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熱話】全面融入灣區 增強香港「興」動能-香港商报
首页 > 新闻专题 > 评论 > 商报评论

【熱點熱話】全面融入灣區 增強香港「興」動能

2023-04-24
来源:香港商報網

   何子文

 由行政長官李家超率領的特區政府及立法會大灣區訪問團,正在深圳、東莞、佛山和廣州進行為期4天的訪問。特首李家超期望繼續與大灣區內地城市有更多、更緊密和更創新的高水平合作,推進大灣區建設更上新台階。這次訪問團規模之大、規格之高都是近年罕見,既反映香港高度重視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期望與大灣區內地城市建立更密切的合作關係,更顯示在完善選舉制度後,行政立法精誠合作、共同為香港開新局的政治新氣象。這次訪問團必將推動香港積極發掘大灣區新機遇,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不斷增強香港「興」的動能,推進大灣區高質量發展。

 融入灣區關係香港長遠發展

 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是國家主席習近平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重大國家戰略,是推動「一國兩制」事業發展的新實踐,更是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重要平台。從經濟上看,香港融入大灣區,實際上是將一個700多萬人口的小型的外向經濟體,變成一個8000多萬人口的大型經濟體,相當於加拿大的GDP,高於韓國、澳洲及西班牙,發展空間和潛力不可估量。中央高度重視香港的獨特優勢,「背靠祖國,聯通世界」是一個整體概念,有了背靠祖國的基礎,香港才有條件聯通世界,粵港澳大灣區正是香港聯通世界的最大底氣和依靠。

 能否深度融入大灣區,全面發揮大灣區的協同優勢,推動高質量發展,關係香港長遠發展。這次出訪大灣區內地城市絕大多數議員都出席參加,特區政府除了特首親身帶團之外,更特別安排一名司長與四名局長加入,反映香港各界都明白到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的重要意義。

 正如特首李家超指出,此次大灣區訪問有「三個第一」,即本屆特區政府和本屆立法會第一次聯合出訪、第一次在完善選舉制度和落實「愛國者治港」原則後聯合出訪,以及香港特區與內地全面通關後最大規模的官式訪問。這些都顯示出此行的重大意義,也體現了行政立法之間的良性互動。

 事實上,這是香港完善選舉制度之後,行政立法機構第一次大型出訪活動,這樣的活動在之前恐怕是難以想像。這次訪問團能夠順利舉行,議員踴躍參與,在會面時反應積極,真正做到有效的交流,這正反映完善選舉制度後香港新的政治生態,行政立法不再對立對抗,互拖後腿,而是有監察有合作,對於推動大灣區合作更具有積極意義。

 突破灣區制度阻隔需中央指導

 始終,政府推出的各項有關大灣區政策,都需要立法會的審批及撥款,如果立法會議員對於大灣區的最新發展、最新機遇都一無所知,甚至如過去一些反對派議員般與內地早已「老死不相往來」,又如何能夠理解到大灣區的重要性?又如何推動香港融入大灣區?在一個良性的政治生態下,行政立法回到既監察又合作的關係,同心同德才可以真正為香港做實事,尋機遇,開新局。

 大灣區融合涉及到「一個國家、兩種制度、三個關稅區、三種貨幣」,這是大灣區建設的優勢,同時是三地協同創新、推進區域深度合作需要面對的重大課題。這次訪問團有特首及政府高層,有差不多全體立法會議員,期間更會與廣東省的領導會面,通過親身會面,可以當場交流及處理大灣區各種融合問題。毋庸諱言,大灣區經過多年發展,已經進入「深水區」,以往較易處理的融合問題基本已經做好,下一步就是要處理「硬骨頭」,直面「一個國家、兩種制度、三個法域、三個關稅區」的制度融合問題,進一步建設大灣區共同市場。不突破制度問題,真正打通三地的人流、物流、資金流,做到「全要素」的聯通,大灣區的融合只會是有其形而無其實。

 但同時,要突破大灣區的制度問題,絕不容易,需要三地政府的有效溝通,更需要有中央的指導介入。這次訪問團的一大意義,就是正式啟動大灣區的深度融合,不但針對創科、青年、文化發展等具體問題進行商討,通過項目對接加強兩地合作,更是直接處理大灣區的一體化問題,突破制度上的阻隔,並把考察成果,合作化為具體政策和方向,共同將粵港澳大灣區建成為國家高質量發展的示範地。

[责任编辑:罗维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