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閱深圳·兩會時間丨2023年3月4日-香港商报
首页 > 新闻专题 > 港深合作 > 港深合作

飛閱深圳·兩會時間丨2023年3月4日

2023-03-04
来源:深圳特區報

 從春天出發,新征程展現新氣象

 中國迎來「兩會時間」

 新的一天,從「飛閱深圳」開始吧

 2023年3月4日

DM_20230304081022_003.jpg

DM_20230304081022_012.png

 兩會時間

 重點關注

 全國政協十四屆一次會議舉行新聞發布會

 3日下午,全國政協十四屆一次會議新聞發布會在人民大會堂一樓新聞發布廳舉行。新聞發言人郭衛民介紹說,全國政協十四屆一次會議將於4日下午3時在人民大會堂開幕,3月11日下午閉幕,會期7天半。

 根據安排,除了3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外,大會還將舉辦1場記者會、3場「委員通道」採訪活動。

 郭衛民還就民營企業、就業環境、數字經濟等熱點話題回答了中外媒體記者的提問。

DM_20230304081022_006.jpg

 3月3日,全國政協十四屆一次會議新聞發布會舉行。圖片來源:新華社

DM_20230304081022_001.jpg

 150多名在粵全國人大代表抵京

 肩負全省人民的重託和信任,3日下午,在粵全國人大代表乘機順利抵達北京,出席即將召開的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

 廣東省共選舉出十四屆全國人大代表169名。其中,中央提名在廣東省選舉的十四屆全國人大代表11名,在粵的十四屆全國人大代表158名,新當選的在粵十四屆全國人大代表136名,占80.47%。一線工人代表、農民代表、專業技術人員代表、少數民族代表和婦女代表比上一屆有所增。

 廣東代表團召開全體會議

 推選黃楚平為代表團團長

 3月3日下午,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廣東代表團在住地召開全體會議。會議推選廣東代表團團長、副團長,經表決通過,黃楚平為廣東代表團團長,王偉中、宋福龍、張虎、黃寧生、葉貞琴為副團長。

 煥然一新

 新一屆在深全國人大代表全員上會全是「新面孔」

 超過一半代表來自高科技領域

 3月3日下午,新一屆在深全國人大代表隨在粵全國人大代表從廣州飛抵北京,準備在即將召開的全國兩會上積極履職。新一屆在深全國人大代表共有11名,全部都是新任代表,其中超過一半來自高科技企業、科研機構和高校,既有院士、企業家,也有一線產業工作者,與深圳科技創新之城的氣質高度契合。

 01 基層一線代表大幅增加

 02 院士代表有兩名

 03 從「老委員」到「新代表」

 04 代表構成體現「深圳特色」

 新一屆在深全國人大代表名單:

 覃偉中:深圳市市長

 何建鋒:深圳市投資控股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

 沙雁:深圳證券交易所黨委副書記、總經理

 薛其坤:中國科學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學校長

 高文:中國工程院院士、鵬城實驗室主任

 陳志列:廣東省工商聯主席、省總商會會長、研祥高科技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

 黃西勤:廣東省新的社會階層人士聯合會會長,國眾聯集團董事長

 常巨平:農工黨省委會副主委、深圳市委會主委,市衛生健康委副主任

 陳淑賢:深圳市桑達無線通訊技術有限公司軟件測試組技術主管

 郭會琴:中芯國際集成電路製造(深圳)有限公司製造部助理工程師

 黎明華:深圳市海斯比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產部副經理

 兩會觀察

 從春天出發,新征程要有新氣象

 一年之計在於春。在這個充滿希望的春天,中國又迎來一年一度的「兩會時間」。代表委員從四面八方奔赴這場「春天的盛會」,共商國是、共謀發展。

 希望在春天萌發,信心在春天升騰。深圳要從全國兩會上把脈高質量發展新動向,從代表委員那裏汲取最豐富的「營養」,從民眾最關注的問題中找到「最大公約數」,為加快打造更具全球影響力的經濟中心城市和現代化國際大都市注入新動能,以新氣象新作為在高質量發展中堅決走在前列、勇當尖兵。

 宣示信心

 市領導檢查深圳媒體全國兩會報道籌備情況

 3月3日上午,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張玲到深圳報業集團、廣電集團全國兩會報道北京駐地,檢查全國兩會宣傳報道籌備情況,看望慰問深圳媒體全國兩會報道團隊。

 履職風采

 帶着信心和民意 共赴「春天的盛會」

 全國兩會大幕即將開啟,新一屆在深全國人大代表、住深全國政協委員已全部抵達北京,心懷「國之大者」,共赴「春天的盛會」。

 代表委員準備充分,他們帶來了乾貨滿滿的提案建議,也帶來了信心和民意,此次他們重點關注:

 01 高質量發展如何邁出新步伐

 02 如何抓住「雙區」建設大機遇

 03 如何努力實現更多「從0至1」的突破

 04 如何破解養老醫療等民生難題

 熊建明:建立半導體系統創新平台

 2023年全國兩會召開之際,在京參加全國兩會的全國人大代表、方大集團股份公司董事長熊建明提交建議,建議支持半導體物理專業優質課程開發,建立半導體系統性創新平台,推進半導體產業產學研深度融合,進一步促進我國半導體產業發展。

DM_20230304081022_008.jpg

 全國人大代表熊建明。由方大集團供圖。

 熊建明建議:

 一是支持半導體物理專業優質課程開發,升級教育實驗室設施設備,引進海外優秀半導體頂尖人才;

 二是要建立半導體系統性創新平台,加強半導體產業鏈體系的建設,聯合攻關產業發展共性技術,提升協同創新效應;

 三是推進半導體產業產學研深入融合。

 外貿提質

 市委召開專題會議

 有力有效推動外貿高質量發展

 孟凡利主持會議

 3月3日,市委召開一季度外貿進出口工作專題會議,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二十屆一中、二中全會精神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進一步安排部署我市3月份和上半年外貿高質量發展工作。市委書記孟凡利主持會議。

DM_20230304081022_011.png

 一方水土

 優艾智合:

 打造最「硬核」的工業移動機器人

 成立於2017年的優艾智合,是一家專注於在智能工業物流、 智能巡檢運維兩大業務領域,為全球企業提供自主移動機器人產品及一體化解決方案的科技製造企業。

 短短5年,優艾智合就從4人發展到擁有員工超過500人,並從智能工廠建設出發,憑藉整廠規劃、大規模集群調度,多種機型協同等核心能力,實現從原料倉、線邊倉、生產線到成品倉的完整業務流程閉環與全周期數據鏈閉環,在半導體和新能源兩個行業的工業移動機器人應用中做到了全國領先。

DM_20230304081022_002.png

 圖片來源:優艾智合官方微博

 廣覓商機

 高質量發展在深圳

 深圳「雙招雙引」全球覓商機

 自去年12月疫情防控措施優化調整以來,深圳企業迅速行動起來,組團出海,頻密亮相海外專業大展,以前沿技術秀「創新內功」。

 市區各級政府、職能部門以及行業協會,採取形式多樣的「雙招雙引」活動,大力推動更多企業、更多產品「走出去」拓市場,把更多產業、更多企業、更多資本、更多人才「引進來」,為穩增長打下堅實基礎,為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DM_20230304081022_009.png

 2月1日至4日,前海代表團「第三站」在英國倫敦開展「雙招雙引」。圖為前海全球投資推介會(倫敦站)現場。圖片由前海管理局提供

 詩與遠方

 深圳旅遊市場迎來「小陽春」

 春暖花開,眼下正是出遊的好時節。在試點恢復中國公民出境遊政策啟動後,前來深圳的境外遊客逐日增長,深圳市民出遊意願強烈,旅遊市場復蘇節奏加快。

 01 港澳居民成入境旅遊主力

 02 市民出境游熱衷新馬泰

 03「小陽春」旅遊行情將持續

DM_20230304081022_007.jpg

 香港恢復與內地通關後,香港居民入境內地出遊意願強烈。深圳特區報記者 劉羽潔 攝

 拎包入住

 城中村保障房 拎包就可入住

 市住房建設局近日印發了《深圳市城中村保障房規模化品質化改造提升指引》。根據《指引》,城中村保障房最小套內使用面積不低於10平方米,戶內應匹配家具家電等,滿足常規生活需求,實現拎包入住。

 根據《指引》,城中村住房改造後的居住空間應方正實用,最小套內使用面積:單間為10平方米,一居室為20平方米,兩居室為27平方米。住房應具有臥室、起居室、衛生間、廚房或公區廚房等基本功能空間,空間大小與布置須滿足住戶生活需要。住區應配置休閒、交流、鍛煉等公共活動空間以及商業服務、便民服務等公共服務空間。

DM_20230304081022_010.png

 城中村。資料圖片

 美麗周末

 春光好,一起去逛美術館

 深圳是經濟中心城市,同時也是文化城市,宜居之都。在經濟高速發展的同時,深圳也為市民,尤其是年輕的奮鬥者提供豐富多彩的文化生活空間,多種多樣的文化精神享受,生動綻放出深圳的城市活力與文化活性。

 漫步深圳最有魅力的人文中軸線,由藍天組設計的「兩館」與旁邊音樂廳、圖書館、青少年宮、中心書城以及關山月美術館,形成了最具人文魅力的風景線。周末來現場看展的人絡繹不絕,藝術與城市與人形成了鮮明的互動,生動詮釋出城市的活力。

 展覽推薦

 1. 第四屆中國設計大展及公共藝術專題展

 時間:2月20日至3月16日

 地點:深圳市當代藝術與城市規劃館、關山月美術館

 2. 「喬治·莫蘭迪展」

 時間:2月15日至3月28日

 地點:大芬美術館

 3. 「青年視界——2022 深圳青年美術大展」

 時間:3月3月至3月31日

 地點:深圳紅立方公共藝術館

Ss.jpg

 中國設計大展上,市民在觀展。深圳特區報記者 胡蕾 攝

[责任编辑: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