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人民立場 滿足人民需求 繁榮文藝創作分論壇舉行-香港商报
首页 > 新闻专题 > 港深合作 > 港深合作

堅持人民立場 滿足人民需求 繁榮文藝創作分論壇舉行

2023-06-09
来源:

 一次文藝大咖的聚會,一次思想交鋒的盛宴。6月8日,文化強國建設高峰論壇之繁榮文藝創作分論壇在深圳國際會展中心13號館會議室舉行。

 文藝是時代前進的號角,最能代表一個時代的風貌,最能引領一個時代的風氣。繁榮文藝創作是文藝工作的中心環節, 此次分論壇分文學、舞台藝術、電視劇和網絡文藝四個單元,對應四個主題演講以及四場座談。

 參與論壇的嘉賓既有行業分管領導,又有知名作家,藝術家和導演。他們既有業內創作的思考,又有各自視角的獨特表達,嘉賓們集中探究藝術創作規律,分享文藝精品創作的「秘訣」,從而為文藝創作提供既具個性化又有通識性的經驗和思考。

 文藝作品要深入生活

 文藝作品受眾面廣,影響力大,隨着經濟社會的發展,人民群眾對優秀的文藝作品越來越渴望。多位嘉賓談到了要深入生活,堅持人民立場,準確地把握並滿足人民群眾的文化需求。

 在最先開始的文學單元主題演講中,茅盾文學獎得主、著名作家陳彥提出「文學必須站在大地上來,用手中的筆把握我們的脈搏和心跳」,以及「新時代的作家既要讀書架上的有字書,更要讀好生活這本無字書,突破人生的表層,切入生命的最深處。」

 魯迅文學獎得主韓少功也指出,當代作家創作面臨很多新問題和新情況,作家群體甚至出現同質化問題——越來越都市化、高學歷化、中產化,廣大作家如果不扎根生活,就會出現「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的問題,體驗的資源不是增多,而是趨於減弱。

 而在時代的宏大背景下,陳彥表示,我們的文學作品要密切關注人類共同命運和共同議題,「中國文學從來不是一座孤島,自古以來,文學一直是中華文化的優勢項目。近年來,中國文化出海取得突出成績,以中華美學精神講述中國故事、總結中國經驗、傳播中國智慧,發揮與世界文化交流互鑒的重要作用。」

 最重要的是擔當

 創作文藝精品,是所有文藝創作者追求的目標。思想精深、敬業精神,勇於擔當,則是文藝工作者的基本標準。

 舞台藝術單元中,主講嘉賓中國戲劇家協會駐會副主席陳湧泉希望每一個戲劇人要視戲劇為信仰,「我們要對戲劇藝術有敬畏之心,以』戲比天大』的行業責任感和』鐵肩擔道義』的文化擔當,涵養高尚的藝術人格,做德藝雙馨的戲劇工作者。」

 電視劇單元中,與會嘉賓共同圍繞「新時代的影視精品創作」,探討「思想精深」與「製作精良」,提出富有見地的真知灼見。

 作為主講嘉賓,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仲呈祥直言影視創作者要有人民情懷,「只有這樣,才能全面理解』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才能做到百花齊放。」

 電視劇《人世間》去年大火,無論是在藝術成就、社會口碑還是市場效益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功。該劇導演李路在座談會上坦言爆款密碼就是「擔當」二字,「我們要有發現的眼睛,更要有擔當的勇氣,才能讓平民英雄戴上桂冠,讓普通老百姓走上歷史舞台」。

 新機遇 新挑戰

 互聯網和新媒體的不斷發展,為文藝創作的傳播和進步帶來澎湃的力量。

 在網絡文藝單元中,作為主講嘉賓,中國文聯網絡文藝傳播中心主任文藝網總裁郝向宏提供了一個數據,「截至2022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為10.67億,互聯網普及率達75.6%,人均每天上網4小時。」

 郝向宏還以動漫《三體》和遊戲《原神》為例,講述了中國網絡文藝的文藝之種,不僅在國內長勢喜人,更在海外生根發芽,在「破圈」「跨界」「共創」中茁壯成長。

 科技的飛速發展,推動着文藝觀念和文藝形態不斷變化,深刻影響和重塑着人們接受、觀看、閱讀和感受的方式,這也給文藝工作帶來了新的挑戰。

 面對人工智能等科技革新帶來的新情況,韓少功提醒文藝創作者「要有一點警惕性」,「人工智能創作小說、詩歌、音樂、美術等速度很快,而且立等可取,與人類創作展開了競爭。」

 他認為,有大志向的作家應該思考在哪些方面補救,在哪些方面奮鬥,在哪些地方爭取脫困,從而走出創作的危機。

 中國音樂家協會副主席何沐陽也說,「人工智能的出現,可能要對視聽行業帶來顛覆性改變,也許就在五到十年之內,人們對於文藝作品的欣賞習慣都會改變,這是創作者們都要考慮的問題。在新時代的節點上,如果我們能引領全球年輕人的審美和視聽習慣,更好地做到文化輸出,那麼中國的文化就會越來越強盛。」(深圳報業集團記者 朱健 文/圖)

[责任编辑: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