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縱橫】對近期中國經濟數據的分析解讀-香港商报
首页 > 新闻专题 > 评论 > 商报评论

【經濟縱橫】對近期中國經濟數據的分析解讀

2023-05-03
来源:香港商報

    作者:健元

    國家統計局最新公布,一季度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平均值為5.5%,比上年四季度下降0.1%。3月份,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3%,比上月下降0.3個百分點。本地戶籍勞動力調查失業率為5.1%;外來戶籍勞動力調查失業率為5.6%,其中外來農業戶籍勞動力調查失業率為5.3%。31個大城市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5%,比上月下降0.2個百分點,顯示自年初以來,國內就業情況正逐步改善,還需進一步調節政策機制,刺激消費,脫虛向實,恢復製造業生機活力,增強城鎮就業動能。

    中國經濟開局穩健向好

    4月11日國家統計局發布資料,3月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僅同比上漲0.7%,環比下降0.3%。1至3月,全國居民消費價格平均比上年同期上漲1.3%。3月PPI(全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同比下降2.5%,環比持平。一季度,PPI比去年同期下降1.6%,反映我國內需消費依然疲弱,消費動力不足。三年新冠疫情已重創消費根基,居民存款下降、消費支出短缺或後勁嚴重不足,制約了城鄉居民消費意願。

    4月18日,國家統計局發布2023年一季度國民經濟運行情況。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284997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4.5%,比上年四季度環比增長2.2%。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11575億元,同比增長3.7%;第二產業增加值107947億元,增長3.3%;第三產業增加值165475億元,增長5.4%,顯示中國經濟開局穩健向好,主要還是因外需出口恢復動力。一季度外貿順差超過1.4萬億美元,同比增長33%,對歐美和東盟經濟體外貿順差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長,說明全球經濟開始復蘇,國際供應鏈和產業鏈結構得到一定程度的修復。

    然而,若中國內需消費持續疲弱或嚴重不足,也將對未來經濟增長構成壓力。目前拉動中國經濟GDP的三駕馬車中,傳統大型基建如房地產和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已趨於穩定,高附加值自主創科產業還在提速。未來外貿出口還需通過深化與東盟、歐盟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經貿合作,加快重構高質量國際產業鏈和供應鏈,繼續擴大雙邊及多邊市場份額,夯實外需拉動經濟的基礎。內需消費則需進一步加大政策調節力度,完善消費需求結構,引導供給側宏觀布局和流動性釋放投向引導,為市場注入更多的消費動力。在確保今年國內物價平穩運行的基礎上,將全年物價綜合上漲率控制在2%至3%以內的調控目標,將是一個刺激消費、擴張內需、保持物價相對穩定的政策調節合理區間。因此未來真正啟動內需消費市場就顯得非常關鍵,既可刺激內需消費,活躍龐大的消費市場,又可增強PPI復蘇動能,增加就業和拉動經濟。隨着央行結構性貨幣政策的實施,有關效果逐步顯現,一季度製造業投資同比增長7%,其中高技術製造業投資增長15.2%。數位化、智能化、綠色低碳發展、5G、充電設施、大數據中心等新型基建需求逐步擴大,一季度新基建投資同比增長8.8%,有助國民經濟穩定復蘇。

    今年仍須擴大內需刺激消費

    預期未來CPI走勢會步入健康軌道,4月CPI同比漲幅可能會繼續輕微回落。但進入二季度中國經濟將保持穩定復蘇態勢,預計全年CPI同比漲幅將維持在2%至3%以內。截至3月底,我國外匯儲備達3.18萬億美元,有輿論擔心今年中國對美貿易順差將超過1萬億美元,是否會令央行「藏匯於民政策變成藏匯於美」,即中國貿易順差會令居民儲蓄搬家美國而壓抑本國消費?筆者認為,中國外貿出口順差體現了積極參與國際經濟外循環的淨收益(出超),應該與本國居民儲蓄(私人存款)關係不大,只不過是在國家現行的有管理浮動匯率和強制結售外匯機制下,央行會相應發行多點人民幣以備兌結算美元外匯。人民幣發行多了,可直接釋放流動性,若其大量進入內需消費市場就會緩解通縮推高通脹,進入股市則會推升股市。4月21日國新辦舉行新聞發布會,外管局發言人王春英表示,人民幣幣值穩定;人民幣資產分散化投資價值高,兼具有安全性與流動性;國內債券價格穩定、投資回報穩定;國內股票估值低,投資收益前景良好。未來外資投資我國證券市場仍有較大提升空間,顯示央行對外資進入中國股市,擴大制度型對外開放將有更積極的貨幣政策。掘金中國股市價值窪地,也將有利於增強市場活力,刺激消費,拉動內需。

    目前內地百姓儲蓄下降,流動性進入樓市作用不大,關鍵看政府未來宏觀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如何引導資金流向。目前通縮趨勢明顯,結匯超發的人民幣可以通過宏觀政策調節引導消費投放,對沖一下通縮預期也是可以的,例如可學習香港政府派發消費券策略,可避免因內需脫水,消費繼續萎縮或疲弱,而打擊本土工業品生產和消費品製造。中國對歐元區也是順差,對東盟RCEP經濟體也是順差,難道就會導致中國居民儲蓄大挪移境外嗎?筆者認為不會,建議不必恐慌,應樹立對中國經濟的信心。(圖:新華社)

[责任编辑:蒋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