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品牌展會打破流通瓶頸 深圳茶博會帶動上萬茶企茶辳致富-香港商报
首页 > 新闻专题 > 港深合作 > 港深合作

以品牌展會打破流通瓶頸 深圳茶博會帶動上萬茶企茶辳致富

2023-04-04
来源:讀特客戶端

 風輕雨潤,鶯飛草長。臨近清明,明前茶開始上市,各地的茶葉博覽會、展銷會也活躍起來,版納姑娘趙露也在籌劃參加茶博會的事情。一次在茶博會上賣出50多萬元茶葉的經歷,讓她對今年的這個行業盛會充滿了期待。

 從深圳出發,走向國內外20個多個城市。深圳以「聯農帶農的大聯展」模式,通過品牌展會的平台作用,打通茶葉市場流通「腸梗阻」,將遍布各地的一顆顆茶樹變成「搖錢樹」,推動鄉村振興和茶產業高質量發展。

 目前,發軔於深圳的茶博會,每年在各地舉辦近30場「姊妹展」,帶動全國上萬家茶企、數以萬計的茶農共同發展、增收致富。藉助市場力量,深圳將中國古老的土特產——茶,與文化、旅遊、科技等結合起來,以品牌展會聯動上下遊資源,將一片片「東方樹葉」變成惠及各方的「金葉」。

 好茶也要會吆喝

 我國是全球最大的茶葉產銷地,茶文化歷史悠久。然而長期以來,好茶難以走出大山,茶產業中小企業偏多、品牌弱,形不成規模氣候。

 「茶葉生長在大山里,想要走出來並不容易。」深圳華巨臣集團總經理向飛告訴記者:「現在大家都熟悉的普洱茶『老班章』,產地在西雙版納勐海縣布朗山鄉的一個哈尼族村寨,以前又偏又窮。我們早期走訪這裏時,交通非常不方便,只能騎摩托車進去。有些村民幾乎家徒四壁。現在,這裏家家戶戶都靠茶葉發家致富,『樹葉』變成了『金葉』,飛出了大山,飛向了全球。」

 從「養在深閨」的農產品到現代化商品,茶葉市場需要有人牽線搭橋。看準時機和其中的商機,深圳華巨臣集團於2008年首次創辦茶博會。「中國既是全球最大的產茶國,又是最大的消費國,但茶產業卻處在初級發展階段,好茶難冒頭、企業難做大。我們希望通過搭建平台,打通茶葉流通瓶頸和各種障礙,讓7萬家茶企業和廣大茶農都參與進來,讓好茶走向大市場。」華巨臣創始人楊文標說。

 家住西雙版納勐臘縣易武鎮的趙霞對此深有體會。「我們這裏曾經是滇藏茶馬古道重要的驛站,盛產普洱。但以前交通不方便、信息不發達,外面的人很難嘗到這裏的普洱。」2017年,趙霞第一次以茶農身份參加茶博會,9平方米展位雖然只賣出1萬多元錢的茶葉,但她發現這裏商戶多、品種多、信息多、客流多,是一個賣茶葉、創品牌的好平台。

 隨後幾年,趙霞參加了20多次在全國各地舉行的茶博會,生意越做越大。現在,她已不再是個體戶單打獨鬥,而是創立了「普作號」品牌、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展位也擴展到50多平方米,一次展會能賣出幾十萬元茶葉。

 市場之「手」牽起產銷兩端

 茶博會在深圳取得成功後,華巨臣在全國開啟了茶業大聯展模式,每年在20多個城市舉辦近30場茶博會。這種「聯農帶農」的大聯展模式,帶動茶農、合作社和產業鏈各方共同發展,幫助雲南、福建等茶葉主產區上萬家茶企成長壯大。

 深圳茶葉協會會長、中吉號創始人楊世華早期在雲南做茶葉,就是一麻袋一麻袋運到深圳,賣到飯店茶樓。2008年,他開始參加茶博會,通過和同行、客戶交流,發現人們開始注重茶葉的品牌、包裝等。他很快創立自己的茶葉品牌。茶博會開到哪,他跟着到哪推廣,逐漸打響了名聲。如今,楊世華已在雲南勐海投資建設了茶廠,他合作過的四五千名茶農也逐漸走上致富之路。

 茶博會的輻射帶動作用,得到國家及省市有關部門的肯定。目前,茶博會是農業農村部認定的全國唯一AAAA級專業茶展,也是廣東唯一由民營企業主承辦的農業類展會。華巨臣運用市場力量連結產銷兩端,實現了茶產業的良性循環,企業也從會展公司發展成廣東省重點農業龍頭企業、深圳市農業龍頭企業。

 近幾年,華巨臣每年辦展面積超過80萬平方米,服務3萬多家茶企。平台的撬動力量和會展經濟對產業的拉動作用,將原本不是產茶區的深圳變成了全國茶葉市場重鎮,茶城數量從最初4家增至目前30多家,中吉號、勐庫戎氏、陳昇號等一批茶企成功從深圳茶博會走出去,成長為品牌企業。目前,深圳成為全國茶葉人均消費量最多的城市之一,企業在茶產業園區運營、互聯網電商及茶葉倉儲、交易、物流等環節均有建樹。

 藉助數碼化、平台化、智能化等科技手段,深圳不斷推動這一傳統特色產業向現代化、集約化方向轉型。2022年6月,唯一國家級綜合性茶葉科研機構——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在大鵬新區成立深圳茶產業研究院。「茶產業需要充分發揮科技創新的力量,用新技術為它注入活力、促進產業轉型,產學研要通力合作。」中國茶葉學會理事長、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書記江用文表示。

 土特產變成「牌子貨」

 讓好茶成名茶,必須要有特色、有品牌。茶博會在辦展實踐中,不斷為茶這種土特產注入文化、旅遊、科技、金融等元素,培育茶產業「新雁陣」,延長價值鏈。

 山坪村是廣西梧州蒼梧縣一個偏遠的瑤寨。這裏世代種六堡茶,但小打小鬧。近幾年,六堡茶隨茶博會輾轉全國各地展覽,逐漸從小眾圈子火爆「出圈」,躍居廣西茶葉區域公用品牌價值第一,成為蒼梧縣拳頭產品。

 隨着品牌火爆,廣西非遺六堡茶製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祝雪蘭,把祖傳製作工藝無償教給民眾,帶領鄉親們抱團發展茶產業。「現在,山坪村茶園擴種到2600多畝,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回鄉創業,茶文旅產業搞得熱熱鬧鬧,全村人均收入超過兩萬元。」祝雪蘭說。

 去年,茶博會在潮州舉行功夫茶大會,推動鳳凰單叢茶提升品牌影響力,拉動消費市場。茶博會營銷總監李大兵說,這種打造品牌、推廣品牌的活動,他們經常在茶葉產區以節慶方式舉行,每年有幾場。他們邀請眾多茶行業及跨界專家到產區和企業溝通,輔導他們參展,細緻到如何宣傳、如何「引流」、如何打響牌子等。不同階段的企業給予不同的建議,幫助茶農、商戶從「賣土特產的」轉變為現代化企業主,讓無名茶變成「牌子貨」。

 28次參加茶博會的深圳企業雲茶之邦,近年來在雲南臨滄市永德縣大雪山鄉的群山中做大了茶品牌,還帶領村民走上了致富道路。「我們在當地招聘了幾十名職工,春秋採茶季增加到200多人。有個聾啞人,夫婦倆生活貧苦,成為茶廠職工後,人均月收入增加到4000元左右。」雲茶之邦創始人翟世超說。

 從「種茶葉」到「種風景」,茶旅融合走出綠色發展新路。翟世超告訴記者,他的茶園風景優美,附近又有永德忙海景區、大雪山彝族傣族村寨等景點,茶園每年吸引上千人次遊覽。看到這個商機,雲茶之邦今年計劃大力推廣茶文化旅遊。「人多了,茶葉賣得更好,產業鏈將更長,當地人還能通過旅遊得到更好發展。」

 記者觀察

 讓好茶走出大山

 茶產業是中國優勢特色產業,也承擔着支撐茶產地經濟、滿足健康消費、穩定擴大就業、服務鄉村振興等功能。做強茶產業、提高其質量效益和競爭力,有助於農業轉型和鄉村振興,有利於弘揚茶文化。

 深圳企業通過市場化手段,以茶博會這個品牌展會的平台效應和對經濟的拉動作用,打通茶葉市場流通瓶頸,促進茶商品高效流通,促進產銷精準對接,讓更多好茶走出大山,做成品牌,賣出好價錢,使「東方樹葉」變成致富「金葉」。同時,用文化、科技、旅遊、互聯網、金融等手段賦能茶產業各環節,助力茶企拓展市場,助推全國茶產業做大做強。

 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中之重。茶產業在助力鄉村振興的同時,還體現中國特色的農副土特產品的經濟、社會與文化價值。做好土特產文章,向挖掘鄉村多元價值要效益,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要效益,強龍頭、補鏈條、興業態、樹品牌,推動鄉村產業全鏈條升級,是農業產業振興的一個重要路徑。深圳企業具有創新、產業、人才、信息、貿易等優勢,用心落筆土特產,定能寫出好文章。(深圳特區報記者  葉志衛)

[责任编辑:赵桐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