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界——深港澳青年藝術大展落幕 助力大灣區文化交流融合開花結果-香港商报
首页 > 新闻专题 > 港深合作 > 港深合作

無界——深港澳青年藝術大展落幕 助力大灣區文化交流融合開花結果

2023-06-12
来源:香港商報網

 藝術無界,融合共生。為期5天的第十九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下稱文博會)於11日在寶安落幕。作為文博會的重要內容,由寶安區委宣傳部主辦,香港商報承辦,深圳市關山月美術館學術支持的「無界——深港澳青年藝術大展」在深圳國際會展中心二樓連廊同步落幕。本次「無界——深港澳青年藝術大展」創造了兩個「首次」,一是該展是深圳國際會展中心首次於戶外舉行高規格藝術大展;二是深港澳藝術家在香港與內地恢復全面通關後,首次聚首深圳文博會,聯合舉辦藝術大展並開展國際學術沙龍活動。

 文博會期間,「無界——深港澳青年藝術大展」,通過藝術的展現形式交流融合,充分展現了深港澳三地各自的優勢——深圳擁有完善的科技產業供應鏈,香港是中西方文化交融、人才匯聚之地,澳門擁有豐厚多元的文化遺產,大灣區城市群優勢互補、協同發展,為文化創意產業化發展注入了源源不斷的動力。藝術大展亦為深港澳青年藝術家在寶安搭建了一個永不落幕的藝術交流平台。

(图:观众打卡深圳潮玩设计师徐振邦潮玩作品《大力招财》).jpg

 觀眾打卡深圳潮玩設計師徐振邦潮玩作品《大力招財》。

(图:澳门青年艺术家吴析夏装置作品《一河之隔》).JPG

 澳門青年藝術家吳析夏裝置作品《一河之隔》。

 專業級大展閃耀文博會

 展現跨界融合與先鋒探索

 本次藝術大展以「無界」為主題,勇於打破空間界限,通過精妙編排設計,實現了展覽形式上的「無界」,將原本在室內美術館展出的高規格藝術大展展列至深圳國際會展中心二樓空中連廊。

(图:观众走入深圳青年新媒体艺术家钱泓霖影像装置作品《数字风景》).JPG

 觀眾走入深圳青年新媒體藝術家錢泓霖影像裝置作品《數字風景》。

 大展匯聚傳統藝術、公共藝術、裝置藝術、新媒體藝術、潮玩藝術,以「藝術+科技」跨界融合,分三個部分展列,分別是「共生」「融合」和「展望」。

(图:广东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深圳市美术家协会主席、深圳市关山月美术馆馆长、“无界—深港澳青年艺术大展”总策展人陈湘波为艺术大展国际学术沙龙活动致辞).JPG

 廣東美術家協會副主席、深圳市美術家協會主席、深圳市關山月美術館館長、「無界—深港澳青年藝術大展」總策展人陳湘波為藝術大展國際學術沙龍活動致辭。

 廣東美術家協會副主席、深圳市美術家協會主席、深圳市關山月美術館館長、「無界—深港澳青年藝術大展」總策展人陳湘波在藝術大展國際學術沙龍活動致辭中表示:「大展的舉辦響應了黨中央、國務院提出《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中提到的大灣區文化融合,青年人是我們的未來,藝術大展的舉辦,也是用我們的實際行動來推動粵港澳大灣區融合的最好的體現。」陳湘波認為,本次展覽以「無界」為主題,所謂「無界」,便是要突破空間的界限。本次探索也為未來公共藝術在深圳以及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如何更好地服務市民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案例。

香港汉服团体“丹青承南”成员欣赏完“无界——深港澳青年艺术大展”后,在艺术作品前合影。记者 冯瀚文 摄.jpg

 香港漢服團體「丹青承南」成員在《啵啵兔之月中桂兔》前合影。記者 馮翰文攝

 在展陳區域,憨厚萌動的兔子躍居明月之上,在桂花樹下悠然自得。這是由陳湘波、鄧浩、張衡傑、謝雲婷設計的《啵啵兔之月中桂兔》,軟萌可愛的藝術裝置給會展中心增添了一抹暖意。

(图:A Shoppin’Baby「民族系列」的数字版画非常受欢迎).jpg

 A Shoppin』Baby「民族系列」的數字版畫非常受歡迎。

 而由香港知名潮流藝術家鄧卓越帶來了A Shoppin』Baby「民族系列」的數字版畫,隨着觀展者開始走動,展品上的卡通形象也在變動。鄧卓越表示,自己以港人的身份創作56個民族的藝術作品,希望讓更多香港同胞了解民族文化,講好傳統文化的中國故事。

香港艺术家阮文韬作品《艺术玩具——黑白仙山》获得孩子们的喜爱。.png

 香港藝術家阮文韜作品《藝術玩具——黑白仙山》獲得孩子們的喜愛。

 藝術不僅要走進博物館,也要走進大眾、走進生活。香港藝術家阮文韜提出了「建築是玩具,玩具是建築;藝術可遊樂,遊樂可藝術」的觀點。本次展覽中展示了其作品《藝術玩具——黑白仙山》,孩子們在觀展過程中爬上「仙山」,零距離觸摸藝術的脈搏。澳門藝術家吳析夏的裝置作品《一海之隔》則從平面到立體,展現珠海澳門綿延不絕的情誼。

(图:香港商报副总编辑王军为艺术大展国际学术沙龙活动致辞).JPG

 香港商報副總編輯王軍為藝術大展國際學術沙龍活動致辭。

 香港商報副總編輯王軍在致辭中稱,希望通過各方共同努力,把「無界——深港澳青年藝術大展」辦成在寶安、在深圳、在大灣區的一個永不落幕的藝術大展,做成一個知名品牌,共同說好中國故事,極具意義。

(图:深圳市宝安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孙箫韵为艺术大展国际学术沙龙活动致辞).JPG

 深圳市寶安區委宣傳部副部長孫簫韻為藝術大展國際學術沙龍活動致辭。

 深圳市寶安區委宣傳部副部長孫簫韻致辭稱,深港澳地域相近,文脈相親,寶安是深港文化之源。作為活動主辦方,寶安區委宣傳部希望以藝術為媒,通過無界——深港澳青年藝術大展,通過藝術展現和交流互動,在寶安為深港澳青年藝術家搭建一個永不落幕的藝術交流平台,涵養同宗同源的文化底蘊。

 「本次展品雲集了深港澳當代藝術家們的精品力作,涵蓋了裝置藝術、新媒體藝術、潮玩藝術、公共藝術,是一場視覺與心靈的藝術雅宴,呈現出灣區無限生機和潛能的創新性生長型藝術生態。」孫簫韻說,此次展覽對科技和藝術跨界融合的探索,更加是激發了文化創新創造的更多可能。

 她指出,寶安區以製造業當家,科技力量雄厚,「這裏是粵港澳大灣區黃金內灣和前海合作區多重大戰略疊加的高質量發展城區,寶安高質量發展的實踐就是鮮活火熱的藝術源泉。」孫簫韻歡迎各位藝術家多到寶安扎根體驗,創作出更多的精品力作。寶安期待攜手各方將深港澳青年藝術大展打造成大灣區公共文化的響亮名片,向世界講好灣區故事,講好中國故事。

 為向更多市民展示藝術大展的亮點和特色,在6月8號下午的學術沙龍開始前,香港商報聯合深圳新聞網對藝術大展進行了現場直播。邀請本次藝術大展總策展人、深圳市關山月美術館館長陳湘波、香港知名潮流藝術家鄧卓越、羅湖美術館副館長馮小瑞、澳門青年美術協會會長黎小傑、香港青年設計師陳潤富等深港澳藝術家走進直播現場一起互動分享,各大平台紛紛轉發傳播,45分鐘直播逛展全網觀看量達10W+,獲一致好評。

(长图:香港商报联合深圳新闻网对艺术大展进行现场直播).jpg

 香港商報聯合深圳新聞網對藝術大展進行現場直播。

 深港澳青年共話藝術創作

 攜手共建人文灣區

 作為藝術大展的配套活動,8日下午14:30,「無界——深港澳青年藝術大展」國際學術沙龍在深圳國際會展中心9號館深圳報業集團展區舉行,深港澳知名藝術家、學者齊聚一堂,為未來藝術+科技的相互賦能進行交流探索。在學術主題對話環節,香港商報副總編輯王軍與四位深港澳藝術家圍繞藝術為媒,無界交流,共建人文灣區主題,結合各自在藝術創作上的見解、自身經歷,進行交流分享。

(图:“无界——深港澳青年艺术大展”国际学术沙龙现场).jpg

 「無界——深港澳青年藝術大展」國際學術沙龍現場。

(图:深圳市关山月美术馆学术总编辑张新英发言).JPG

 深圳市關山月美術館學術總編輯張新英發言。

 張新英:「藝術+科技「」已經成為不可逆的趨勢

 已經策劃了多個關於深港澳三地藝術展的深圳市關山月美術館學術總編輯張新英分享了自己多年的策展經驗,也讓她對三地藝術家的特點有了深刻的認識。張新英認為,香港藝術家做新媒體藝術相對比較早,在這方面技術比較成熟。澳門藝術家對於中國傳統文化的涉獵和挖掘在藝術中佔據了很大的比重的。張新英介紹,她接觸過的內地藝術家大都有海外留學背景,回國後開拓出了新的藝術生態,且幾乎六成以上的藝術家都是企業或是某個機構的創始人,他們完全把藝術、文化和文化產業結合在一塊,帶來一種非常全新的藝術生態上的變化。

 張新英向現場嘉賓分享:「從粵港澳大灣區規劃實施以來我已經策了N多個關於三地藝術家交流的展覽,在策展過程當中我也一直在想,粵港澳大灣區規劃的實施給三地的藝術創作帶來了哪些變化,能夠形成一種什麼樣新的藝術生態,所以這個也是我一直在策展的過程當中一直關注的一個問題。此外我關注青年的藝術創作已經關注了十幾年,這次藝術大展,也從側面展現出中國,包括港澳範圍內的青年藝術創作的生態與趨勢——『融合』已經成為這個時代共同的話題。我認為「藝術+科技」本身也成為了一個不可逆的趨勢。」

(图:澳门青年美术协会会长黎小杰发言).JPG

 澳門青年美術協會會長黎小傑發言。

 黎小傑:澳門藝術家從事新媒體藝術的比例日益趨高

 澳門青年美術協會會長黎小傑多年前曾參加過關山月美術館組織的展覽,此次在疫情後再次來到深圳,感覺到節奏非常快,「好像幾個短訊上的交流,我的畫就到了深圳。」此外,他認為,科技發展非常快也促進了科技與藝術的結合。

 「在此次藝術大展中,我看到很多的是一些新媒體的東西,回過頭來看看澳門這邊的發展,我覺得澳門的藝術創作也正處於轉型中。因為我做比較多的是架上藝術的創作,但是像官洪滔(澳門)做的作品都是一些新媒體的藝術,現在在我們藝術家裏從事新媒體藝術的比例越來越增加,也是跟時代發展有着密切的關係。

 還有一點是,雖然說大灣區是一個大同的空間,有時候一件成形的藝術品,實際上我們還需要面對比如作品運輸、通關的問題,但是多媒體、新媒體的方向的作品,就可以很順暢地直接把作品帶到深圳來,可以有效地呈現在深圳這個大平台。」

(图:罗湖美术馆副馆长冯小瑞发言).JPG

 羅湖美術館副館長馮小瑞發言。

 馮小瑞:藝術已經不止於『架上』,深港澳藝術家需要同心創作

 羅湖美術館副館長馮小瑞點讚此次藝術大展,他認為「藝術+科技」是藝術與時代發展融合的趨勢,藝術是科技創新的一個源泉、動力:「香港藝術家、澳門藝術家、深圳藝術家一河之隔,我們一定要把共同地來探討如何去做藝術文化創作,如何把三地藝術文化創作納入到我們祖國的懷抱裏面。」

 藝術已經不是『架上』那麼簡單了,『藝術』這一話題實在太大,我深刻感受到時代在快速變化。 深圳、香港和澳門到底需要一個什麼樣的藝術,我們正是需要帶有科技的藝術存在,才同這個城市——深圳,與粵港澳大灣區能夠相匹配。所以我覺得無界這個展覽特別有意義。」

(图:香港知名潮流艺术家邓卓越发言).JPG

 香港知名潮流藝術家鄧卓越發言。

 鄧卓越:用可愛的IP形象推廣56個民族的故事

 香港知名潮流藝術家鄧卓越是當今非常受歡迎的藝術家,作為一名香港青年藝術家,她活躍於粵港澳大灣區,並把工作室設立在深圳前海。而她創作的A Shoppin』Baby「民族系列」每每展出,都會引發強烈關注和觀眾喜愛,同系列文創產品亦十分搶手。

 在沙龍上,鄧卓越分享了她創作的A Shoppin』Baby「民族系列」的創作靈感來源。鄧卓越說,因為她的小孩很熟悉西方的動畫和卡通,會記得卡通人物的名字,這觸發了她的靈感,想用可愛的IP形象推廣56個民族的故事。她計劃把該作品變成電影等影視作品。鄧卓越認為,深圳是一個很有活力的地方,不僅有高新技術,文化上的交流亦非常頻繁。

(图:沙龙的举办吸引了很多观众前来关注).jpg

 沙龍的舉辦吸引了很多觀眾前來關注。

 深港澳藝術家們在8日下午的沙龍現場,互動交流,思想碰撞,為深港澳藝術融合發展,提出了一系列可行性建議。未來藝術家們將繼續探索融合,取長補短,一起共建「人文灣區」。(記者王娜、陳彥潔、林麗青)

 頂圖圖說:本次藝術大展在深圳國際會展中心二樓連廊舉辦。

[责任编辑:朱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