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煉成商事主體第一城?深圳這樣給出答案-香港商报
首页 > 新闻专题 > 港深合作 > 港深合作

如何煉成商事主體第一城?深圳這樣給出答案

2023-04-03
来源:讀特客戶端

 十年間,深圳商事主體量由2013年的130萬戶增長到了目前的400萬戶。

 截至今年3月底,深圳市商事主體突破400萬戶,達到400.51萬戶,同比增長4.61%,實現歷史性跨越。商事主體總量、創業密度穩居全國第一。

 十年來,深圳的商事制度改革通過制度創新清除市場壁壘,以許可審批制度改革為起點,通過事前審批和事中事後監管方式的根本性變革,大幅降低准入門檻,着力構建公平開放透明的市場規則,有效促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培育最好土壤,提供最好服務,給予最好支持,這是商事主體蓬勃發展的深圳底色。商事主體總量躍上400萬的新台階,也是深圳高質量發展的直接體現。

 制度創新,開辦企業更便利

 十年來,商事制度改革的腳步從不停歇。「准入」公平、「退出」順暢,在深圳,開辦企業的便利度一直被津津樂道。

 2013年,深圳在全國率先實行商事主體資格和許可經營資格相分離,改「先證後照」為「先照後證」,商事主體登記前置審批事項由改革前69項削減為12項,成為全國前置審批最少的城市。

 與此同時,出台全國第一個商事主體行政審批事項權責清單及各部門後續監管辦法,涉及全市25個部門129項許可審批項目,構建「誰審批誰監管,誰主管誰監管」的事中事後監管體系。着力解決商事主體取得商事主體資格後開展實際業務前面臨的辦證多、辦證難等問題。

 在深圳,「首創」的舉措還有很多:2013年3月1日,特區立法首次明確電子營業執照與紙質營業執照有同等效力,率先在全國建立電子營業執照制度,開展多證合一、一照一碼改革;2013年8月1日,率先實現全流程、無紙化網上商事登記模式,實現足不出戶就可以取得營業執照;2014年,深圳在全國率先推出一次申報、一門審核的營業執照、組織機構代碼、稅務登記證和刻章許可證「四證合一」的登記模式,並拓展到「多證合一、一照一碼」,整合了14個部門30項涉企證照事項,是當時全國覆蓋面最廣的證照合一改革;2019年在全國首推「無人工干預智能審批」服務,將商事主體設立審批時限壓縮到幾十秒……

 2020年,印發《深圳市開展「證照分離」改革全覆蓋試點實施方案》,在全市範圍內對涉企經營許可事項按照直接取消審批、審批改備案、實行告知承諾、優化審批服務四種方式分類推進「證照分離」改革。

 此外,為節省不菲的驗資費用,降低資本准入門檻,提高資金利用效率,深圳還在全國範圍內首推註冊資本實繳制改為認繳制。實收資本不再作為商事主體登記事項,2013年至2022年8月,共計有2801746戶商事主體受惠。

 科學監管,打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

 一流的營商環境是一座城市最好的「梧桐樹」,最重要的競爭力。深圳堅持全方位、各領域、深層次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

 以世界500強、中國企業500強為代表的大企業,是市場經濟的「穩定器」。數百萬家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是市場經濟的「生力軍」。

 近年來,深圳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每年的增量正在呈指數級增長。數據顯示,2022年,深圳市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442家,省市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3400家,創新型中小企業12176家。

 2022年,深圳新增境內外上市公司42家,數量居全國城市第二;2022年底,上市公司總數達535家,其中A股上市公司405家,佔全國的1/8;A股非國有上市公司328家、市值7萬億元,均居國內城市首位,市值約為第二名的兩倍。

 培育壯大市場主體是經濟發展的基礎。深圳持續加大惠企利企助企力度,堅持把市場主體保護好,想方設法讓市場主體多起來、活起來、大起來、強起來。

 十年來,深圳搭建了商事主體全生命周期「一窗通辦」平台,打通市場監管、社保、住建、公安、稅務、海關、人民銀行深圳市中心支行等業務系統。至今通過平台辦理業務118萬餘筆,為企業節約創業資金2億多元。

 此外,還建立了企業信用信息公示制度。建立了全市統一的商事主體登記及許可審批信用信息公示平台,全方位系統公示商事主體信息。推行統一地址庫應用+網格化協同監管破解「虛假地址」。在全國率先創設了除名制度,截至2022年底,深圳累計除名30535戶市場主體。

 建立商事主體年報制度。2021年,深圳在全國率先探索企業年報和所得稅年報「多報合一」。有關做法得到國家市場監管總局認可並在全國推廣。

 2022年,深圳商事主體數量逆勢增長,新增52.2萬戶,總量達393.78萬戶,穩居全國大中城市首位。今年1月至3月,全市新登記商事主體也呈現生機勃勃的發展態勢,今年第一季度全市新設商事主體10.56萬戶,同比上升19.95%。

 推動做大做強,積極支持「個轉企」

 在深圳,個體工商戶數量多、活力足,在全市高質量發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深圳不少行業頭部企業也是從個體工商戶成長起來的。

 首先,深圳創新了個體工商戶登記制度,個體戶變更經營者,允許直接辦理變更登記,無需註銷後再設立。

 「我當天在電腦上提交了相關的註冊信息,花了十幾分鐘,很快便收到了『提交成功』的短訊通知,隨即來到龍崗區行政服務大廳的自助取照機,輸入信息碼,幾秒後執照就出來了。整個過程高效又便捷。」市民歐先生是深圳個體工商戶「秒批」改革推出後的第一個受益者。

 2019年3月20日,深圳市首張由系統「秒批」的個體工商戶營業執照在龍崗區行政服務大廳順利發出,標誌着深圳市個體工商戶「秒批」系統在龍崗區正式上線。深圳的這項「秒批」改革為全國首例,將個體戶設立由原來的2個工作日大幅壓縮至符合條件即時審批通過,同步建立「秒批」與後續監管閉環,實現了登記效率與質量的「雙提升」。

 2022年,深圳《促進個體工商戶發展條例》明確了自然人依法從事無需經有關部門批准的經營活動的,直接辦理稅務登記即可從事商事經營活動,不視為無照經營。

 2023年,深圳印發實施《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關於培育扶持個體工商戶的若干措施》,繼續加大扶持個體工商戶的力度。《若干措施》從持續激發活力和創造力、培育扶持個體工商戶健康發展的角度出台11項舉措。

 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通過提供便捷高效的政務服務、優化食品經營許可服務流程、構建線上一站式服務平台、健全個體工商戶指導服務體系等措施,持續優化個體工商戶營商環境。轉型後每戶獎勵不少於1萬元,並開通「個轉企」線上「一體化辦理平台」和線下「行政服務專窗」。

 提升大灣區商事登記一體化水平

 2023年,為提升粵港澳大灣區企業高質量發展,互聯互通,讓要素流動起來,讓規則更好銜接,深圳進行了一系列的制度創新。

 比如,積極推動深港澳企業資格互認。對不涉及外商投資准入負面清單的領域,港澳企業可直接辦理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登記,領取營業執照並辦理銀行開戶、稅務、海關、外匯賬戶和審批等事項。進一步取消或放寬對港澳投資者的資質要求、持股比例、行業准入等限制,在更大範圍實行准入前國民待遇。

 簡化深港澳跨境商事登記。推動深港澳三地企業登記註冊信息共享,簡化港澳企業商事登記公證文書。僅收取香港、澳門企業存續情況、有權簽字人等結果信息,不再收取原公證文書中的佐證材料。在深圳商事登記系統內嵌入跨境公證文書查詢系統,實現公證文書在線自助查詢。截至2022年底,近3萬家企業使用簡化版公證文書辦理相關業務。

 創新「深港澳註冊易」服務。委託在港澳的合作銀行,為投資者提供深圳商事登記、商務備案等「一站式」服務,減少跑動次數,優化辦事體驗。登記機關開通「深港澳註冊易」綠色通道,提供線上遠程輔導、線下即來即辦服務。(深圳商報記者 李佳佳)


[责任编辑:赵桐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