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部在深世界500強企業年報解讀-香港商报
首页 > 新闻专题 > 港深合作 > 港深合作

總部在深世界500強企業年報解讀

2023-04-04
来源:深政觀察微信公眾號

 最近,華為、騰訊、比亞迪、順豐等總部在深世界500強企業紛紛發布了2022年度業績報告。

 小政注意到,這幾家行業巨頭都大手筆投入一件事——

 華為「暴風雨中繼續奔跑」,2022年研發投入佔全年收入四分之一,未來還將持續「壓強式投入」;騰訊連續5年研發投入創新高,2022年平均每4個員工中有3個從事研發;比亞迪2022年研發投入同比增長超過90%,「技術魚池」里的「大魚」越來越多,技術「護城河」一步步加寬;順豐構建「智慧大腦」,給客戶帶來不止於物流的科技體驗。

 大手筆投入研發謀創新,是這些企業源源不斷壯大發展、迸發活力的內生動力。

 640.jpg

 華為:

 持續壓強式投入研發攀登「珠峰」

 3月31日,華為舉行2022年年報發布會,2022年度業績報告顯示:華為持續加大研發投入,2022年研發費用總額達到1615億元,佔全年收入25.1%,均處於歷史高位。十年累計投入的研發費用超過9773億元。

 截至2022年12月31日,華為員工總數約20.7萬,研發員工約11.4萬、佔總員工數量的55.4%;華為是全球最大的專利持有企業之一,在全球共持有有效授權專利12萬件。2022年,華為憑藉7689件PCT國際專利申請量持續排名榜首。

 2220.jpg

 「處暴風雨中,我們在繼續奔跑。」 3月31日,華為輪值董事長徐直軍在年報發布會上表示,華為努力「多打糧食」,使自己既能生存下來,也為未來的發展打下基礎。

 在軟件和硬件「戰場」上,華為正繼續突圍。此前,徐直軍在內部表彰會上首次披露了被稱為「軟件之母」的華為軟件設計工具最新進展:華為在PCB、CAD、EDA三大工具軟件上均取得重大突破,其中EDA已完成14納米以上工藝的國產化,2023年將完成對其全面驗證。

 此次年報發布會上,徐直軍表示,華為與產業夥伴一起解決了14納米以上工藝所需的EDA工具。這意味着任何國產半導體企業都可以使用國產EDA工具設計14納米以上的晶片。他說:「我相信中國半導體產業會實現自立自強。」

 小政關注到,近日,華為舉行「難題揭榜火花獎」頒獎典禮,華為創始人任正非在獲獎者及出題專家座談會上,也談到研發等相關問題。

 任正非表示,華為現在還屬於困難時期,但在前進的道路上並沒有停步。華為過去幾年完成了13000多顆器件的替代開發、4000多個電路板的反覆換板開發等,直到現在電路板才穩定下來,因為有了國產的零部件供應。他透露,今年4月華為的MetaERP將會宣誓,完全用自己的作業系統、數據庫、編譯器和語言等,做出了自己的管理系統MetaERP軟件。任正非還表示,幾年後隨着利潤增多,在前沿探索上還會繼續加大投入。

 在年報發布會上,徐直軍表示,在2023年及未來相當長時間內,持續生存和發展都將是公司戰略的核心命題。華為將保持壓強式研發投入,確保高質量的業務連續,提升產品競爭力。

 640.jpguu.jpg

 據介紹,華為在2023年以及未來幾年戰略的關鍵方向主要有五個:一是使能各行各業數碼化、智能化、綠色化,開創增長機會;二是優化產業組合,提升發展韌性;其三是加強芯、軟、硬、端、網、雲協同,構築差異化優勢;其四是以質取勝;其五是壓強式投入,比如加大器件替代、產品開發工具等的研發投入。

 人才策略方面,在年報發布會上,華為首席財務官孟晚舟表示,儘管有經營壓力,但華為不會改變持續吸引全球頂尖人才的策略。「期待更多志同道合的頂尖人物和科學家加入華為,一起攀登『珠峰』,攻堅克難。」「面向未來,我們有壓力,更有信心。」

 而在此前的「難題揭榜火花獎」獲獎者及出題專家座談會上,任正非也表示,華為與高校的合作是在一定的技術邊界內探索人類的未來,隨着華為經濟實力的增長,會不斷擴大對外合作的「喇叭口」。

 小政認為,通過華為2022年年報,可以看到,儘管2022年盈利能力下降緣於經營利潤下滑、研發投入加大,但華為仍舊保持壓強式投入,下大力氣投向未來,持續進行技術儲能、人才儲能,向下扎根、向上生長,方能結出百倍的果實。

 騰訊:

 每4個員工中有3個搞研發

 3月20日,騰訊發布《2022年騰訊研發大數據報告》,披露了在研發投入、研發效能、開源協同等方面的重要數據。3月22日,騰訊發布2022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財報。

 財報顯示,騰訊繼續加大研發投入,2022年第四季度研發開支同比增長13.5%,全年研發開支達到614億元,連續5年研發投入創新高,自研產品實力進一步進化。

 640.jpg22.jpg

 小政關注到,平均每4個騰訊員工中,就有3個從事研發工作。《2022年騰訊研發大數據報告》顯示,2022年騰訊內部研發人員佔比達到74%;2022年騰訊新增研發項目超過7000個,同比增長19.8%;新增代碼庫21萬個,新增代碼行數達到29.4億行。

 騰訊正在底層技術和前沿科技領域持續探索,並取得多項實質性進展。截至2022年12月,騰訊在全球主要國家和地區專利申請公開總數超過6.2萬件,專利授權數量超過3萬件。據機構statista統計,騰訊2021年AI專利擁有數量超越微軟,位居全球第一。

 在基礎軟件研發方面,騰訊已具備伺服器作業系統的全鏈路自研能力,同時發起並深度參與OpenCloudOS作業系統開源社區。騰訊連續第六年入圍全球企業KVM開源貢獻榜,成為唯一取得這一成就的中國企業。

 作為基礎軟件領域「皇冠上的明珠」,騰訊雲數據庫TDSQL核心代碼的自研率達到100%,在OLTP事務和輕量級事務用例上均為全國第一,服務了7家國內排行前十的銀行;編譯器領域,騰訊多次蟬聯OpenJDK國內廠商貢獻度第一,在全球排名前五。

 在前沿科技創新方面,騰訊目前已發布了3款自研晶片,面向AI推理、視頻處理和高性能網絡三大場景。

 在人工智能領域,騰訊持續探索AI在全真互聯場景下的關鍵技術,推進數字內容生產、生命科學、醫療醫藥、遊戲等行業方向落地應用。

 數據顯示,2018年至今,騰訊在研發上的投入已經超過2056億元。這些長期投入夯實了騰訊自主創新底層能力,為長期可持續高質量增長貢獻了持續動能。

 「騰訊已經準備好去尋求更高質量的增長了,特別是從2023年下半年開始。」騰訊總裁劉熾平表示,2023年騰訊將在視頻號、海外遊戲以及AI大模型等領域發力。

 財報指出,騰訊正在大力投資人工智能的能力和雲基礎設施,將AI能力不僅應用到工業質檢、智能製造等產業場景,還應用於醫療、助老、生物多樣性保護、農業等多個社會領域。在AI大模型領域,未來騰訊將繼續投入大模型技術以促進產品創新及運營效率。

 640.jpg55.jpg

 此外,值得關注的是,騰訊一直堅定地擁抱開源,與世界協同創新。《2022年騰訊研發大數據報告》顯示,騰訊內部代碼倉庫開源率已連續四年保持在80%以上;在對外開源方面,騰訊主導9個全球知名開源項目,對外開源了160餘個項目,在全球企業開源榜位居前十;騰訊聯合高校開展開源人才培養計劃,促進學術界和產業界深入合作,助力開源人才生態的發展,目前已覆蓋來自13個國家、29個省份、265所國內外高校超過1000名學生。

 比亞迪:

 技術「護城河」正一步步加寬

 3月29日,比亞迪發布2022年全年業績顯示:2022年公司營業收入為4240.61億元,同比增96.2%,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66.22億元,同比增445.86%,扣非淨利潤156.38億元,同比增1146.42%,各項核心經營數據均創歷史新高。

 640.png3.png

 這是比亞迪上市以來交出的最好業績成績單,年度淨利潤規模首次突破百億元。

 比亞迪作為全球新能源汽車行業的先行者,在2022年實現業務大爆發。全年銷量180.25萬輛,同比增加149.88%,2022年再次問鼎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冠軍,連續十年穩居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第一。

 640.jpg33.jpg

 比亞迪新能源車熱銷。深圳特區報記者 劉鋼 攝

 在業績發布會上,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王傳福表示,雖然中國1-2月汽車需求同比弱於去年,但比亞迪的銷量較去年同期顯著增長。他說,比亞迪的目標是今年底前成為中國第一大汽車製造商。

 小政注意到,技術研發方面,比亞迪持續大手筆投入,2022年累計研發投入202.23億元,同比增長90.31%。

 「技術為王,創新為本」是比亞迪始終堅守的發展理念。比亞迪有個「技術魚池」,靠的就是創新研發。「市場需要時,我們就撈一條出來,晶片、電動車、軌道交通等都是『魚池』里的大魚。」讓王傳福引以為傲的「技術魚池」,近年來「撈」出了一批顛覆性技術。

 截至目前,比亞迪在全球累計申請專利超過3.9萬項、授權專利超過2.7萬項,研發人數近7萬人。無論是刀片電池、DM-i超級混動、e平台3.0,還是CTB電池車身一體化、「易四方」等技術陸續發布,築起最大化抗風險屏障,比亞迪的技術「護城河」正一步步加寬。

 比亞迪以技術驅動產品量價齊升,加速攻佔高端市場。今年初,「易四方」技術平台發布,基於「易四方」打造的首款量產車「仰望U8」,將助力比亞迪攻佔百萬級豪車市場。此外,比亞迪即將發布的重磅技術「雲輦」也引發行業高度關注。

 4月1日,在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2023)上,王傳福說,在大變革期,企業要有創新的技術、精準的戰略和靈活的決策,三者缺一不可,「只有這樣才有可能生存下去。」面對我國汽車市場巨大但市場競爭異常激烈的喜憂參半形勢,王傳福認為:「這個時候行業不是大魚吃小魚,可能是快魚吃慢魚。」

 小政認為,市場競爭程度越是激烈,越能淬鍊出企業的創新活力。無論是技術創新的原動力,市場銷量和增量的底氣,還是豐富的產品矩陣,比亞迪的增長空間和留給外界的期待,將會有更多。

 順豐:

 構建「智慧大腦」讓科技改變物流

 3月28日,順豐發布2022年度報告,報告顯示順豐2022年營收創新高,淨利潤同比增加超過四成。在快遞業務增長超行業均速同時,新業務表現出了蓬勃成長力。年報顯示,2022年,順豐業務構成中,新業務佔比達到了48.8%。

 640.jpg44.jpg

 順豐控股各業務2022年營收數據

 對於2022年業績實現較快增長,年報稱,主要原因是收入質量提高,以及精益化資源規劃和成本管控舉措取得良好成效,公司盈利水平同比明顯改善。

 小政認為,業績實現較快增長的背後,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順豐對於科技的重視和投入。年報顯示,2022年順豐控股研發投入總額為35.3億元。在順豐歷年的年報里,「科技」也是一個頻頻出現的詞。

 一直以來,快遞物流企業大多被打上「勞動密集型企業」的標籤,而順豐卻偏偏獨愛「科技」,捨得投入,為何?

 在2003年,順豐創始人王衛做了一個大膽舉措——以每件7000元價格從韓國引進一批巴槍,以實現快遞數據同步,提升快遞效率。巴槍打響了順豐快遞服務數碼化的第一槍。

 此後,為更好地服務集團發展戰略,持續加固行業競爭壁壘,順豐科技應運而生,並成為順豐走向數碼化、智慧化的關鍵推動力量。

 順豐科技踐行「科技改變物流,物流改變生活」的理念,致力於構建「智慧大腦」,建設智慧物流服務,用科技輔助管理者,用科技賦能收派員,用科技溫暖客戶,帶給客戶「不止於物流的科技體驗」。

 順豐在擁抱科技上可以說「效率很高」,發展十餘年來,順豐科技對內支持集團業務,對外通過智慧物流、智慧供應鏈等解決方案服務市場夥伴,實現了產業共建。如今順豐科技的數字孿生、慧眼神瞳、豐智雲鏈、順店通等解決方案及數碼化產品可以基本覆蓋供應鏈全鏈路。順豐的無人機、無人車等多項智慧應用也走在了行業的前列,讓外界更為直觀感受到了科技力量對物流產業的提質增效。

 640.png99.png

 小政認為,順豐大手筆投入科技,是搶佔行業制高點,讓順豐以科技之力構築起了其在行業內的核心競爭力,從而也帶動現代物流業的升級。

 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今年3月底,深圳市商事主體突破400萬戶,實現歷史性跨越,深圳商事主體總量、創業密度穩居全國第一。

 2013年,深圳啟動商事制度改革,當年全市商事主體總量為130萬戶。在小政看來,十年間商事主體數量從130萬戶到400萬戶的「深圳速度」背後,更是創新賦能增長提質的「深圳高度」。

 深圳有個「6個90%」創新密碼被廣為稱道,尊重企業的創新主體地位,是這一「創新密碼」的基本邏輯。如今,以華為、騰訊、比亞迪、順豐等世界500強以及中國企業500強為代表的大企業,成為深圳創新發展的「領頭雁」,專精特新「小巨人」、創新型中小企業成為「生力軍」,更有源源不斷新增的企業成為創新發展的「源頭活水」。

 目前,深圳有世界500強企業10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數量突破2.3萬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442家、省市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3400家、創新型中小企業12176家……形成「大企業頂天立地、小企業鋪天蓋地」的良性發展生態。(部分圖片來源 | 深圳發布、各企業年報)

[责任编辑:赵桐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