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茗茶香飄四海!2023潮州工夫茶大會5月12日開幕-香港商报
首页 > 新闻专题 > 直通大灣區 > 灣區動態

廣東茗茶香飄四海!2023潮州工夫茶大會5月12日開幕

2023-05-06
来源:香港商報網

    前不久,中法兩位元首在廣州松園進行非正式會晤,臨水而坐,觀景品茗,喝的是潮州的鳳凰單叢茶和英德紅茶。鳳凰單叢茶產自潮州鳳凰山,因香氣多樣有「茶中香水」的美譽,英德紅茶產自清遠英德,有「世界高香紅茶」的稱號。

    5月5日,2023潮州工夫茶大會新聞發布會在穗召開。廣東省農業農村廳總經濟師羅一心、潮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長邱煥華、廣東省農業對外經濟與農民合作促進中心主任丘志勇、潮州市農業農村局局長麥安之、廣東省農業農村廳市場與信息化處副處長李秋瑾出席新聞發布會,介紹2023潮州工夫茶大會有關情況並答記者問。新聞發布會由潮州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詹自力主持。

    據悉,2023潮州工夫茶大會定於5月12日-14日在潮州舉行,將緊扣「文化潮州·工夫天下」主題,以「好山好水好工夫」為口號,進一步擦亮「鳳凰單叢茶」「潮州工夫茶」兩塊金字招牌。

0506-ny02.jpg

    四大亮點、多項特色活動,打造全民共享行業盛會

    邱煥華介紹,2023潮州工夫茶大會將繼續貫徹「節+會+展+賽」的理念,實現以節搭台、以會為媒、以展牽線、以賽揚名四大亮點。為全方位、多角度展示潮州茶文化、茶產業、茶科技的新風貌,進一步集聚人氣、商氣、煙火氣,大會注重傳承及挖掘潮州傳統文化精髓和地域特色,謀劃了「國際茶日·共享篇」「工夫天下·賡續篇」「文化潮州·論道篇」三大篇章。

    邱煥華表示,辦好2023潮州工夫茶大會是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關於實施「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和綠美廣東生態建設的部署要求,也是推動鳳凰單叢茶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載體。大會將採取多渠道、全媒體策略,充分展現潮州古城形象、潮州單叢產業、潮州獨特茶文化和潮州優秀傳統文化,並邀請全國重要銷區及茶葉專業市場,強化展期購銷服務對接。

    麥安之介紹,此次大會圍繞潮州茶葉、茶產業配套、美食、旅遊等優勢產業,將打造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主題活動。其中,無人機表演秀、潮·工夫集將於11日舉行,大會開幕式、圍爐觀茶·第二屆潮州工夫茶論壇、全球茶商大會將於12日舉行,2023潮州工夫茶沖泡大賽將於13日舉行,屆時國內外茶商、潮商和相關茶行業代表、茶企、經銷商等齊聚潮州,以茶論道共謀發展,助力潮州茶產業發展邁上新台階。

    本次大會將設置六大主題展區合計448個展位,集中品類、精準對接,加強茶產業全產業鏈的展示展銷,打通銷售渠道,拉動消費需求。現場展區包括潮州鳳凰單叢茶展區、茶產業品牌展區、全國十大品牌展區、茶產業配套區、茶葉包裝/機械展區、茶文化活動區。

    做好「土特產」文章,續寫廣東茶高質量發展篇章

    羅一心介紹,廣東茶產銷歷史悠久、六大茶類齊全、區域特色鮮明,已培育出一批全國乃至全球有影響力的茶葉品牌,包括鳳凰單叢茶、英德紅茶、梅州嘉應茶、新會柑茶、紫金蟬茶、仁化白毛茶等,皆是十分有特色的粵茶品牌。202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也是實施「十四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之年,廣東省農業農村廳以舉辦工夫茶大會為契機,大力推動廣東茶品牌建設和產業升級,助力實施「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和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近年來,廣東充分發揮資源和市場優勢,着力做好「土特產」文章,推進茶產業高質量發展成效明顯,同步調整種植結構、生產結構、經營結構,綜合競爭力得到進一步提升,茶產業已成為廣東省具有農村區域經濟特色的優勢產業。

    丘志勇介紹,廣東是全國首個制定生態茶園標準的省份,生態茶園已覆蓋主要產茶區,認定輻射帶動茶園面積超30萬畝,佔全省茶園面積20%以上。此外,廣東不僅是中國茶葉的重要產區,也是全國茶葉消費量、流通量第一大省。

    廣東將把茶產業作為推進「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的有力抓手,持續深耕標準制定,加速科技成果轉化,加塊培育發展地區龍頭企業和區域品牌,深入挖掘與弘揚茶文化,講好廣東茶故事。

    李秋瑾介紹,今年將圍繞廣東茶產業布局,設置茶產業品牌展區,聚合各方資源,助力推介廣東茶品牌,展現廣東茶全產業鏈發展成果。據悉,茶產業品牌展區面積約500平方米,包含茶敘區和茶飲品鑑區兩大區域。其中,茶敘區將結合鳳凰單叢、英德紅茶的文化特點,打造茶藝空間供茶客品鑑;茶飲品鑑區將邀請來自全省12個地市的茶企現場展銷,加強對粵茶品牌的宣傳推廣。

    據透露,為進一步推介廣東茶,今年5月21日還將在潮州、清遠舉行「國際茶日」廣東分會場主題活動,與此同時將組建廣東展團前往杭州參加第五屆中國國際茶葉博覽會,助力推動茶產業結構性改革,發揮品牌引領作用,提升國際競爭力。(記者 徐紅 通訊員 粵農軒)

[责任编辑:林梓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