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際課程框架下培養學生的「中國心、香港根」-香港商报
首页 > 新闻专题 > 新闻 > 香港

在國際課程框架下培養學生的「中國心、香港根」

2023-04-30
来源:中新社

 銅鑼灣維多利亞幼稚園、維多利亞(中國)教育集團總校長、香港滬江維多利亞學校創辦人兼總校長孔美琪領着記者參觀校園時,正遇到一群小學生排着隊前往多功能教室觀看傳統木偶皮影戲,他們張口跟校長打招呼卻是流利英文。在這裏,傳統中國文化與通過前沿課程培育明日國際公民的願景,結合在一起。

 維多利亞在香港與內地提供優質幼兒教育逾半個世紀,大部分維多利亞幼稚園校舍為認可之國際預科文憑(IB)世界學校,提供小學項目(PYP)課程。近日,孔美琪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回顧她辦學的心路歷程並分享教育理念。

 孔美琪出生於「教育世家」,母親丁毓珠當年在銅鑼灣創辦維多利亞幼稚園,於是孔美琪童年的大部分時光都在幼稚園度過。「我自己畫畫、唱歌、彈琴、玩滑梯,或在教室用牆上掛畫當小老師扮在教學生。」母親閒時便會帶她探訪老人院、參與社區舉辦的青少年活動。孔美琪記得,她在20歲出頭已赴中國內地山區參與扶貧項目,之後此類活動幾乎從未中斷。

 來自母親的言傳身教,給孔美琪灌輸了教育的本質絕非僅限於高分,更在於培養一個人的品德、同理心與世界觀。

 孔美琪負笈美國,返港後順理成章加入維多利亞,再將教育版圖拓展至中小學,創辦了提供「一條龍」IB課程的滬江維多利亞學校,致力提供雙語及關愛的學習環境,培養學生語言能力、批判思考及國際思維。孔美琪並未將美國的教學模式照搬來港,而是專注於將IB課程本土化。

 在她看來,這種本土化既是擷取IB教學理念的精髓,又發展出一套兼容中國傳統文化的課程模式,幫助學生掌握不同技能。「孩子未來成長的世界,需要掌握多方面的技能,成為一個負責任的國際公民,且有家國情懷。」

 孔美琪向記者展示了一本傳統文化活動冊,題為《薪火相傳始於幼兒教育》,書中以「衣」的文化、「吃」的文化、「表演」的文化等章節進行分類,以生動靈活的方式和別出心裁的角度呈現中華傳統文化,並列明老師如何將有關元素應用到日常教學中,讓學生在潛移默化里接受傳統文化的薰陶。學校也會舉辦中國文化周,請專家老師到校指導學生學習傳統技藝,如剪紙藝術、國畫、武術等。

 除此之外,孔美琪也邀請香港特區立法會首任主席范徐麗泰、現任立法會議員梁美芬等人來學校舉辦講座,為師生講解憲法、香港基本法、香港國安法,與學生展開互動。學校還在室內設升旗台,每周舉行升旗儀式。「一些家長說,孩子現在一聽到國歌就會站起來跟着一起唱,這在以前的香港並不常見。」孔美琪坦言。

 如今,就像從前母親引領着她一樣,孔美琪也引領着一批又一批的師生屢赴內地考察,併到貴州、雲南、甘肅等地參與扶貧項目。

 早在1998年,即香港回歸翌年,孔美琪的教育版圖已拓展至內地,陸續在上海、杭州、蘇州及深圳開辦幼稚園及中小學,將香港的經驗和元素帶去內地,比如前沿的國際課程。而內地在文化、數理課程方面紮實的教學模式也啟發了香港,「兩地的教育發展呈現良性互動模式。」

 孔美琪正籌備重啟早前因疫情中斷的兩地交流活動,5月將率160名幼稚園學生及家長前往深圳交流,另一個由300名中學生組成訪問團,也即將啟程前往珠海。而近期亦有深圳家長到訪香港滬江維多利亞學校,深港兩地老師亦經常進行交流。(中新社記者 韓星童 劉辰瑤)

 頂圖:銅鑼灣維多利亞幼稚園、維多利亞(中國)教育集團總校長、香港滬江維多利亞學校創辦人兼總校長孔美琪近日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中新社記者 劉辰瑤 攝

[责任编辑: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