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峽觀察】視透馬英九訪陸祭祖交流之深意-香港商报
首页 > 新闻专题 > 评论 > 商报评论

【海峽觀察】視透馬英九訪陸祭祖交流之深意

2023-04-04
来源:香港商報

    海峽兩岸學術文化交流協會副理事長 潘錫堂

    中國國民黨前主席馬英九於3月27日至4月7日赴大陸祭祖,並率青年學子與大陸學生交流,此為74年來首次有台灣地區領導人卸任後訪問大陸。儘管馬英九此行以祭祖與青年交流為主軸,但本身對兩岸關係就深具重要意涵。換言之,馬英九思鄉尋根,是中華民族慎終追遠的傳統,此行定位祭祖與兩岸青年交流,值此兩岸關係冰凍之際,各界應樂觀其成。尤其,馬英九日前與新任國台辦主任宋濤會晤,一方面給今年兩岸「大交流」帶來一次高潮,另方面也是為兩岸和平再吹東風,因此馬英九大陸之行不可等閒視之。

    「家事與青年」之旅

    首先是馬英九基金會已將馬英九此次訪陸定調為「家事與青年」兩層次,前者主要藉中國人傳統的清明掃墓時節前往湖南掃墓,另外就是兩岸青年交流。就掃墓而言,馬英九以返鄉為名,帶着家人回湖南湘潭白石鎮老家祭祖,體現兩岸血緣與情感紐帶,具有良好的融冰效果。再者,馬英九此行帶着家族成員慎終追遠、祭拜祖先,這就是家族宗族凝聚、血濃於水的親情力量。居住在台灣的民眾,先祖們大多是從大陸先後來到台灣。台灣最美麗的風景,在於傳承中華文化的傳統與精髓,包括春節、清明、端午、中秋等節日,都是沿襲自中國的傳統習俗。台灣民間的各種宗教信仰和膜拜的神祇與祭祀的風俗習慣,包括講信修睦、忠孝節義傳家的傳統價值觀,都展現了中華文化之美及其深邃內涵。兩岸同根生,同源同文同種,本是一家人。

    其次,就兩岸青年交流而言,馬英九此次訪陸行程中安排多場兩岸青年學生對談,除有助於兩岸下一代的彼此理解,也具有兩岸共同展望未來的象徵。馬英九常以德法和解為例,說明德法雙方推動青年交流合作而化解歷史仇恨。在馬英九心目中,兩岸要建立永續的和平繁榮,也一定要從年輕一代開始,他在其主政時期開放陸生來台,開啟兩岸青年交流新時代。然而,2020年2月蔡英文當局以疫情為由禁止陸生來台,兩岸關係不佳,陸方也暫停陸生來台就讀。馬英九基金會這幾年致力於青年學子培育,藉由此次訪陸帶領台灣青年學子與大陸學生交流,也可讓陸方體會到兩岸必須和平交流,尤其年輕一代不該是敵意相向。

    兩岸相互尊重和平交流

    再進一步言,馬英九此趟祭祖與交流之旅,是在兩岸關係緊繃之際,藉由馬英九的訪陸,現身說法「九二共識」的一個中國原則及相互尊重精神,可為兩岸恢復良性交流對話搭橋鋪路,也可為兩岸和平盡心力。尤其,馬英九以兩岸共同熟悉的語言談論共同關注的歷史與文化,則應該有助於融解大陸民眾近年在兩岸對峙中對台灣的不佳印象。易言之,馬英九此次訪陸,對兩岸緊張關係或可產生緩解之效。若無連戰2005年的「破冰、和平」訪陸,與時任中共總書記胡錦濤達成「五項和平願景」,並在馬英九上台後秉持「九二共識」充分落實,兩岸關係與台灣民眾焉能從中獲益良多?但蔡英文自2016年上台以來否定「九二共識」,全面「抗中親美」,更將兩岸關係推向兵凶戰危的險境。如今馬英九已為兩岸和平造局踏出第一步,如果台灣有更多人跟進連戰與馬英九等人的步伐,致力於推進兩岸交流對話,則必可帶來可觀的和平氛圍與效益。

    總之,馬英九展開首次大陸之行,清明時節赴老家祭祖尋根、慎終追遠,證明他是一個不忘本的中國人。大陸方面尊重並協助馬英九的訪陸行程,是基於馬認同中華民族,有着相似的歷史觀、相同的文化與血源關係,復以馬在執政時期大力推動兩岸協商交流、化解分歧,促進兩岸人民往來,使得兩岸關係十分良好。尤其,馬英九返大陸祭祖即深具超乎個人祭祖的意義,那就是認祖歸宗、向大陸證明不是所有台灣人都數典忘祖,更蘊含中華民族不忘本的初心,以及寄望於青年象徵未來的寓意。馬英九帶青年學子赴陸交流盼能減緩兩岸人民之間的敵意,都是以兩岸和平為出發點,期盼能具體呈現出兩岸青年在追求未來時,可化解敵意而落實和平。兩岸的有識之士都希望兩岸能長保和平,馬英九此次率先為兩岸和平與交流踏出一步,步子雖然邁得不夠大,但已足供願意為兩岸和平造局者仿效。儘管馬的一小步無濟於兩岸大局的迅速演變,但兩岸應肯定他遞出的橄欖枝。

    頂圖:4月1日,在湖南省湘潭縣茶恩寺鎮雙陽村馬家祖墓,馬英九先生在獻酒。

[责任编辑:高心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