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害人要為信用卡未授權交易找數惹爭議 鄧家彪提五項改善建議-香港商报
首页 > 新闻专题 > 新闻 > 香港

受害人要為信用卡未授權交易找數惹爭議 鄧家彪提五項改善建議

2023-05-22
来源:香港商報網

 金管局最新數據顯示,今年首季便收到229宗有關信用卡未經授權交易的投訴,達到去年全年391宗的六成,情況令人憂慮。工聯會九龍東團隊聯同兩名受害人今日(22日)召開記者會,期望引起社會關注詐騙問題,並提出新保安倡議。

 工聯會九龍東團隊自今年伊始,便收到多宗信用卡未經授權交易的求助個案,被盜用金額由18萬至6000元不等。九龍東立法會議員鄧家彪解釋,求助個案主要分成兩類。第一類是傳統信用卡線上交易,第二類是手提電話非觸式交易,即沒有儲值功能的電子支付工具,包括Apple Pay及Google Pay等。後者不受《銀行營運守則》規管,亦不屬金管局儲值支付工具發牌制度的監管範圍。受害人即使在收到交易短訊7分鐘後向銀行通報並要求中止交易,銀行仍然處理,同時引述信用卡國際組織的交易爭議機制,指「未經授權」不能成為手提電話非觸式交易爭議的上訴原因,要求受害人承擔全部損失。

 金管局在發現有關綁定電子支付工具的詐騙模式有上升趨勢後,於4月25日向銀行發出指引,要求手提電話非觸式支付工具綁定信用卡需採取雙重認證,除需要輸入一次性密碼外,亦需持卡人在發卡銀行的手機應用程式上進行確認。鄧家彪認為該措施能有效堵截同類型的犯案手法,期望各銀行能盡快按照指引落實。

 李先生代表其受害人朋友出席記者會,指受害人於今年1月初遭遇信用卡盜用事件,他們歷時5個月與銀行較勁,在鄧家彪幫助下轉介至金管局才解決。李先生稱,遭釣魚網站騙去一次性密碼,騙徒及後把信用卡綁定至Google Pay,在澳洲境外多次進行實體交易。當收到交易短訊後立即通知銀行要求中止信用卡服務,但耗費近50分鐘方能接通客服人員成功「CUT卡」,惟「CUT卡」後數分鐘仍收到交易提示短訊。

 此外,兩人收到信用卡月結單時始知道尚有3宗海外未經授權交易發生,銀行堅稱曾發送相關訊息予李先生朋友。他們於是向入境事務處申請出入境記錄證明未曾離境,以證明上述所有於澳洲境外實體店進行的交易是盜用,但銀行並不接納,更要求李生及朋友全額付清包括「CUT卡」後的交易。

 鄧家彪及團隊就信用卡詐騙問題提出五項建議。第一是政府應未雨綢繆,建立保障消費者權益的恒常機制。第二是持卡人應有權利要求每宗交易均需可接收提示短訊,避免在查閱月結單時方知被盜用情況。第三是金管局可要求發卡銀行或機構統一在銀行APP內設立「一鍵CUT卡」功能,毋需透過電話申請,加快中止交易的處理速度。第四是發卡銀行作為跨國企業,應就境外未經授權交易所導致的財產損失向當地警方報警,有效保障銀行財產權益。第五是香港警方可仿傚內地「國家反詐中心APP」,一旦發現手機用戶收到詐騙短訊或電話,APP會主動發出提示或自動堵截,針對高風險個案更會有反詐中心職員親身致電用戶,通知其可能正遭到詐騙。APP同時能利用所有收集的數據,協助警方研判詐騙新趨勢,打擊各種新型反詐騙手法,以更有效方式保障市民財產。

微信圖片_20230522152503.jpg

微信圖片_20230522152512.jpg

微信圖片_20230522152517.jpg

微信圖片_20230522152520.jpg

[责任编辑:朱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