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鎮國:親身實踐走出自己的路-香港商报
首页 > 新闻专题 > 招商 > 社团商情

譚鎮國:親身實踐走出自己的路

2023-03-02
来源:香港商報

 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表示做學問到一定程度就可以出仕做官,為社會作貢獻。作為中華全國青年聯合會委員、新界青年聯會主席,譚鎮國(Kazaf)身體力行,在青年工作、抗疫扶貧等方面辦實事、做好事。採訪當天,他與商報記者相約在位於青衣長安邨安海樓的新界青年聯會會址,在採訪完後未作休息便為參加新青聯功課輔導班的學童送上物資福袋。他坦言,投身社會慈善工作源於家庭的言傳身教,每個人都有應履行的社會責任。

譚鎮國1.jpg

譚鎮國希望香港青年勇敢邁出第一步,在實踐的過程中收穫經驗,路會越走越寬。

 香港商報記者 呂明霞

 年輕有為 服務社會

 提到慈善工作的起點,譚鎮國不諱言是受到父親的影響,「做慈善最重要的是有一顆善心,我的父親譚錦球在慈善上投入的心力和時間使全家人耳濡目染,我很希望可以和父親一樣,在自己的能力範圍之內多做善事,幫助他人。」其父親譚錦球是香港再出發大聯盟副秘書長,同時擔任多個香港大型社團要職,他投入社會慈善工作多年,在前往內地山區扶貧時,很多時會帶譚鎮國一起。「父親亦是香港廣西社團總會創會會長,經常去廣西山區和貧瘠地區參與扶貧工作,我也多次陪同父親,在過程中深刻體會到底層人民生活的艱辛,我也很希望可以盡一分力。不論工作多忙碌,父親都依然有心有力做慈善,興建學校資助貧困學生,召集社會有心人士成立香港各界扶貧促進會,動員香港義工聯盟的諸多義工在疫情最嚴重時期派物資,關心基層市民,我也希望發揚好父親取諸社會、用諸社會的行善美德,將來讓我的下一代,也繼續傳承下去。」

譚3.jpg

疫情最嚴重的的那段時間,譚鎮國為社區老人派發抗疫物資。

 由於歷史原因和香港發展的特殊之處,由民間發起的慈善團體於不同時期,在關注本地弱勢群體、尊老愛幼、捐款捐物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作用。東華三院作為香港歷史最悠久的慈善機構,已經服務本港逾150載,始終秉持「救病拯危、安老復康、興學育才、扶幼導青」的宗旨,為市民提供多項服務。譚鎮國於2021年擔任東華三院辛丑年董事局主席,成為近年來較年輕的主席,但他其實已加入東華三院董事局7年,歷任總理、副主席,出錢出力,除了捐款外,還需要身體力行投入大量時間,在不同範疇上參與東華三院的日常運作、研究服務項目,向特區政府提出政策建議等,他笑言,通過東華的多年服務,可以說是「陪市民跨越生老病死」,深刻體會到,要服務好市民,不是簡單提供一筆資金、拋出一個項目就可以,需要做到和市民感同身受,「重點不是你想給他們什麼,是市民需要什麼」。

譚2.jpg

2022年,東華三院首辦聯校無人機比賽 體驗騰飛激情啟發STEM學習,東華三院時任主席譚鎮國先生進行發令儀式,啟動決賽。

 溫潤如玉 不失朝氣

雖然Kazaf做事時認真成熟,但令記者意想不到的是,在與他聊天的過程中,感受到他與人相處時充滿了真誠感。當提起自己出生在廣西,記者問他愛不愛吃螺螄粉,Kazaf眼睛一下子亮了,興奮笑言:「我超級愛吃螺螄粉!會自己淘寶買,有時候餓了吃宵夜,都會忍不住煮一包螺螄粉,還要加辣加臭!我老婆有時候不喜歡我在家吃,因為味道比較大,我只能偷偷吃……」。Kazaf這個英文名不是在香港常見的名字,記者好奇問及,他笑言,其實沒有什麼特殊含義,其實只是在英國上大學的時候,隨便翻閱名字書起的,但回到香港之後參加一些比較正式的場合,遞過名片後很多人都會詢問自己的英文名怎麼發音,沒想到成為了拉近彼此距離的一種方式……這些充滿日常感的對話,讓記者見識到了他的「有血有肉」。

譚4.jpg

新界青年聯會舉辦「漢服文化進校園」活動。

曾擔任香港政協青年聯會主席的譚鎮國,記者雖然在採訪中經常見到,但對於「中規中矩」的寒暄,此刻更「生活化」、「接地氣」,充滿了青年該有的活力和朝氣,記者更能體會到他作為青年代表,多年來如何做到「以青年帶動青年」。他提到:「做政青主席的那段時間,剛好經歷了2019年黑暴時期,我們希望通過政青培育更多青年領袖,讓他們用正能量感染身邊人,帶領年輕人走向正途。就如我,香港長大、去英國讀大學、參與內地扶貧,不同的經歷都帶給我更多的感受,親眼見證國家和香港的發展,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我們只有親身體驗過,才能明白好壞是非。我一直希望香港青年不要自我設限,對遇到的事情也不要妄下定義,勇敢邁出第一步,在實踐的過程中收穫經驗,路會越走越寬。」

譚1.jpg

香港政協青年聯會舉行雲南旅學團。

[责任编辑:社团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