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評論員 吳幼珉
中央把國家未來發展的着力點放在實體經濟,貫徹科技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實現科技自立自強,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方略是清晰的。兩會期間,中央的方針進一步落實到政策措施。而中國去年經濟表現未如理想,樓市表現欠佳,樓價走勢影響內地許多家庭的財富收入,政府透露的相關政策因而被社會廣泛關注。
住房供應過剩和消費需求不足
過去20年,中國經濟持續增長,市場預期向好,大量資金流入房地產市場,樓價快於工資上漲,並脫離了居民收入水平。近些年,居民買房的首期主要來自過去購房獲利或其他家庭成員支持,「剛需」成為市場主流,往往被商業推介利用。同時,住房供應大增,出現大量空置單位,租金比樓價增長慢得多。許多地方的售房叫價至今仍是年租金的一百倍。按目前市況,假設某物業售價300萬,交三成首期後,貸款30年,購房者每月還款付息,開始20年每月支付的利息比租住同一物業的月租還要多。假設前價格不變,7年前購房者若抓緊機會獲利離場,可以賺到錢,否則就可能吃虧。
樓市有泡沫,高樓價也削弱了部分後來置業者的消費能力。但如果房價下調,財富效應會使由許多業主組成的城市居民消費力下降,也會導致失業率上升。這一兩年,內地樓市偏軟,加上國家對資本無序擴張的管控,商業信心不足現象很普遍,進一步削弱了樓市交投。
在新時期,中國的外部地緣政治矛盾突出,擴大內需成了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之一。在擠壓樓市泡沫的同時,提高消費需求則成為當前中國經濟的挑戰。習近平稱「要着力擴大國內需求」「盡快形成完整內需體系」「擴大有收入支撐的消費需求、有合理回報的投資需求、有本金和債務約束的金融需求」。今年兩會的政府工作報告也提出堅定實施擴大內需戰略,推進新型城鎮化等措施。
房地產政策總基調
中國現在正貫徹新發展理念,「着力推動高質量發展」,政府所傳遞的樓市政策有三個「強調」:
一、「房住不炒」。政府工作報告稱會加強住房保障體系建設,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解決好市民、青年人等住房問題。強調推進長租房市場建設,卻沒有提及房地產市場對國民經濟的拉動作用,一些人會因此感到失望。
二、規範化解風險。官方近來已公開承認樓市存在風險,過去未曾有如此直接的描述。習近平更指「一是防範房地產業引發系統性風險。二是防範化解金融風險。三是防範化解地方政府債務風險。」防範化解樓市風險,「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底線」成為樓市政策的重要內容。
三、強調「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中國政府並不傾向讓資產價格大起大落,希望建立房地產長效機制,實現健康發展。在相關方針的指導下,內地樓價不會出現明顯調整;若跌幅過大,信貸就會相應放寬。交投減少的態勢則較難避免,一手市場需要優惠條件促銷,二手市場有價無市的現象也很普遍。在供過於求的情況下,樓價無可避免會長期偏軟。
由於新冠疫情大抵已受到控制,經濟復蘇,內地樓市短期內將會活躍一些,主要是指交投增加;但由於市場存量過多,買方市場持續,樓價不會大幅上升。全國情況大體都會是如此,非一線城市尤甚。
上半年,中國經濟全面復元尚待觀察,就業情況則不可能迅速改善,許多人的收入也不會大幅上升。若在過去一兩個月買房的人發現樓價並沒有漲,後來者便會卻步。政府若短期內不推出新的利好措施,樓價可能會再次偏軟。樓市出現「小陽春」的機會要比「艷陽天」大,市場將反反覆覆,直至供求實現新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