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黃遠康
特首李家超在《施政報告》提出發展將軍澳132及137區,除了將部分必要的公共設施如發電廠、混凝土廠移至該區之外,亦會打造一個興建約5萬個單位、容納13.5萬人的社區。而為了方便137區居民連接市區,政府同時建議延伸將軍澳鐵路線及興建將軍澳油塘隧道,進一步開拓出入九龍的交通選擇。不過,從地理環境而言,將軍澳137區除了連接九龍之外,亦應該有更好的交通網絡以連接一海之隔的小西灣,為居民提供更好的運輸效率之餘,也可以藉此重新制訂香港東部的發展定位,創造更大的社會效益。
一直以來,特區政府都為香港不同區域定下清晰的發展方向和目標,例如近年就分別將香港的南、北兩區,即明日大嶼和北部都會區,定位為兩大新發展引擎,廣建住宅及提供大量商業用地。另外,九龍東、九龍中和九龍西,則分別定位為港島以外的另一重點商業區、中高檔旅遊區及文化藝術區。至於港島南,近年政府亦推出「躍動港島南」項目,打造該區成為文化及消閒區。反觀香港東部,即西貢、馬鞍山、東區一帶,政府卻未有鮮明的發展定位和計劃。加上回歸以來多項大型基建項目都是集中在香港西部,例如深圳灣口岸、港珠澳大橋、屯赤隧道等,不免令人覺得政府「重西輕東」,使東部各區居民逐漸感受被邊緣化的危機和壓力。
定位為「自然玩樂休閒運動區」
要改變香港東部發展定位不清的問題,最好的辦法就是利用當區的環境及特性,有系統地包裝出一個未來願景。而根據三區的實際情況,最適合不過就是定位為「自然玩樂休閒運動區」。
西貢區向來被港人譽為「香港後花園」,因為當區的自然空間遼闊,景觀怡人,例如適合行山人士遠足的萬宜水庫東壩、橋咀島、大浪西灣;適合進行水上活動的海灘,例如三星灣泳灘、沙下灘、浪茄灣沙灘;適合進行休閒活動的郊野公園,例如清水灣郊野公園、西貢東、西郊野公園;以及適合觀光遊覽或生態旅遊的小島,例如塔門、火石州等。
隨着西貢區的發展日臻成熟,加上人口普遍相對年輕,區內的運動設施亦十分多元和齊全。例如為香港室內單車運動員提供訓練及比賽場地的香港單車館;為香港足球代表隊提供訓練場地的將軍澳足球訓練中心;唯一對外開放的滘西洲高爾夫球場;不時舉辦龍舟競技比賽的西貢碼頭;位於康城的環保溜冰場;以及連接整個將軍澳的單車徑,都反映此區是一個可以作為發展自然玩樂和休閒運動的好地方。
除了西貢之外,馬鞍山和小西灣亦有類似的設施或發展計劃。在去年10月發表的《施政報告》中,特首表達在馬鞍山白石興建新興運動體育園的意願,以提供攀石、滑板、三人籃球的場地及設施;至於小西灣,由於享有臨海的優勢,其水質及環境一直受到不少釣魚發燒友的青睞,加上鄰近地方亦有泳灘,如大浪灣和石澳,同樣適合成為水上活動的集中地。
雖然以上三個地方有着得天獨厚的環境,但是仍然需要政府的規劃和落實方能成事。目前,儘管將軍澳有舊隧道和新開通的將藍隧道可以出入市區,但是將軍澳與小西灣兩地並無連接的道路或鐵路,所以即使兩區其實不過是一海之隔,卻不能互相直達,既無法為兩區居民帶來便利,亦阻礙政府更好定位兩個社區的未來發展計劃。筆者認為,發展將軍澳137區正好提供寶貴的機遇,藉着將軍澳人口進一步增加為由,發展連接將軍澳和小西灣的交通網絡,全面打造東部三區為「自然玩樂休閒運動區」。
加強港深融合 減低交通負荷
若然東部三區可以確立定位和加以發展,將會為該區居民以及香港整體發展帶來兩個主要的好處。第一,它有助配合和加強北部都會區的「雙城三圈」的發展。根據特區政府的構思,深港兩地的融合可以由西至東,分成三個不同功能的發展圈。西圈指深圳寶安區至香港屯門一帶,名為「優質發展圈」,提供科技創新、製造業、展覽業等經濟機遇;中圈包括羅湖、福田及北區一帶,是為「緊密互動圈」,用作加強兩地在河套區的發展,以及人員流動往來的核心地段;東圈則有鹽田區至新界東北和大埔一帶,是為「生態康樂旅遊圈」,為兩地居民提供優質的生活休閒設施,共同加強生態旅遊發展。其實,東圈的發展定位與筆者倡議的「自然玩樂休閒運動區」有不少相近之處,政府大可以擴大東圈的範圍,南向直達將軍澳及小西灣一帶,讓兩地融合的進程和範圍變得更加深入和廣闊,吸引有着不同需求和期望的大灣區居民和世界各地的旅客來港消費玩樂,創造更大的經濟效益。
第二,為了打造「自然玩樂休閒運動區」而興建連接將軍澳和小西灣的交通網絡,有助於減低東九龍和東隧的負荷,改善運輸效率。正如上述,將軍澳的交通方向只有西行,即依賴兩條隧道進入九龍,或是經東隧過海至港島。可是,不論觀塘一帶抑或東隧早已出現車流超出負荷的弊病,繁忙時段的擠塞情況更是令人大感頭痛。其中,根據東隧的原有設計只能容納每小時2600架車輛出入,而2019年的數字反映每小時平均行車量已經超過3200架,即是超出負荷上限高達26.5%。隨着政府大力發展將軍澳137區,附近一帶的人口和交通需求進一步增長,相信有關問題將會持續惡化。因此,對於將軍澳和小西灣的居民而言,有一條打通兩區的交通連接網絡,不但可以帶來發展機遇,也有利於改善東九龍及港島東區一帶的交通問題。
國家主席習近平曾經以一句廣東話諺語「蘇州過後無艇搭」,勉勵港人要抓緊機遇,加快發展。希望特區政府都會好好把握發展137區的機遇,重新定位香港東部三區的發展規劃,為居民創造更加便捷的交通網絡和更加巨大的經濟好處。(資料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