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意建言】「建築+表演」開拓古蹟藝文價值-香港商报
首页 > 新闻专题 > 评论 > 商报评论

【民意建言】「建築+表演」開拓古蹟藝文價值

2023-03-06
来源:香港商報

 2019年,國家主席習近平指出:「一個城市的歷史遺跡、文化古蹟、人文底蘊,是城市生命的一部分」。香港作為中外文化薈萃之地,有着極其豐富的歷史建築資源。在香港獲國家「十四五」規劃賦予「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定位之際,政府積極推動相關領域的發展。政府於2022年10月宣布推出為期三年的「文化古蹟本地遊鼓勵計劃」,希望能夠鼓勵業界開發更多文化及古蹟元素融合的旅遊路線和產品,而如何「發掘潛力、為舊有事物注入新生命」成為了發展文化古蹟本地遊時各界必須深思的問題。尤其值得關注的是,從香港過往活化古蹟的經驗可見,活化必然涉及建築外觀或功能的改造。那麼在不影響歷史建築本身的外觀、氛圍、功能下,還有沒有創造更高藝術文化價值、吸引更多旅客參訪和體驗的空間?

 克拉科夫實踐經驗

 波蘭第二大城市克拉科夫在2000年獲選為歐洲文化之都,其優越的古蹟保育及發展策略在歐洲享負盛名。視覺藝術家兼文化產業學者Aneta Pawłowska認為,透過豐富的文化遺產建築向旅客提供多元化的表演,正是克拉科夫政府發展文化旅遊的關鍵策略。在1978年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名錄的維利奇卡鹽礦,以鹽製雕塑和地下湖聞名於世。聲音藝術家Amy Karle和團隊,為鹽礦策劃了一場使用腦電圖(EEG)神經耳機、通過將大腦活動與數字界面中的樂器連接起來,將她的腦電波轉化為音頻並予以可視化投射的藝術盛宴,善用鹽礦特有的光影和聲音迴蕩效果提升了表演的可觀賞性。而在1979年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名錄的奧斯維辛集中營博物館,則提供了與歷史串聯的音樂表演。美國密芝根大學音樂教授 Patricia Hall在集中營遺跡發掘了由當年被囚者演奏的「生命最美麗時光(Die Schönste Zeit des Lebens)」樂譜,後來教授與密芝根大學的樂團合作,重新灌錄了這段滿載歷史的樂章,更會在集中營的遺址中演奏。政府更支持樂團將演奏錄影、線上傳播,讓世界各地民眾體驗歷史與音樂深度結合的感覺。

 此外,克拉科夫政府邀請各地的文化建築策劃具特色的表演,例如聖本篤教堂(Fort 31 St. Benedict Church)就設計了仲夏夜露天電影節,而政府更支持他們將電影節變成了恒常性的表演節目,吸引了大量來自世界各地的民眾觀賞。來自亞捷隆大學地理與空間管理研究所的學者Robert Pawlusiński和Magdalena Kubal指出,由於民眾對於旅遊體驗的個性化有着越來越高的需求,因此成功擺脫旅遊產品的標準化,透過文化遺產提供獨特的旅遊體驗,成為了克拉科夫的致勝之道。

 創新合作 締造三贏局面

 為了提供更豐富的演藝場地,政府應鼓勵歷史建築在特定時段開放其領域,讓藝術團體在當中舉辦表演節目。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撥款捐助誼樂社,推出為期三年的「賽馬會樂‧憶古蹟人‧情‧事」計劃,就在大館及道風山舉行多場音樂會及導賞,這正是將文化表演與歷史建築或景點融合的優秀例子。在合作過程當中,不但藝團能獲得更多表演機會,提供場地的營運方亦能吸引更多人流,同時為市民提供更豐富、更優質的節目選項,可謂「三贏」方案。事實上,政府一向支持歷史建築的活化,上述建議不牽涉任何更改建築原有功能或外觀,卻仍能創造新的吸引力、支持「歷史古蹟遊」的實踐。

 除此以外,從克拉科夫的各個例子中,可總結出兩種文化表演與文化遺產建築結合的模式。第一種,建築本身與表演的關聯性較弱,但能夠善用建築的環境優勢優化表演效能。政府宜研究推出「藝團創意演藝場地配對先導計劃」,讓藝團按照其演出內容的特性,配對合適的歷史建築作為演藝場地,這既能提升觀眾觀賞的效果,亦能夠為場地創造附加價值。第二種,在建築本身的歷史或故事中發掘素材,將之提煉成表演節目,建築與表演的關聯性相對高。政府可研究支持擴大「藝術家駐留計劃」,將目前不同學校、文化藝術表演場地、展覽場地所推行的駐留計劃進一步推展到各個歷史建築。政府可支持營運方在特定時間中邀請合適的藝術家,按照建築的歷史背景或其他相關因素,為該建築創作合適的主題表演節目。這有助於場地建立更具特色的呈現模式,亦能夠讓藝術家獲得更豐富的策劃履歷。

[责任编辑:杨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