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繁花一路歌——淺評《走進「一帶一路」·看國門》-香港商报
首页 > 新闻专题 > 文化 > 副刊

一帶繁花一路歌——淺評《走進「一帶一路」·看國門》

2023-04-23
来源:香港商報網

作者:胡明  李滿意

2023年是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一帶一路」倡議的第10年。2013年9 月7 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哈薩克斯坦納扎爾巴耶夫大學演講時首次提出了「共同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倡議;時隔一個月後,10 月3 日在印度尼西亞國會演講時提出了共同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倡議。習近平總書記着眼時代大勢、高瞻遠矚地提出了共建「一帶一路」的宏偉構想,契合了沿線各國共迎挑戰、共享機遇、共克時艱、共謀發展的美好願景,順應了時代潮流,順應了相關國家需求,得到了140 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歡迎和響應。

2023年央視春晚節目《一帶繁花一路歌》,以強大的視聽形象歌舞呈現了「一帶一路」10年發展的盛世景象。在這樣值得梳理、總結和進一步探討「一帶一路」發展歷程的特殊時刻,群言出版社特地推出《走進「一帶一路」•看國門》一書,以饗讀者。

該書系統性地梳理了「一帶一路」從倡議到實踐的偉大曆程,展示其從「大寫意」到「工筆畫」的重大成就,總結其未來可期的人類命運共同體發展前景。在此基礎上,作為「一帶一路」規劃的起草參與者、組織者之一、作為曾長期擔任國家發改委西部開發司司長的作者,撫今追昔,揮斥方遒,深情抒發了對祖國曾遭受屈辱史的沉重痛惜,更由衷讚美了祖國寧靜祥和富強美麗的今天,謳歌了在以習近平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下,在「一帶一路」倡議的帶動下,以陸路口岸為代表的「國門」發生的滄桑巨變。作為重大倡議的起草者、參與者,全書字裡行間可以深切感受到作者作為見證人的自豪和喜悅。

本書作者秦玉才,經濟學博士,曾任國家發改委西部開發司司長,現任中國人力資源開發研究會副會長,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特聘研究員、浙江大學兼職教授。先後在國家發改委投資司、西部司,國務院西部地區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工作。曾先後組織起草了黨中央、國務院關於西部大開發戰略有關規劃、政策文件,參與投資體制改革、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西部重大基礎設施、重點區域發展專項規劃等政策措施研究和文件起草,具有深厚的宏觀經濟管理理論基礎和豐富的宏觀管理實踐經驗。負責組織起草了《中國「一帶一路」規劃》《推動共建「一帶一路」的願景與行動》等文件,參與粵港澳大灣區融合發展規劃等「一帶一路」重大課題研究。

作為該書的第一讀者,以下是對該書一些粗淺的總結和理解。

一、系統性地梳理展示:脈絡清晰,「一帶一路」科普書

《走進「一帶一路」•看國門》是筆者目前看到的梳理「一帶一路」倡議及其發展脈絡最為清晰的圖書。

筆者跳出了一般按照學術研究撰寫的習慣,從「一帶一路」的頂層設計、願景行動、歷史傳承、良好開局、海上合作、共建「六廊」、區域合作、地方融入、機遇挑戰、未來可期等10大點出發,進行歸納總結。一方面遵循時間順序,梳理重大倡議的事件發展經絡;另一方面以情理邏輯和歷史動因為緯線,從頂層設計開始注入歷史傳承因素,表達「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既有審時度勢,更有歷史發展的一脈傳承。

例如,在願景行動這個點上,作者以4個共建原則——堅持合作開放、堅持和諧包容、堅持市場運作、堅持互利共贏,概括了合作範圍,目標導向,並點出了6大合作方向(即六大經濟走廊),強調了5大合作重點(即政策溝通、設施溝通、貿易溝通、資金溝通、民心相同的「五通發展」);還就3大合作機制,梳理了「一帶一路」6大共建之路——即習近平總書記在2018年提出的和平之路、繁榮之路、開放之路、綠色之路、創新之路、文明之路;歸納了「一帶一路」的保障體系;最後總結了5大重大意義。在這個點上延伸了9條經脈,又用9條經脈的拓展,將過去和當下的相關歷史融入其中,織就緯線融入,組成一張立體而全面的事物網,一目了然而印象深刻。

鑑於作者收集整理的資料全而精,文字簡潔凝練,該書讀起來很輕鬆。即便是對「一帶一路」不大了解的人,也能快速熟悉其全貌。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說,該書是一部全面了解熟悉「一帶一路」的科普類圖書。而對相對專業的讀者而言,該書收集整理融匯的資料,有助於專業學者更進一步的研究,並就作者提出的機遇和挑戰等做出思考。

二、重要參與者的描述:點、線、面繪圖,賦、比、興共情

在上述10個大點的介紹中,作者作為「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參與者,並沒有將筆端只停留在整理事物上:除了用粗筆勾勒出「一帶一路」倡議的點、線、面這幅網圖之外,更用賦比興的抒情手法將網圖着色,讓其更加多姿多彩,值得品味。

例如,在歷史傳承這個點面上,作者在總結完古代絲綢之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絲路精神傳承啟示後,回憶起2015年3月,經國務院授權,國家發改委、外交部、商務部發布了《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 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願景與行動》後,為自己付出的勞動感到欣慰,心情異常激動,特地撰寫了一篇《「一帶一路」賦》,全文如下:

絲綢之路,歷史長廊。漢武雄才,張騫鑿荒;駝鈴聲聲,大漠茫茫;馬蹄匆匆,邊塞殘陽;山川險阻,雪山危嶂;戴月披星,東來西往;傳遞文化,溝通友邦。絲綢美譽,播惠四方;千秋史冊, 蒼涼悲壯。

海絲之路,百川競徉。秦末漢初,大國泱泱;雲帆高掛,大觀乎長;越東南亞,穿印度洋;貿易先行,昌盛諸港。明朝永樂,官辦船廠;授命鄭和,七下南洋;萬船森列,千帆過往;商賈如潮, 貨通八方。

星轉斗移,古道滄桑;絲路神韻,故跡留芳;欣逢盛世,再鋪朝陽;雲蒸霞蔚,開來繼往。習總書記,戰略構想;兩翼齊飛,鯤鵬翱翔;承先啟後,功績煌煌。彩練當空,舞者為王;地球中樞, 豈能相讓! 

倡議規劃,史詩雄章。幅跨歐亞,聯接兩洋;周邊首要,主攻方向;絲路雄魂,和平開放;絲路布局,六大走廊;絲路舉措,五通領航;絲路願景,共同富強。順應大勢,放飛夢想;攜手共建, 再創輝煌!

在敘述中很自然地把詩歌創作與事件發展緊密融合,借物抒情,展現了作為重大倡議參與者特有的情感氛圍,恰當地烘託了「一帶一路」倡議正式實施時,參與者的豪情壯志!

在良好開局、海上合作、共建六廊等點上,作者還把自己曾經發表在相關報紙雜誌或經過整理的相關資料很好地穿插其中。如共建六廊中提到的「中歐班列開行」,除了簡要的文字敘述「一帶一路」倡議建設下的中歐班列,作者特地插入一段長文,講述中歐班列的來龍去脈、發展情況、發展特點、後續規劃等,讓讀者在這個點上延伸了一個新的時間軸,理解中歐班列這個項目的重要意義。

 在講述國門口岸發展時,作者更多地運用歌曲、故事、傳說等來烘托敘述氛圍,大量運用比喻、排比等手法,淋漓盡致地抒發熱愛和激動之情。

三、特殊視角下的巡禮者:一城一歌,走進「一帶一路」旅途

前文已經提到,《走進「一帶一路」•看國門》的第一部分,作者用10個大點全景式、立體多視角地呈現了「一帶一路」的整體情況。

該書的第二部分是非常特別的構成。它以我國陸路邊境地區的9大省份為面,以9大省份中對外開放的邊境口岸城市為點,所以稱之為「國門」——同時,也是「一帶一路」倡議中我國陸路建設的重要口岸城市,以此展開敘述。誠如作者所言:這是「我在國家發改委西部司工作期間,出於工作需要,多次深入沿邊地區調研,翻山越嶺,沿着彎彎曲曲、綿延萬里的邊境公路和邊境巡邏線,考察了大部分邊境地區和沿邊9 省區,行進在祖國陸路邊境的座座國門,感受了一座座國門的歷史悠悠、滄桑巨變」。

這部分內容,作者從廣西東興、憑祥開始,到雲南瑞麗、磨憨,到新疆霍爾果斯、阿拉山口、塔城,再到內蒙古二連浩特、滿洲里,最後到黑龍江黑河、綏芬河,以神聖莊嚴而又喜悅激動的情懷,以看似形散而實則靈聚的方式,將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改革開放以來,尤其是「一帶一路」倡議實施以來的國門巨變,如詩如畫般地展示出來。

對每個國門城市,作者一般按三四個小節來展開描述:一般先講述該城市大致的歷史、重要戰略地理意義,以及在該地發生的重要歷史事件和著名的革命歷史;接着重點講述這座國門城市在「一帶一路」倡議實施以來取得的輝煌成績;最有意思的是作者在觀感上敘述歷史後,會在這個城市四處打卡旅遊,仿佛化身資深導遊和當地民眾,以自豪而興奮的熱情,整體呈現這個別具一格又頗具代表性的城市風貌,仿佛為這座城市譜寫了一曲禮讚之歌。以黑龍江的黑河為例,我們一起感受一下作者那難以停滯的抒情文筆吧。

「黑河市位於我國東北邊陲,以黑龍江主航道中心為界,與俄羅斯遠東地區第三大城市阿穆爾州首府——布拉戈維申斯克市隔江相望,兩座城市被稱為『雙子城』,素有『歐亞之窗』之稱。」

「我每次去黑河調研,都去璦琿歷史陳列館參觀,深刻了解這座城市的屈辱歷史,體味黑河的百年變遷,聽那陳列館風牆懸掛的1858 個風鈴,在微風中搖曳哭泣,訴說1858 年那個強權下的簽下的屈辱條約,哭訴着那個苦難悲慘的歷史!」

「這裏山川秀麗,四季如詩。春聞達子花香,香飄四溢,令人陶醉;夏看江波蕩漾,藍天碧水,心曠神怡;秋天銀霜來做客,田野飄香,五彩斑斕;冬觀冰雪世界,千里冰封,萬里雪飄。我欣賞這裏金光燦爛的晨曦,它孕育着生命的穿透力,破曉的晨光慢慢喚醒沉睡的生靈,帶着柔情輕灑人間大地;我喜歡這裏紅彤彤晚霞,霞光雲氤、燒紅了大半個天空,整個小城充滿魅力的輝煌。」

這樣的筆觸仿佛把讀者帶入了當地,與作者一同見證着美麗動人的城市風景,品味濃郁深厚的愛國之情。誠如作者所說,「這一座座莊嚴的國門,見證着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的中國人民共同推進『一帶一路』倡議的偉大實踐。」

雖然本書沒有專門論述,但從一些共建項目的情況可以看出,「一帶一路」倡議的實施,受益的不只是中國人民,更促使共建國家貿易規模實現逆勢增長,為共建國家社會發展增添了活力,為當地人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這些都是有目共睹的。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的那樣:「共建『一帶一路』成為深受歡迎的國際公共產品和國際合作平台。」

因此,我們有理由相信,雖然共建「一帶一路」目前同時面臨着機遇與挑戰,但我們以過去10年的實踐為證,愛好和平發展的中國人民和世界人民,一定能把「一帶一路」建成更加美好的「和平之路、繁榮之路、開放之路、綠色之路、創新之路、文明之路」。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1.jpg

[责任编辑:郑婵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