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粵港澳大灣區,世界看到了怎樣的中國?-香港商报
首页 > 新闻专题 > 直通大灣區 > 灣區動態

透過粵港澳大灣區,世界看到了怎樣的中國?

2023-04-21
来源:南方+

 千年商都廣州,再度迎來「高光時刻」。

 4月15日,第133屆廣交會隆重開幕,吸引了來自229個國家和地區的採購商。作為史上規模最大的一屆廣交會,一期進館客流量126.1萬人次,創下歷史新高。境外採購商下單積極,到會境外採購商6.6萬人,出口成交128億美元。

 廣交會火爆的同時,來自全球近50個國家和地區的600多位政商學研各界嘉賓齊聚花城,參加「讀懂中國·灣區對話」專題論壇,共話中國發展為世界帶來的新機遇。

 透過粵港澳大灣區,世界看到了怎樣的中國?今天的南方+帶你看——

 4月19日,「讀懂中國·灣區對話」專題論壇在廣州開幕。圖源:「讀懂中國·灣區對話」專題論壇組委會

 世界眼中的中國式現代化

 今年,中國外交大事不斷——

 提出全球文明倡議、多國政要組團訪華、沙特和伊朗在北京上演「世紀大和解」……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面前,世界看見了中國帶來的和平力量和大國責任擔當。

 中國,正在以前所未有的穩健步伐走進世界舞台中央,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讀懂中國」成為一道必答題。

 3月10日,中國、沙特、伊朗發布三方聯合聲明,沙特和伊朗同意恢復外交關係。圖源:外交部網站

 自2013年以來,「讀懂中國」國際會議已舉辦了六屆,影響力越來越大,越來越多國內外人士通過這一會議了解中國立場背後的發展邏輯,為探尋互利共贏建言獻策。

 此次「讀懂中國·灣區對話」專題論壇,是為了進一步豐富「讀懂中國」國際會議機制、內涵。以「中國式現代化與世界新機遇」為主題,也是為了回應國內外的殷切期待。

 中國式現代化,是近兩年的高頻詞。從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提出「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到「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寫進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國式現代化」這條屬於中國且具有世界意義的現代化道路,是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生動體現。

 「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人口第一大國,正朝着世界GDP的20%增長,同時也是全球第一大貿易國。所有國際活動中,中國的作用都至關重要。」對於今天的中國,美國庫恩基金會主席羅伯特·庫恩給出了這樣的評價。

 的確如此。在世界經濟復蘇動力不足的情況下,中國總是一次次讓世人「超出預期」,依然是「世界經濟增長的關鍵引擎」。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中國GDP達284997億元,同比增長4.5%。

 智能化焊接機械人在進行焊接作業。圖源:新華社

 論壇上,不少嘉賓為中國式現代化點讚。這一理念正被越來越多的國家認同,也為世界發展提供了一個新選擇。

 「新加坡多年來一直是中國現代化進程中堅定的合作夥伴。」新加坡前總理、榮譽國務資政吳作棟在視頻發言中透露,東盟和中國正在商討升級雙方簽署的自貿協定,將為加深區域經濟一體化和鞏固基於規則的多邊貿易體系鋪平道路。

 「包括巴基斯坦在內的廣大發展中國家,都能從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學到很多成功的經驗。」巴基斯坦中學會執行主席穆斯塔法·薩伊德說。

 「得益於中國在世界舞台的表現,全世界很多目標的實現,與中國的發展密切相關。」比利時前首相伊芙·萊特姆認為,中國經濟、社會等進一步現代化,將給世界帶來更多貢獻,為全球的社會經濟發展提供更多機會。

 中國式現代化的廣東實踐

 讀懂中國,要從中國最顯著的特徵出發。

 改革開放是當代中國最顯著的特徵、最壯麗的氣象。作為改革開放的排頭兵、先行地、實驗區,廣東在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的地位,不言而喻。「外國人看中國的改革開放,首先看廣東,首先看廣州。」廣州粵港澳大灣區研究院理事長、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教授鄭永年說。

 廣州作為中國通往世界的「南大門」,為國際社會觀察中國改革開放打開了一扇窗。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實踐中,這座城市也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引領高質量發展,廣州推動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

 在南沙,中科宇航產業化基地實現了我國最大運載火箭的批量生產。廣州海洋實驗室研製探測系統「海蜇號」的潛海深度達3000米,填補我國在海底保真無損採樣的關鍵技術空白。

 最新數據顯示,廣州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數量分別突破1.23萬家、1.67萬家,雙雙創歷史新高。

 推進製造業當家,廣州加快產業轉型升級——

 扎根廣州17年,超高清視頻產業「巨頭」樂金顯示不斷加碼投資,擁有全球最大尺寸和最先進的8.5代OLED生產線,先後帶動20餘家配套廠商在此落戶。廣州正在打造一座世界顯示產業之都。

 5年時間實現「換道超車」,廣汽埃安2022年銷量高達27.1萬輛,成為新能源車領域的「黑馬」,助力廣州邁向「智車之城」。

 擴大開放,廣州積極壯大國際「朋友圈」——

 連續舉辦了67年的廣交會,至今仍是全球客商眼中的「金字招牌」。剛剛結束的廣交會一期,再現萬商雲集名場面。2015年開始舉辦的中國廣州國際投資年會「築巢引鳳」,今年簽約項目443個,分別來自美國、法國、德國、日本等多個國家。

 「廣州應繼續在高質量發展方面發揮領頭羊和火車頭作用,敢於『叫板』比自己更先進的城市。」在鄭永年看來,廣州應該把目光投向全球、望向前路。而這也是這座城市一直努力的方向。

 在粵港澳大灣區看見世界新機遇

 以廣州為坐標,環視整個粵港澳大灣區,亦能看到強勁的發展活力。

 5.6萬平方公里、8000多萬人口、2022年GDP超13萬億元……毫無疑問,粵港澳大灣區是我國開放程度最高、經濟活力最強的區域之一。

 13萬億元,放在全球對比,已超越韓國躋身世界主要經濟體前10。藏在數字背後的,是澎湃的發展動能。走過五年,粵港澳大灣區取得了一個又一個舉世矚目的成果——

 建成34個國家級、71個省級國際科技合作基地以及20個粵港澳聯合實驗室,國家高新技術企業達5.7萬家……科技創新綜合水平邁入全球「第一方陣」;

 港珠澳大橋開通,廣深港高鐵恢復通車,廣州港、深圳港、珠海港、東莞港4個港口邁入億噸大港行列……世界級立體交通體系初具規模;

 「跨境理財通」業務試點落地、往來港澳人才簽注政策試點實施、港澳企業商事登記實現「一網通辦」……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等要素跨境更加高效。

圖為深圳北站停靠的廣深港高鐵。南方日報、南方+記者 魯力 攝

 大灣區的蝶變,也讓世界看到了正在推進的「中國式現代化」的魅力。

 「在粵港澳大灣區,新技術的發展正大步向前邁進……從一般『製造』到高質量『智造』的轉型正進行得如火如荼。」英國工黨影閣財政部發言人、議會上院議員戴維森勳爵為大灣區數碼化發展點讚。

 「對中國來說,廣東省、珠三角和大灣區就是很具代表性的地方,全世界都能從大灣區的成功經驗當中學到如何從過去貧窮落後的農村變成發達的工業地區。」外文出版社榮譽英文主編大衛·弗格森表示。

 「我們非常希望在粵港澳大灣區進一步發展中受益,大灣區也積極在全球尋找新的市場,我相信巴基斯坦在很多方面都是一個理想的市場。」中巴經濟走廊巴基斯坦前特使紮法爾說,期待巴基斯坦能與大灣區在更廣泛的領域開展深度合作。

 資料圖。

 如今,粵港澳大灣區再次被賦予新的使命任務——「使粵港澳大灣區成為新發展格局的戰略支點、高質量發展的示範地、中國式現代化的引領地。」

 作為國家區域重大戰略賦能的先行先試地區,粵港澳大灣區也正以製造業為本,協同發展規劃,優化產業布局,合作打造先進產業集群,並從橫琴、前海、南沙三大平台入手,突出內聯外通,協同打造對外開放的門戶樞紐。

 以灣區為窗,看見中國發展帶來的世界新機遇。

 讀懂中國式現代化,攜手共行天下大道,這是中國向世界發出的誠摯邀約。

[责任编辑:赵桐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