思,甚至能夠在藝術家的指導下嘗試模仿或實踐一部分的內容。第二,擴展國際聲譽。Marta的機構推出了藝術家駐留計劃,在十年間吸引了來自英國、德國、瑞士、哥倫比亞、南非等四十多位藝術家。這些藝術家能夠在工廠裏進行為期大約一個月時間的駐留,他們會進行個人的創作活動,或是與其他駐留的藝術家合作,推出一些聯合創作項目。在離開之前,每位藝術家都會有展覽作品的機會,讓藝術家在布達佩斯建立名聲的同時,也讓機構與藝術家的支持者建立聯繫網絡,為未來吸引來自國際的支持者創造了良好的基礎。Marta的機構透過上述的策略獲得了一定的收入,支持他們繼續將機構營運下去。

 政府可支持市民踏出第一步

 除了布達佩斯藝術工廠,致力於「自力更生」的藝術機構在歐洲屢見不鮮,教育發展基金會(FED Council)的Anne Bamford教授認為,這主要是由於歐洲具備較豐厚的文化土壤,觀眾從小開始已經得到接觸文化藝術活動的機會,在成年後就自然樂於持續參與和消費,這正是香港難以滿足的條件。早在2008年,嶺南大學文化研究系的陳清儒教授指出,香港之所以在文化方面競爭力較弱,是由於政府對於軟件,也就是觀眾發展的關心程度不足。到2009年,經濟機遇委員會胡恩威亦表示觀眾培養是香港比較薄弱的領域。雖然政府透過康文署的觀眾拓展辦事處推出了不同教育計劃和社區體驗活動,但上述問題仍未得到明顯的改善,尤其是要付費觀賞話劇、舞蹈、購買作品這些行動更容易令人卻步。在發展文化創意產業時,台灣地區同樣面對忠實觀眾不足的問題。因此,台當局在2010年通過的《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法》中的第14條,就明確指令政府部門「得編列預算補助學生觀賞藝文展演,並得發放藝文體驗券」。值得注意的是,發放藝文體驗券跟香港過往政府派錢的成效絕不一樣,因為藝術文化券是為市民提供一個消費的理由,而只要成功踏出第一步,例如是購買第一張唱片、第一本實體書、第一張表演藝術的門票之後,市民對於在藝術文化領域的消費就會更加有信心,從而轉變成為持續的消費模式,這種說法在台灣的經驗中得到了實證支持。按照台灣地區文化部文創司長陳悅宜的估計,12億元新台幣預算的藝術文化券能夠創造出超過50億元新台幣的產值,換句話說乘數效應達到了4.17倍。更重要的是,許多以往首次領取文化券的民眾已經養成了長期的藝文消費習慣。廈門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副教授陳曉彥所言,他同意藝文體驗券就是台灣在文化產業發展上有明顯飛躍的關鍵措施,更是台灣文化產業得以健康成長的基礎。在新一年的財政預算案即將出台之際,相比起推出劃一的消費券,政府可以推出香港版的藝文體驗券,從而鼓勵仍有遲疑的市民踏出藝術文化消費的第一步,促進他們日後體驗更多藝術活動、購買更多文創產品,長遠成為忠實的藝術支持者。說不定,在不久的將來文化業界就能夠脫離「吊鹽水」的困境,發揮市民優越的消費能力而蓬勃發展。

[责任编辑:朱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