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澳高校北上辦學再升級!「高等教育發展集群」雛形初現-香港商报
首页 > 新闻专题 > 直通大灣區 > 灣區動態

港澳高校北上辦學再升級!「高等教育發展集群」雛形初現

2023-02-27
来源:深圳商報

 「通關了,終於又見面了!」近日,隨着內地與香港全面恢復通關,香港中文大學和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的「走動」頻繁起來。2月12日,港中大(深圳)校長徐揚生教授與師生代表一行受邀來到沙田,一同見證港中大60周年校慶啟動典禮;2月18日,港中大校長段崇智教授一行參加了港中大(深圳)的媒體春茗活動……2月22日,深圳市人民政府、香港中文大學和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簽署《關於進一步深化合作的補充協議》,深港教育合作再升級。

 港中大(深圳)與港中大的緊密合作,是粵港澳大灣區內高等教育協同發展的一個縮影。《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提出,「推動教育合作發展。支持粵港澳高校合作辦學,鼓勵聯合共建優勢學科、實驗室和研究中心。」4年來,大灣區教育交流合作的深度和廣度不斷拓展。

 「高等教育發展集群」初現雛形

 2022年10月13日,香港中文大學和香港中文大學(深圳)聯合發布重大消息,設立嶄新的大灣區2+2本科學位課程。兩校園將合辦雙主修課程,為大灣區培育優秀人才。這也是粵港澳大灣區首個讓學生於深港兩地校園修讀雙主修本科課程的項目。

 粵港澳合作辦學有利於推進三地教育資源共享,有利於破解港澳高校產學研銜接緊密度不高、辦學空間有限等問題,提升港澳高校科研成果轉化率,也有利於內地高校借鑑吸收先進辦學經驗,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對於這一點,港中大(深圳)校長徐揚生深有感觸。他表示,在短短9年的辦學時間裏,港中大(深圳)在人才引進、學科建設、科研創新、書院建設、國際合作、人才培養和社會服務等各方面均取得卓越成績,正是因為港中大(深圳)秉承了港中大優秀的辦學傳統,雙方齊心協力打造好「一個品牌,兩個校園」。

 《廣東省教育發展「十四五」規劃》提出,深入推進粵港澳大灣區高等教育合作發展,加快打造高水平、開放型、國際化高等教育資源聚集高地。根據規劃,廣東省正大力推進香港科技大學(廣州)建設,加快推動香港城市大學、香港理工大學、香港大學、澳門科技大學、澳門城市大學等港澳高校來粵辦學,一個「高等教育發展集群」初現雛形。

 構造世界級「人才灣區」

 2020年,教育部、廣東省印發《推進粵港澳大灣區高等教育合作發展規劃》。根據此規劃,到2035年,粵港澳大灣區將建成若干所世界一流水平的高校,湧現出若干戰略科學家群體,產出一批對世界科技發展和人類文明進步有重要影響的原創性科學成果,成為世界高等教育合作發展和創新發展的先進典範。

 從大灣區的發展藍圖可以看出,人才是重要的動力源泉。為了構造世界級「人才灣區」,營造優良人才生態,廣東近年來大力創新人才體制機制,通過「引才」機制來激發科創產業的發展活力。比如,推進大灣區職稱評價和職業資格「一試多證」;建設「1+12+N」港澳青年創新創業孵化基地;完善港澳居民在粵參保政策,實現社保卡加載金融功能跨境使用……為人才跨地區、跨行業、跨體制流動創造便利條件。

 除了大灣區內部的人才交流外,粵港澳大灣區作為一個整體,對於人才,特別是高水平人才的虹吸效應也十分明顯。以深圳為例,2022年新增全職院士17人,總數91人。高層次人才累計超2.2萬人。

 打造「粵港澳一小時學術圈」

 2016年,「粵港澳高校聯盟」創盟大會在中山大學舉行,創新提出「粵港澳一小時學術圈」的概念。《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的發布,讓「一小時學術圈」的藍圖更加明晰。《廣東省教育發展「十四五」規劃》中明確提出——「暢通高校人才對外交流合作渠道,推進粵港澳高校教師互相訪學進修,共建共享教學和科研團隊,探索教師、科研人員雙聘或互聘制度,打造『粵港澳大灣區一小時學術圈』」。

 打造「一小時學術圈」,前提是地理上的臨近、交通上的方便,更重要的是交流上的無障礙。「十四五」期間,廣東省計劃依托粵港澳大灣區高校在線開放課程聯盟,開發建設面向粵港澳全體高校、自主運營的課程資源共享平台,引進、建設上線1000門左右省級精品在線開放課程,擴大國家級、省級優質教學資源共享應用。評選300項左右省級教學成果,選樹100名左右本科高校教學名師並開設名師講堂系列活動,推廣優秀教育理念、教學模式和教學經驗,提升全省本科高校教育教學水平。

 打造「一小時學術圈」,還在於優勢互補、多方獲益。粵港澳三地教育的體制機制、教育結構、資源水平和發展理念等各具特色、各有優勢。香港高等教育水平高、國際化水平突出,香港大學、香港科技大學、香港中文大學等5所院校位列世界大學排名前100;澳門產業結構特點突出,高等教育緊緊貼合產業發展,旅遊管理等專業學術與實踐水平高;廣東高校結構完善,具有大量優質生源以及雄厚的產業基礎,產學研合作發展前景廣闊。三地優勢互補,為打造「一小時學術圈」提供了現實基礎。(深圳商報首席記者 吳吉)

[责任编辑:朱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