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館長訪談】有片|凡爾賽宮、吉美博物館主席專訪:香港文化多元 融中外 匯古今-香港商报
首页 > 新闻专题 > 文化 > 副刊

【館長訪談】有片|凡爾賽宮、吉美博物館主席專訪:香港文化多元 融中外 匯古今

2023-05-27
来源:香港商報副刊

   法國過去300年一直以歐洲文化藝術中心見稱,在文化交流上引領着他國的步伐。近日法國凡爾賽宮管委會主席佩加爾(Catherine Pégard)和法國吉美國立亞洲藝術博物館主席黎燕麗(Yannick Lintz)先後來港,本報專訪這兩所世界級博物館的掌舵人,二人異口同聲表示對香港近年的文化藝術發展感到驚訝,並讚嘆香港展出融匯中外、貫穿古今的珍藏,加上亞洲數一數二的藝術人才,足以發展成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

   法國凡爾賽宮主席佩加爾過去20年多次來港,最近「法國五月」藝術節與香港文化博物館合辦「虛擬凡爾賽宮之旅」展覽,佩加爾亦專誠到港出席開幕儀式。佩加爾對記者表示,過去來港均出於公務,雖然逗留時間短暫,仍深切體會到這座城市的文化藝術氣息,今次重臨香港,所看見的變遷、進步更讓她眼前一亮。「每次來港我都會看到新開的畫廊、新落成的博物館,每次都有嶄新體驗。今次我參觀了M+博物館和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內裏的展品和策展方式,同樣令我讚歎。一所是當代藝術館,另一所則是古物博物館,將古今藝術並列,交織成傳統與創新的樞紐,讓人認識到香港多元的文化不但橫跨地域,還跨越古今。」佩加爾續指,香港文化藝術一方面不斷蛻變,另一方面仍然保持着堅實的基礎。「香港的大型文藝活動琳瑯滿目,就像已經舉辦30年的法國五月,培養了香港人對文藝的追求。本館知道香港對法國文化有所期待,這裏是文藝交流的理想平台。希望透過這次與香港博物館合作,成為多元文化的推動者。」

黎燕麗.jpg

香港的文化藝術氛圍讓法國吉美博物館主席黎燕麗眼前一亮。(攝影:馮瀚文、場地提供:香港柏寧鉑爾曼酒店)

DSC_2314.JPG

法國凡爾賽宮主席佩加爾形容香港為古今中外的文化樞紐,聯繫亞洲與歐洲。(攝影:蔡啟文)

香港文藝發展讓人驚艷

   論文化底蘊,香港或許不及「老歐洲」古色古香,但在文化推廣、交流方面,香港卻是立足於世界前沿,一如佩加爾所言,近年落成的多間博物館,成功將香港的多元文化推上了另一個高度。自回歸之後,香港的文化藝術發展迅速,連作為世界級博物館主席的佩加爾也感到驚訝,過去兩三年多個文藝硬件配套相繼落成是重要關鍵。如西九文化區內的M+博物館、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香港故宮)、藝術公園、戲曲中心等先後啟用,都成功為城市增設了世界級的文藝設施。以香港故宮為例,落成後獲北京故宮借出900多件珍貴文物,成為故宮創始以來最大規模的藏品外借,香港背靠歷史文化豐富的祖國,擁有成為中外文化樞紐的先天優勢。另外,香港各間博物館亦積極對外交流,如香港故宮去年曾與羅浮宮聯展,M+亦曾多次聯合藝發局,將本地藝術家的作品帶到威尼斯視覺藝術雙年展,聯繫全球觀眾。香港藝術館過去數十年更一直為市民帶來各種世界級展覽,如2007年的「國之重寶——故宮博物院藏晉唐宋元書畫展」,向北京故宮借展的《清明上河圖卷》,就吸引數以十萬計市民參觀,加上近年巴塞爾(Art Basel)、Art Central等大型藝術展每年定期舉行,令香港的藝術氛圍更見濃厚。佩加爾能夠在香港體會到千年以前、萬里以外的藝術連結,可說是過去廿多年來香港文藝界及政府努力推動得來的階段性成果。

羅浮宮全接觸雕塑.jpg

香港藝術館過去積極與外國博物館合作辦展。圖為該館年前舉辦「羅浮宮雕塑全接觸」展覽,展出《米羅的維納斯》雕塑。(圖:香港藝術館提供)

吉美博物館主席來港取經

   香港要進一步成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對亞洲藝術有相當認識的法國吉美博物館黎燕麗有以下見解,「香港善於在固有的文化基礎上創新,我今次來港參觀了中環街市的活化項目,發現它在保留歷史建築的特色之餘,亦成功改造成為符合現代需求的社區空間,這股創意思維是香港的優勢,應該多加利用。而這種思考方式,亦值得我們『老歐洲』學習。」

   吉美博物館是亞洲以外最大的亞洲藝術博物館,現今有逾4萬件亞洲藏品,覆蓋史前時代至20世紀中國、日本、韓國、印度及中亞等多個地域的文物,博物館主席黎燕麗今次是首度訪港,她坦言對香港留下了深刻印象:「作為一所亞洲藝術博物館的主席,我有義務了解亞洲各地的文化,並廣泛結交當地的收藏家與文化工作者。這次訪港也是出於這個目的。在我合作過的眾多亞洲城市之中,香港的藝術行政、策展、技術人員有着數一數二的專業水準,而且他們對工作抱有熱忱,積極尋求與外地合作的機會,充分展現香港作為全球文化交流中心的特質。」黎燕麗在香港的行程雖短,仍充分利用空餘時間探索大街小巷。融於石屎森林中的古蹟與市內林立的大小畫廊,都讓她感受到城市獨特的文化氣息。她對記者說:「不止是香港融匯中外的能力,還有我在這裏感受到文藝界的澎湃創造力,都讓我留下印象。」她認為要促進彼此的文化交流,關鍵在於建立人脈:「這次訪港認識了一些剛到香港的法國畫廊老闆。他們希望與香港藝術家合作舉辦項目,但並不認識相關的人,需要我幫忙牽線。我也希望在香港認識更多藝術業界人士,並為他們牽線前往歐洲,這便可以達到人才交流的目的。」

Musee Guimet.jpeg

法國吉美博物館除了有豐富的文物館藏,未來亦將舉辦多場有關亞洲潮流的展覽。(圖片由吉美博物館提供)

吉美與香港故宮合作辦展

   黎燕麗比喻吉美博物館為一扇雙向門,既是歐洲人認識亞洲文化的入口,也是亞洲人向歐陸分享文化的渠道。「文化擁有強大的力量,有助展開國家之間其他層面合作的對話。吉美博物館有着聯繫歐亞兩地的義務、條件和資源。本館的願景是成為由歐洲人和亞洲人共同支撐的博物館。」黎燕麗認為要達到這個目標,需結識亞洲人才,是次訪港,就是希望在港物色藝術人才、尋求合作機會。她透露,吉美博物館明年會以中國為主題籌備多項展覽,包括與香港合作的項目。重點節目是與香港故宮合作籌備唐代絲綢之路的展覽。吉美亦邀得香港收藏家簡永楨,展出其瓷器藏品。此外,節目還包括由香港文化推廣大使譚盾創作,以敦煌藝術為主題的沉浸式表演。該館並將推出有關中法藝術交流的項目,其中有已故巴黎華裔藝術家曾海文的展覽,曾氏的作品融合中國水墨精神與西方抽象表現主義,糅合了中西美學。另一項為已故法國畫家皮埃爾.蘇拉熱的展覽,將探索亞洲對這名「黑色畫家」的影響,以及其呼應中國書法的創作風格。黎燕麗期待未來與香港博物館的合作,並準備邀請亞洲藝術家作為該館的駐場藝術家。

簡永楨.jpg

簡永楨是本地中國單色釉瓷器收藏家,他向吉美博物館捐贈的元青花梅瓶為該館珍藏。(攝影:鄧鉅榮、香港蘇富比圖片)

皮埃爾•蘇拉熱作品.jpg

已故法國抽象派大師皮埃爾.蘇拉熱的作品以黑色為主調,具中國書法藝術的韻味。(圖片由ADAGP提供)

   「吉美博物館說的不是一個國家的故事,而是一片大陸的故事。除了有來自多個國家的豐富藏品,展覽還會探索文化之間的互動。而且,本館呈現的是歐洲人眼中的亞洲,歐洲如何發現亞洲、與亞洲國家的交流也是故事的一部分。」她強調,文化的推廣需要策劃,並在尊重文化多元性的前提下加以引導,才是說好故事的關鍵。

凡爾賽宮藉科技吸引觀眾

   現正在香港文化博物館舉辦的「虛擬凡爾賽宮之旅」展覽,運用了多感官、沉浸式及虛擬互動科技,重現宮內的景致和展品。這場虛擬展覽曾於新加坡及上海巡展,均受當地人歡迎。佩加爾認為,原因除了疫情讓人無法外遊,也與科技元素有關:「虛擬展覽可以讓未能親往凡爾賽宮的人,一睹宮殿的珍藏,回顧宮殿的輝煌歷史。藉着虛擬科技,接觸法國文化。」佩加爾續指,為了讓文化傳播擺脫地域,或某種事態(如疫情)的限制,凡爾賽宮未來會積極發展藝術科技(Art-tech)。「幾個世紀之前,凡爾賽宮是法國的潮流中心,從時裝乃至科技都走在時代的前沿。本館意在繼承這份創新精神。過去20年,博物館團隊一直在利用科技優化展覽。近年來得益於新技術的發明,能進行更多實驗,以更多元的方式呈現凡爾賽宮。」

   佩加爾續指,在現今資訊娛樂化的時代,藝術科技將是今後文化傳播的重要途徑。「現代人的生活已經脫離不了科技,在高科技伴隨下成長的年輕一輩更是如此。本館需要學習他們的『語言』,寓教於樂,才能更有效地向觀眾分享藝術與文化。」

凡爾賽宮.jpg

法王路易十四在藝術與時尚投入大量資金,凡爾賽宮被視為時尚與創新之都。(圖片由凡爾賽宮提供)

凡爾賽虛擬展.JPG

「虛擬凡爾賽宮之旅」利用科技將凡爾賽宮呈現於香港觀眾眼前。(崔俊良攝)

[责任编辑: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