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界心聲】中亞峰會與G7對比鮮明-香港商报
首页 > 新闻专题 > 评论 > 商报评论

【商界心聲】中亞峰會與G7對比鮮明

2023-05-24
来源:香港商報網

   香港經貿商會會長 李秀恒

 一連兩天的「中國—中亞峰會」,於5月18日開始於西安舉行,迎來了哈薩克斯坦總統托卡耶夫、吉爾吉斯斯坦總統扎帕羅夫、塔吉克斯坦總統拉赫蒙、土庫曼斯坦總統別爾德穆哈梅多夫及烏茲別克斯坦總統米爾濟約耶夫。

 打破常規建立良好機制

 自古作為絲綢之路重要節點的中亞地區,亦是習近平主席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的關鍵樞紐地帶,其戰略意義不言而喻。過去,中亞國家一直被俄羅斯視為自己的勢力範圍,中亞雖然作為一個整體與大多數國家都建立了「C5+1」機制,但是往往都在俄羅斯的見證之下進行。然而,隨着俄烏開戰以來,俄羅斯不斷受到歐美國家的經濟及貿易制裁,致使其重新審視俄羅斯、中國,以及中亞地區的政治、經濟、貿易方面的戰略關係。本次峰會同意成立中國與中亞元首會晤機制,其特別之處就在於打破了以往必須與俄國聯合的交往慣例。

 正如習近平主席在峰會上提出的「四個堅持」——堅持守望相助、堅持共同發展、堅持普遍安全、堅持世代友好。與中亞國家保持良好的關係,不但可以保障中國邊疆的穩定,更可以在此基礎上深入經貿合作。

 一方面,以能源、農業為主要出口的中亞國家,能夠對接中國這個龐大的市場。根據新疆霍爾果斯海關的統計,2023年一季度,霍爾果斯口岸自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等中亞國家進口食品貨運量14.5萬噸,同比增長199.2%;其中鐵路進口食品貨運量13.9萬噸,同比增長186.9%;公路進口食品貨運量0.6萬噸。

 另一方面,中國倡議建設的中歐班列、中吉烏鐵路等,大大縮短了中國與中亞地區的陸路運輸時間,可為世界建設「一個穩定的、繁榮的、和諧的、聯通的中亞」,探索及開發沿線的新興市場,並增加「一帶一路」的整體輻射面。

 G7政治化損經濟影響力

 幾乎與中國—中亞峰會同期舉行的,是創立於1975年的七大工業國組織年度峰會。5月21日,G7領袖高峰會在日本廣島落幕,七國領袖圍繞着角色變遷、俄烏終局、應對中國、核不擴散四個議題進行討論,並在所發表的「廣島願景」聯合文件中竟將中國形容為對其他國家和地區的「經濟脅迫」實施者。

 本次中國—中亞峰會達成的54點主要合作共識和倡議中,幾乎都是關注如何能夠建立良好的溝通、投資、對話、商貿平台,涵蓋貿易、投資、基礎建設、能源、數字科技、農業、文化、人員交流等方方面面,促進共同的發展,在全文近5000字的《西安宣言》中,「合作」出現50多次,「發展」則出現超過40次。相信中國這種對待所有參與「一帶一路」倡議國家一概平等的態度,對所有發展中經濟體來講都是值得關注的發展機遇。

 反觀七大工業國,作為重要的經濟體和工業國,G7不但並無提出太多對世界經濟發展有利的措施,反而專注於愈來愈政治化的議題,從而導致自身的經濟實力亦被損害。根據IMF(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估測,今年金磚五國將為全球貢獻32.1%的經濟增長,超過G7國家的29.9%;而到2028年,前者將達33.6%,G7則進一步降至27.8%。

    頂圖:位於西安滻灞生態區的西安國際會議中心。新華社

[责任编辑:罗维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