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洪嘉禧、攝影:崔俊良)香港真是地靈人傑的福地,傑出人才輩出,土生土長的香港鋼琴家王致仁,被視為世界音樂之林的一顆明星,他12歲到英國音樂學校留學,現今活躍於國際舞台。他欣賞工匠精神,也自稱像個工匠,不走捷徑,穩紮穩打,日復一日地練琴,每進一步,都是之前累積得來的成果。
香港出生的王致仁,年紀輕輕已在多項國際大賽上獲獎,蜚聲國際。
今年34歲的王致仁是世界各地音樂節的表演常客,曾被莫札特國際夏季學院選為最有前途的新晉藝術家,他的演奏曲目涵蓋早期巴羅克到21世紀作品,吸引聽眾無數。王致仁生於香港一個藝術之家,父親教音樂,母親教芭蕾舞,從小受音樂薰陶,在他出生時家中已有一部鋼琴,從3歲開始已經把鋼琴當玩具,到正式學琴是6歲,王致仁表示:「我從小很喜愛看書,而我覺得彈鋼琴就像用另一個方法說故事。」
瘋狂地熱愛
想在音樂路上成功,不單要靠父母的鼓勵,更要憑自己的努力。有一個原因令年少的王致仁愛上鋼琴,是因為他8歲時看了一部電影《鋼琴師》(Shine),講述一個音樂家童年時因為彈鋼琴而走火入魔,患上精神病。王致仁在接受本報訪問時興奮地說:「那套電影讓我知道音樂能使人瘋狂,當時看到一個人能這麼熱愛一件事,覺得很震撼,令我感同身受。到10歲,已經肯定鋼琴是我人生中不可或缺的東西。」王致仁年紀輕輕就確定了自己的人生路向,父親建議他到英國曼徹斯特切塔姆音樂學校學習,但有條件,王致仁憶述:「父親跟我說,除非我拿到獎學金,否則一分錢都不會給我。」結果,王致仁成功爭取到獎學金負笈英國,亦讓他深切體會到,凡事必須經過努力,才能得到成果。
王致仁表演時總是鎮靜沉着,卻技驚四座,讓人歎為觀止。(圖片:受訪者提供)
王致仁12歲已經是個「音樂癡」,為了練琴,他試過蹺課,甚至不吃午飯,老師看到他的音樂天分及努力,並沒有因為他不去上課而懲罰他,只是責備他為何不吃午飯,擔心他為了練琴而損害健康,遇到這樣開明的老師也是人生的一種福分。出色的人都是從小立定志向,多少年輕人讀完大學仍不清楚人生方向,王致仁很幸運地在十來歲已經找到人生的熱愛,他並在2004年於荷蘭國際青年音樂家鋼琴大賽獲獎,在國際嶄露頭角。2012年,他在倫敦威格摩爾音樂廳以李斯特曲目作獨奏會首演,廣受好評,及後於多個國際音樂節如法國迪納德國際音樂節、香港藝術節、新加坡國際鋼琴音樂節等演出。他的首張專輯《李斯特變奏:歌劇幻想曲》以自己的方法詮釋,得到國際樂評家廣泛讚譽,並獲匈牙利李斯特學會授予第40屆李斯特國際唱片大獎。
王致仁前年與指揮孔茲及香港管弦樂團演奏拉威爾的《G大調鋼琴協奏曲》。(圖:Eric Hong/HK Phil)
冷靜地演奏
看鋼琴表演,觀眾會被演奏者誇張的表情和動作所吸引,正所謂「琴如其人」,每個演奏者彈出來的音樂,和他們演奏時的表情及肢體語言,都反映了表演者對音樂的理解,以及他們內心深處的世界。王致仁彈琴時卻很冷靜,他告訴記者:「音樂其實是很純粹簡單的一件事,我覺得彈琴就如數學公式一樣,領會後就不會出錯。」王致仁練琴時會放一個鐘,希望可以有系統地練習,對他來說練琴就像進入「入定」狀態:「我練琴時沒有情緒變化,像游泳50米在二三十秒內完成一樣,定下目標然後達成。練習時我會處於一個很集中的狀態,精神上會疲累但身體不會,完成後會覺得很滿足。」他亦不喜歡表演時有誇張的姿態動作,他認為不須用肢體去刺激觀眾,應維持最舒服、自然的狀態,他解釋:「觀眾是有智慧的,不用我做特別多的動作才令他們感受到音樂,觀眾由琴聲中自然能感受到我的頻率,只要提供安靜的環境,帶領觀眾進入音樂家的世界,就可以產生共鳴。」
重複地練習
不斷重複、高度集中地練習一首曲子,有如一個工匠,那是一種精益求精、耐心專注的心境。工匠把簡單的事情重複做,把每一道工序重複千遍萬遍,看似很枯燥,但這樣千錘百煉才能成就非凡工藝。對王致仁而言,彈琴就像修理鐘表的工匠一樣,前年4月他表演了拉威爾的《G大調鋼琴協奏曲》,之所以選擇這首曲,因為他喜歡當中豐富多樣、像工藝般精緻的結構:「拉威爾的父親是製表的,他寫一首曲,就像製造一枚手表一樣,由很小的零件慢慢砌成。我喜歡這樣很細緻的曲子,它的複雜只是表象,看似很複雜其實很簡單。」王致仁的鋼琴演奏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能讓人輕鬆舒暢,複雜的琴音飽滿激昂,卻又能把曲中意境描繪出來。
王致仁在法國參觀阿爾比主教城時留下深刻印象,隨手畫下圖中的素描。
當練琴至煩悶時,王致仁會隨手在琴譜上畫畫,他對現代主義很感興趣,喜歡20世紀初的現代派繪畫,如喬治.勃拉克(Georges Braque)、畢卡索(Pablo Picasso)等,他笑着說:「以前在社交媒體上會發布隨手畫的素描,現時我很喜歡看別人的插畫,特別是一個名叫Enchanted Booklet的社交平台,那些哲學風格的畫作給我很多啟發。」在音樂廳以外,王致仁還喜愛游泳及美食,原來鋼琴家的日常消閒與一般人差不多。
香港擁有肥沃的音樂土壤
對很多人來說,音樂似乎是一種「奢侈品」,不少人只在欣賞層面,真正從事音樂行業的人少之又少,然而香港有着培養音樂人才的肥沃土壤,很多家長很支持孩子學音樂,盡早培育子女所長,王致仁認真地說:「香港培養了我,它是音樂家一個很好的起點。它也是一個中西文化交融的地方,讓小朋友可以接觸不同文化,很多出色的香港音樂人都在世界各地發展。」香港一直都是中西文化藝術交流中心,具備中外文化薈萃的優勢,加上廣泛的國際脈絡,有能力培育出本地音樂人才,但如果要把音樂作為職業,除了父母支持,自己也要能吃苦、有毅力,才能堅持下去。
王致仁認為香港具備中西文化薈萃的優勢,是培養年輕音樂人才的國際都市。
王致仁亦致力把所學傳授給下一代,很多人以為鋼琴大師不會願意花時間教學,但在空閒的時間,王致仁會教琴,平時也有私人課堂,回港時亦會舉辦大師班教香港的學生。王致仁之前在倫敦一間中學教琴,他與一般人眼中的「壞學生」反而關係最友好,王致仁表示:「教學是為了給未來希望,我不認為一定要教很有天分的學生,有些學生成績不太好,但彈琴的時候很認真,而且每次都有進步,令我有滿足感。老師與學生之間的默契也很重要,決定學生能從你身上學到多少。」王致仁認為教琴並不只是傳授琴技,更需要傳達一種觀念,他最希望是教導學生保有一顆好奇心去探索音樂世界。
與靈魂溝通
在一個鋼琴家的成長過程中,必不可少的是師長對他們的培養和支持。王致仁遇過不少伯樂,其中2010年遇上中國鋼琴家傅聰令他印象深刻:「我記得在倫敦跟他上堂,即使只見過兩次但印象十分深刻,他很有活力。我還記得他抽着煙斗聽我彈琴,雖然我們沒有在言語上有很多交流,但他給我的點撥令我記憶猶新、影響很大,讓我見到了他的音樂世界,而我在他的花園中取走了我需要的種子。」
王致仁(右)藉着鋼琴演奏與歷史上的音樂名家作靈魂交流。(圖:Eric Hong/HK Phil)
與布梭尼跨時空交流
除了面對面與大師交流,王致仁還喜歡與音樂家的靈魂交流,他尤其鍾情於1924年逝世的意大利鋼琴家布梭尼(Ferrucio Busoni),這位大師對他的音樂之路有很深的影響:「當你接觸其他音樂家的故事、如何創作,我覺得很有趣。透過音樂,我們就像在跨時空交流。」年前王致仁推出《巴赫/布梭尼:哥德堡變奏曲》專輯,展示自己對布梭尼編輯版本的巴赫《哥德堡變奏曲》的深入理解,內有三首作品是王致仁在疫情期間錄製的,他希望這張專輯可以透過藝術創作將平安帶給廣大聽眾:「其中一首曲是布梭尼寫於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的聖誕節,在當時的亂世中,樂曲就像在黑暗中綻放光芒的蠟燭,令我十分感動。」
王致仁表示布梭尼的作品是他音樂路上的引路燈。(圖:Cheung Wai-lok/HK Phil)
奧班斯基與王致仁音樂會
王致仁受香港管弦樂團邀請,由柏林回港舉行多場表演,想一睹鋼琴王子的風采,可以留意4月28及29日在沙田大會堂演奏廳舉行的「奧班斯基與王致仁」音樂會。德伏扎克的「新世界」交響曲誕生逾130年,如今魅力絲毫未減,仍是樂迷心中的不朽經典。客席指揮奧班斯基將獻上故鄉波蘭的現代經典《Orawa》,流露其獨有魅力。王致仁亦會攜手獻藝,演繹布梭尼迷人的《印第安幻想曲》,帶領觀眾探索印第安土著獨有的旋律和節奏。
日期:4月28及29日
時間:晚上8時
地點:沙田大會堂演奏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