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榮發展文化事業 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 深圳:以文聚力,譜寫時代華章-香港商报
首页 > 新闻专题 > 港深合作 > 港深合作

繁榮發展文化事業 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 深圳:以文聚力,譜寫時代華章

2023-06-07
来源:深圳特區報

    文化,是凝聚力量的精神紐帶、推動發展的重要支撐,直接關係民生福祉、關係人的全面發展。

    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出席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強調:「在新的起點上繼續推動文化繁榮、建設文化強國、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是我們在新時代新的文化使命。要堅定文化自信、擔當使命、奮發有為,共同努力創造屬於我們這個時代的新文化,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

    當前,深圳正加快推進高質量文化建設,以越來越多的文藝精品、愈加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更為貼心的文化惠民舉措潤澤人心,這座城市的文明水平和文化氣質,正匯聚成為提升城市核心競爭力的強大動能。

    精品創作不斷「攀峰」,全景式展現新時代精神氣象

    文藝是時代前進的號角,是民族精神的火炬。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前進方向,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凝聚共識、匯聚力量,用優秀文化產品振奮人心、鼓舞士氣,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人民提供豐潤的道德滋養,提高精神文明建設水平。」

    思想精深、藝術精湛、製作精良的文藝精品,最能反映一個地方的文化創造能力和水平,最能觸發直抵人心的思想共鳴。深圳從來就是一座不甘平庸、追求卓越的城市,在創造了無數經濟奇蹟的同時,於文化發展上同樣有着高貴的追求。

    今年以來,「深圳造藝」迎來一個又一個高光時刻。舞劇《詠春》《深AI你》,以及電視劇《青春之城》在全國範圍內巡演、上映,得到了業界人士、專家學者以及觀眾廣泛好評,成為新時代的現象級作品。在剛剛結束的第十八屆、第十九屆中國電影華表獎頒獎典禮上,舞劇《詠春》表演團隊驚艷亮相,用5分鐘的華彩片段展現國家級非遺與嶺南民俗文化的獨特魅力,「深圳出品」兩部電影《鄧小平小道》《奇蹟·笨小孩》更是雙雙獲得第十九屆中國電影華表獎「優秀故事片獎」。時代佳作的不斷湧現,不僅向全國人民展現了深圳文藝隊伍的實力與風采,呼應了人民對文化藝術的新期待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更充分彰顯了深圳推動文藝創作從「高原」向「高峰」邁進的奮進精神與實力。

    習近平總書記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強調,中國文化源遠流長,中華文明博大精深。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華文明的歷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更有力地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

    縱觀「深圳造藝」的成功,展現出的正是深圳文藝工作者樹立大歷史觀、大時代觀,把藝術創造向着億萬人民的偉大奮鬥敞開,向着豐富多彩的社會生活敞開,從時代之變、中國之進、人民之呼中提煉主題、萃取題材,抒寫中國人民奮鬥之志、創造之力、發展之果,全方位全景式展現新時代的精神氣象。

    當代中國,山河壯麗,群情豪邁,前程遠大。新時代新征程為文藝繁榮發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廣闊舞台,而深圳勇立潮頭的火熱實踐,也為生活工作於此的文藝工作者提供了海量而鮮活的時代選題。不可否認,精品的誕生是一個不斷精進打磨的過程。為此,深圳每年都要舉辦全市文藝精品創作座談會,部署文藝精品創作工作,加強對全市重點文藝創作及活動的統籌和指導,抓創意源頭,細化選題立項,為建立和完善促進文藝精品生產的全鏈條機制提供支持。

    有此堅實基礎,身處時代聚光燈下的深圳涵養出生機勃勃的「文化綠洲」,多部文藝精品獲國際國內大獎。如電視劇《從這裏開始》被中宣部列入「禮讚新時代、奮進新征程」優秀電視劇展播活動,舞蹈《肖像》《等》《烈火中永生》獲中國舞蹈最高獎「荷花獎」,魔術《秘境》獲中國雜技最高獎金菊獎,短篇小說《月光下》獲第八屆魯迅文學獎,科幻小說《中國軌道號》獲第十一屆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此外,大型交響套曲《我的祖國》《英雄頌》,原創現當代舞劇《追夢人》,原創歌劇《先行者》等,也獲得良好社會反響。黨的十八大以來,深圳分別有24部、73部作品獲中宣部、廣東省「五個一工程」獎,吸引了全國乃至世界各地一大批藝術名家落戶深圳,構築了文藝人才的「新磁場」。與時代同頻共振的熱土深圳,譜寫出新時代文藝發展的華彩篇章。

    烹大鮮饗小宴,多元文化設施構造「十分鐘文化圈」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城市既是優質資源要素的主要集聚地,也是文化發展的主要載體。在深圳經濟特區建立四十周年慶祝大會上的講話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經濟特區要加強公共文化設施建設,推動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滿足人民美好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

    當前,深圳正推進公共文化服務創新發展,加快建設普惠性、高質量、可持續的城市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以更高品質的城市文化空間,更加亮眼的「城市文化菜單」,更為多元的公共文化供給,為市民帶來沉甸甸的文化獲得感、幸福感和滿足感。

    在蛇口半島南端,由普利茲克獎獲得者、國際著名建築設計大師讓·努維爾團隊設計的深圳歌劇院方案「海之光」正在由圖紙化為現實。包括深圳歌劇院在內,深圳創意設計館、深圳科技館(新館)、深圳海洋博物館、深圳自然博物館、深圳美術館新館等「新時代十大文化設施」正以「深圳速度」高質量、高水準建設着,一批批世界級公共文化地標即將呈現於世人面前。

    當然,多元的深圳文化設施既不乏高端大氣的代表作,也充滿接地氣的人間煙火。2021年,深圳首批「十大特色文化街區」揭開神秘面紗,大鵬所城、南頭古城、大芬油畫村、觀瀾版畫基地等文化特色街區升級改造、精緻布局,留住了鵬城人的「鄉愁」,也繪就了豐富多彩的城市文化群落。

    此外,新型特色文化空間在深圳如雨後春筍般層出不窮。「悠·圖書館」「智慧書房」「南山書房」「城市書房」「書香民宿」等集高品質服務、高科技手段於一體的文化社交中心,深受市民青睞;「燈塔圖書館」「聽海圖書館」融山觀海,憑藉高顏值、優質服務頻頻「出圈」。讓市民喜聞樂見的還有全市大大小小的各類場館。據不完全統計,深圳市擁有各類圖書館(室)、文化館(站)、博物館、美術館1800家,每年舉辦文藝演出超2000場、美術展覽超200個,各類體育設施30411個。躬耕數載,深圳已基本實現「市-區-街道-社區」四級公共文化設施全覆蓋,「十分鐘文化圈」初具規模。

    文化惠民,以「溫度」回應市民文化生活新期待

    「文明是現代化國家的顯著標誌」「發展文化事業是滿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保障人民文化權益的基本途徑」「『十四五』時期,我們要把文化建設放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切實抓緊抓好」。新時代十年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文化建設擺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堅持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為人民提供了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糧。

    近年來,人民群眾對文化需求產生了新的期盼,人民的文化生活呈現出品質化、個性化、多樣化的追求。為此,深圳不斷完善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以市民文化需求為導向,文化惠民傳遞「深圳溫度」,不僅為市民搭建成長進步的階梯,也塑造起與深圳經濟地位相匹配的文化優勢和文化形象。

    藉助於星羅棋布的文化設施,深圳常年開展文化藝術下基層、進校園、進廠區活動和藝術關愛活動,全市每年舉辦公益文化藝術活動上萬場次,受惠市民超過千萬人次,市民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普惠均等的公共文化服務。

    在各級圖書館、文化館(站)、博物館、美術館以及各大書店,深圳市民可免費領取到《深圳市公共文化服務指引2023》,其中收錄了深圳各類文化設施及2023年各類文化活動的詳細資訊,成為市民文化生活的指南。

    此外,深圳還充分利用科技賦能公共文化服務水平。例如,推出了「圖書館之城」讀者個人信用分和閱讀積分抵銷滯納金制度,各級文化場館實現了無人值守、線上預約、活動直播、圖書推薦等服務場景,「數字文化館」「圖書館之城」「圳精彩」、各區「文體通」等公共文化數字服務平台為市民提供着文化便利。

    2022年6月18日,「i深圳」體育場館一鍵預約平台正式上線。該平台打通了全市主要公共體育場館、學校體育場館和社會場館資源,市民可隨時隨地「一站式」挑選自己喜愛的體育項目和場館,促進全民健身運動的開展。

    深圳還大力實施文化惠民工程,加大了國有文藝院團公益演出惠民力度,推出一批群眾喜聞樂見的文化惠民新項目。深圳交響樂團、深圳歌劇舞劇院等專業院團得以定期、長期走進基層,讓廣大市民群體共享高雅藝術之美。

    文以載道,文以興城。城市文明的高質量發展,離不開文化「軟實力」的滋養和支撐。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將豐富人民精神世界作為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把「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更加豐富」作為未來五年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局起步關鍵時期的主要目標任務之一。從建設有形的文化設施,到打造無形的「人心工程」,深圳正在將一幅更有魅力、更有活力、更有溫度、更有厚度的「人文之城」畫卷徐徐展開。(深圳特區報記者 張銳)

[责任编辑:蒋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