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鑪峰遠眺】中國新時代對外戰略目標和部署-香港商报
首页 > 新闻专题 > 评论 > 商报评论

【鑪峰遠眺】中國新時代對外戰略目標和部署

2023-04-13
来源:香港商報

周八駿

2012年11月在中共十八大上,習近平當選中共中央總書記,引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邁入新時代。

2013年3月,習近平當選中國國家主席。他首次出訪選擇俄羅斯。在俄羅斯莫斯科國際關係學院,習主席發表演講,提出關於「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宏偉構想。

半年後,9月,習主席訪問哈薩克斯坦,提倡共同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一個月後,他訪問印尼,在該國國會演講時提出共同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

「人類命運共同體」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國對外戰略目標,「一帶一路」則是為實現這一目標而提出的倡議。

為什麼選擇俄羅斯來提出「人類命運共同體」?為什麼選擇哈薩克斯坦和印尼來提出「一帶一路」倡議?

10年來的實踐證明,中俄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基點;中國與中亞國家、中國與東盟各國的全面戰略合作夥伴關係,則是中國實現戰略目標所依托的兩翼。

中俄合作是實現復興的戰略基點

選擇這樣的戰略基點和依托,是由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打造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所規定。不同於美西方現代化是靠侵略、掠奪、殖民起家,中國式現代化貫徹睦鄰友好,同各國合作共謀發展。

選擇這樣的戰略基點和依托,還取決於中國的地理環境和歷史條件。中俄互為鄰國,兩國都反對美國霸權霸道霸凌,推動全球治理體系改革。兩國擁有世界上最遼闊的戰略縱深和互補的可持續發展的經濟結構。兩國軍事合作足以應對美國。歷史邏輯、各自國家核心利益和共同走在世界發展大勢正面,使中俄新時代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達到歷史最高水平並持續向前發展。

中國視中亞和東盟為戰略依托

古代「絲綢之路」把中國與中亞和歐洲連通。中國國家安全和發展利益要求中國必須同中亞各國保持長期友好,協同打造中俄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與中國—中亞各國全面戰略合作夥伴關係,是中國倡建上海合作組織的初心。2022年9月,習近平主席展開自新冠疫情發生以來首次外訪,首站便是哈薩克斯坦。

東盟各國在古代「海上絲綢之路」佔重要位置,與中國長期關係密切。2019年,東盟取代美國成為中國第二大商品貿易夥伴。2020年,東盟又越過歐盟上升為中國最大商品貿易夥伴。尤其近兩年,東盟穩定地成為中國最重要的商品貿易夥伴。

據中國海關統計,以美元計,中國2023年1至2月商品進出口、出口和進口總值較2022年同期分別下跌8.3%、6.8%和10.2%,而且均是自2022年10月以來連續第4個月下跌。然而,同期中國與東盟商品貿易按年增加1.3%,佔中國外貿總值的比重達15.4%。相比較,中國與美國、歐盟及其他一些西方國家的商品進出口明顯下降,以致中國外貿總體下跌。

中國無懼美西方制裁威脅

2022年,美國啟動印太經濟框架(IPEF),東盟若干成員國加入。在中長期,東盟若干成員國可能在中美之間搖擺,有的甚至傾向美國。但是,東盟大多數成員國堅持不選邊,有些與中國始終友好。2023年3月28日至31日,東盟國家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在印尼舉行,一項重要議程是,擴展東盟本地貨幣結算(LCS)計劃,以減少金融交易中對美元、歐元、日圓和英鎊的依賴。總體上看,東盟仍是也仍將是中國的戰略依托之一。

與此同時,中俄無懼美西方制裁威脅,兩國商品貿易大幅增長。2023年1至2月,中國與俄羅斯商品進出口躍升25.9%,達336.85億美元,其中,自俄羅斯進口為186.49億美元,年增高達31.3%,向俄羅斯出口為150.36億美元,年增19.8%。2023年3月20日至22日,習近平繼任中國國家主席後首次外訪又選擇俄羅斯。兩國元首共同簽署《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俄羅斯聯邦關於深化新時代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的聯合聲明》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和俄羅斯聯邦總統關於2030年前中俄經濟合作重點方向發展規劃的聯合聲明》。

中國外交戰略目標和部署,經歷10年來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全面深入演變,未來全球局勢即使驚濤駭浪,仍將奮力前行。

[责任编辑:郑婵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