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擊文博會丨以文塑旅 以旅彰文 融合發展 廣東文旅市場強勁復蘇-香港商报
首页 > 新闻专题 > 港深合作 > 港深合作

直擊文博會丨以文塑旅 以旅彰文 融合發展 廣東文旅市場強勁復蘇

2023-06-11
来源:深圳特區報

 位於文博會粵港澳大灣區館的河源展廳,兩個造型新穎別致的大型潮玩恐龍IP立在入口兩側,它們一個揚着手臂,一個擺出擁抱的姿勢,熱情地歡迎人們入場參觀。此次展會,廣東河源展團攜手當地32家文化企業共168個產品和項目亮相,以「線上+線下」的方式,全方位展示河源「六色」文旅發展成果。在展會開幕當天,河源展團就有兩個文旅項目項目簽約,總投資逾5000萬元。

 在本屆文博會上,粵港澳大灣區館內廣東省各參展團人氣興旺,各地重點展示的文旅融合成果引人關注。記者了解到,廣東省積極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部署,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強化文化與旅遊雙向融合,努力打造文旅融合示範地。據統計,2023年一季度,全省接待過夜遊客1.54億人次,旅遊總收入1571.72億元,文旅市場復蘇強勁。

 以科技創新打造文旅融合新生態

 旅遊是文化發展的重要載體和途徑,文化為旅遊業發展提供了靈魂和活力源泉。推進文化和旅遊深度融合,是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多層次、分眾化、高水平的文旅需求的需要。在文博會廣東展團,一批文旅融合的新技術、新業態、新產品湧現,成為一大看點。

 廣州時間網絡科技有限公司運用裸眼3D等技術,將清光緒廣彩繪錦邊鬥雞圖魚碟、貝殼紙面繪十三行商館及庭園人物圖扇子等廣州博物館裏的文物寶藏立體「復活」。「新技術讓歷史文物在眼前栩栩如生,感到特別震撼!」一位現場觀眾感慨地說。近年來廣州不斷培育發展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文化科技企業,以數字科技賦能文旅,融合發展創新業態,助力文旅企業出海,2022年廣州文化產品出口總額達343.7億元人民幣。

 除了傳統文化,時尚潮流也在深度融入文旅產業。在東莞展廳一角,展台上擺放着色彩豐富、造型精巧的手搖音樂盒,吸引了不少人圍觀。「我們按機械時代、模擬時代、數字時代設計了十餘款音樂相關產品,其中這款小小的機械手搖音樂盒很受現場觀眾歡迎。」展廳工作人員蔡文詩介紹說,聲音的好壞,技術的高低,不只是聲學類產品的唯一價值,人們喜歡它,是因為設計精美,還能讓人懷舊、減壓。據悉,此次參展,東莞展團以「潮流東莞 精彩無限」為主題,篩選了東莞禮物、潮玩產業、潮流藝術、潮流運動、潮流音樂五個領域的代表性產品進行展示,進一步宣傳推廣東莞城市形象,培育文旅消費熱點,助力東莞產業發展。

 據廣東展廳相關負責人介紹,廣東省大力推進融合發展新生態,培育「文旅+」「+文旅」新業態新模式新產品,促進文保入游、文博入游、非遺入游,深化智慧旅遊發展,推廣「大美廣東」品牌。同時,還積極構建文旅融合發展新格局,打造粵東粵西濱海文旅產業帶、粵北生態休閒旅遊高地。珠三角九市攜手港澳,對標世界一流灣區,建設粵港澳大灣區世界級旅遊目的地,讓海內外遊客前來領略科技之光、文明之光、時尚之光。

 以文旅融合助力綠美廣東生態建設

 做大做強「六色」文旅品牌,深入挖掘文化優勢資源,一直是河源文化產業發展重要思路。此次參展文博會,河源全方位展示「六色」(「古色」人文旅遊、「紅色」革命旅遊、「綠色」生態旅遊、「藍色」湖水旅遊、「特色」溫泉旅遊、「夜色」休閒旅遊)文旅發展成果。

 素有「中華恐龍之鄉」美譽的河源,正把文旅資源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聚力打造潮玩恐龍IP。在文博會河源展廳,一個現場澆注六色顏料的 「源態龍」IP產品格外引人注目。「 這個IP產品高度55公分,以河源恐龍為原型,設計成備受當下年輕人喜愛的潮玩IP形象,吸引更多人了解河源這個『恐龍之鄉』」。展廳工作人員張晶介紹說,「源態龍」,「源」是指源頭、生命之源,也意同河源;「態」是指生態、態度;「龍」是指中華龍、河源龍。設計方希望通過該IP呼籲珍惜生命之源、保護好生態環境。

 記者了解到,近年來,廣東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論,深度挖掘鄉村文化資源,推動傳統村落、歷史建築、文物古蹟、非物質文化遺產等文化資源融入鄉村旅遊產品及線路,全力打造「粵美鄉村」旅遊品牌。同時,立足林城相依、山海相連的自然生態本底,打造生態旅遊品牌,發展嶺南特色的森林旅遊,推動建設美麗海灣,建設一批森林生態綜合示範園,打造森林旅遊特色線路,發展特色主題遊,推動森林旅遊精品目的地建設,共聯合推出100條廣東省森林旅遊特色線路,打造100個廣東省森林旅遊新興品牌地,公布57家「南粵森林人家」。此外,還推動14個地市濱海(海島)區域保護與旅遊開發有序結合和協調發展,發起公益環保旅行活動,培育生態型旅遊產品,促進濱海(海島)旅遊可持續發展。

 本屆文博會上,廣東文旅融合亮點頻現,建設粵港澳大灣區世界級旅遊目的地,廣東正加快行進。(深圳特區報記者 竇延文/文 周紅聲/圖)


[责任编辑:朱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