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海嘯預警中心香港備份中心啟用 支援北京主預警中心海嘯預警服務-香港商报
首页 > 新闻专题 > 新闻 > 香港

南海海嘯預警中心香港備份中心啟用 支援北京主預警中心海嘯預警服務

2023-03-29
来源:香港商報網

    「南中國海區域海嘯預警中心備份中心(香港)」(香港備份中心)今日(29日)在香港天文台正式啓用,以支援位於北京的南中國海區域海嘯預警中心的海嘯預警服務,加強區內海嘯預警能力。香港備份中心平日在備份狀態時,所有操作系統皆處於常規運作狀態,但可以隨時接替並支援南中國海區域海嘯預警中心,履行南中國海區域海嘯預警的任務。

    環境及生態局副局長黃淑嫻、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主任于福江教授及香港天文台台長陳栢緯,今日下午於香港天文台主持香港備份中心開幕典禮。

2.jpg

    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主任于福江致辭。記者 馮瀚文 攝

    于福江表示,感謝天文台接受邀請承辦及營運香港備份中心,為南中國海區域的海嘯監測預警服務提供保障,期望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與香港在海洋災害預警方面有更緊密的合作。

    黃淑嫻:香港繼續致力推動國際及區域防災減災合作

    黃淑嫻表示,衷心感謝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對香港特區政府海嘯監測預警能力的信任,讓香港天文台得以承辦及營運香港備份中心。她說:「國家對香港天文台的重視和支持,大大激勵了香港天文台的團隊。作為天文台所屬的政策局的團隊,為此感到十分光榮。香港作為一個國際大都會,與國際有緊密聯繫,具有特殊的地理環境,再加上『一國兩制』的獨特優勢,香港將會繼續致力推動國際及區域的防災減災合作,增加香港發展動能,並為國家高質量發展作出更大貢獻,造福人民。」

1.jpg

    環境及生態局副局長黃淑嫻致辭。記者 馮瀚文 攝

    黃淑嫻指,香港位於華南海岸,跟其他沿海城市一樣需面對海洋災害威脅,而應對海洋災害的最佳辦法是通過國際與區域合作,在可能受災害影響時及早發出預警。期望位於北京的南中國海區域海嘯預警中心與香港備份中心未來攜手促進周邊海洋環境安全,進一步提升區內海嘯防禦與應變能力。

    陳栢緯:提升天文台全球海嘯監測預警的國際地位

    陳栢緯在致辭時說:「地震監測及海嘯預警是天文台主要公眾服務之一,天文台早於1950至1960年代已開始參與國際合作監測全球地震及太平洋的海嘯。營運香港備份中心不單提升天文台在全球海嘯監測預警的國際地位,還強化了自身的海嘯預警能力。香港天文台很高興與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合作成立香港備份中心,以增強區內與海嘯相關的防災減災能力。」

3.jpg

    天文台台長陳栢緯致辭。記者 馮瀚文 攝

    陳栢緯早前曾表示,香港備份中心已經經過一年試行,天文台未來會增強地震信息,在地震報告內加入震源深度資料;亦計劃在今年第二季推出地震和海嘯網頁新版,加入資訊圖像,方便巿民瀏覽相關資訊,增強市民對地震和海嘯的認識以及防災意識。

    林靜芝:每年冬季接替北京主預警中心工作

    天文台高級科學主任林靜芝介紹,假如南中國海9個國家的海底或近岸出現強震,震級達六級或以上,香港備份中心會盡快分析情況並透過電郵、傳真、專用網頁和世界氣象組織的全球通訊網絡發放海嘯預警訊息。她重申,香港備份中心在備份狀況時,只會把分析數據作內部檢視,而每年冬季都會接替北京的南中國海區域海嘯預警中心工作,累積實戰經驗。

    林靜芝指,全世界海嘯預警中心都會設立備份中心,目標是保障服務穩定性,多一重保障,而北京的南中國海區域海嘯預警中心由2019年11月5日運作至今都無發生事故,香港備份中心的工作主要是科學主任進行,假如冬季有很多惡劣天氣,屆時會增加人手支援。

    南中國海區域海嘯預警中心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政府間海洋學委員會框架下在太平洋區內運行的3個海嘯預警中心其中之一,預警服務區域包括南海、蘇祿海和西里伯斯海,覆蓋了該區域主要的地震帶,為南中國海周邊國家,包括文萊、柬埔寨、中國、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泰國和越南提供全天候海嘯監測預警服務,提升區內跟海嘯相關的防災減災能力。其餘2個海嘯預警中心分別是由美國海洋與大氣管理局負責運行的太平洋海嘯預警中心和由日本氣象廳負責運行的西北太平洋海嘯預警中心。

    頂圖: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主任于福江、環境及生態局副局長黃淑嫻和天文台台長主持南中國海區域海嘯預警中心備份中心開幕儀式。記者 馮瀚文 攝

5.jpg

    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主任于福江向天文台台長陳栢緯頒授南中國海區域海嘯預警中心備份中心正式業務運行證書。記者 馮瀚文 攝

6.jpg

    參與備份中心的天文台人員與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主任于福江(左六)、環境及生態局副局長黃淑嫻和天文台台長(右五)合照。記者 馮瀚文 攝

[责任编辑:蒋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