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最大!深圳市生活垃圾處理歷史博物館開館試運行-香港商报
首页 > 新闻专题 > 港深合作 > 港深合作

國內最大!深圳市生活垃圾處理歷史博物館開館試運行

2023-05-28
来源:讀特客戶端

 你聽說過專門聚焦「垃圾處理」的博物館嗎?5月26日,深圳市生活垃圾處理歷史博物館(籌)揭幕儀式在寶安區環境園垃圾焚燒廠三期舉行。這是目前國內最大垃圾處理歷史博物館(籌)。

 據悉,深圳市生活垃圾處理歷史博物館(籌)由市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寶安區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與深圳能源環保股份有限公司聯手打造。

 市城管和綜合執法局黃立新副局長表示,一直以來深圳把垃圾分類作為改善城市環境、推動綠色發展、彰顯社會文明的重要抓手,並持續深入推行「蒲公英計劃」,通過組建垃圾分類宣教團隊,打造垃圾分類科普場館,建設垃圾分類軟件平台,深圳市垃圾分類宣傳教育逐漸規模化、體系化和智慧化。

 深圳市生活垃圾處理歷史博物館(籌)總面積9298平方米,是目前國內最大的垃圾處理歷史博物館,以「山形樹影」為設計理念,是向公眾普及垃圾分類知識與垃圾處理質量控制的城市級展廳,也是國內唯一一個與自然和生產車間完美融合展示的垃圾處理歷史博物館。

 博物館展出的是「垃圾」,折射出的是文明。博物館位於寶安能源生態園內,館內還巧妙設計了參觀路線和內容,觀眾將一站式體驗古今中外的垃圾處理技術、管理實踐、政策法規和環境意識的演變,全面了解和探索垃圾處理歷史的旅程。

 為動員社會積極參與垃圾處理歷史博物館的建設,引導市民養成垃圾分類習慣,寶安區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聯合區教育局此前推出「垃圾分類創意大賽評選活動」,圍繞利用廢棄物製作手工品、繪製垃圾分類手抄報或宣傳海報、拍攝垃圾分類的好辦法、好經驗短視頻主題和內容,徵集到了精美手工作品、手抄報和宣傳海報在博物館進行了展覽。

 活動現場,寶安區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藉助黨員、志願者、蒲公英講師等群體力量,特聘他們擔任博物館蒲公英志願講師(講解員),後續將協同博物館專業講解員共同解說,增強博物館與群眾互動參與的體驗感。

 目前,市民可以通過「深分類」應用程序和「美麗深圳」微信公眾號進行預約參觀。試運行期間,還將陸續推出「垃圾分類創意大賽展覽」「打卡積讃贏好禮」「博物館開放月」「蒲公英少先隊集中參觀」等活動,讓社會各界人群了解博物館,並聽取相關意見,進一步完善博物館的建設。(深圳商報記者 文燦 文/圖)

 頂圖:在博物館裡可以全面了解垃圾處理歷史。

[责任编辑:赵桐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