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支持政策頻出 中國房地產業仍在深度調整-香港商报
首页 > 新闻专题 > 财经 > 内地

金融支持政策頻出 中國房地產業仍在深度調整

2023-07-06
来源:中新社

 中新社北京7月6日電「房地產行業,還能像過去十餘年一樣,成為經濟復蘇大盤中的關鍵一步棋嗎?」《中國新聞周刊》最新一期刊文《房地產的十字路口》,關注中國房地產市場。

 國家統計局每月發布的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速通常被視為房地產市場冷熱的標誌。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1~5月,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45701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7.2%,同期房屋新開工面積39723萬平方米,同比下降22.6%。可見房地產開發投資的下滑依然沒有見底。

 「房地產已經進入正常的行業調整時期,減價、減量、減速,如果非要將它拉到醫院搶救,反而會讓市場扭曲。」萬通集團創始人馮侖擔心,如果「救市」讓房地產市場更加扭曲,還不如不救。

 相比於「救,還是不救」,更為現實的問題可能是「怎麼救」。

 去年四季度出台的「金融十六條」與「三支箭」都旨在恢復受到「三道紅線」和「貸款集中度」影響的房企資金需求。

 2022年11月,證監會發布調整優化房企股權融資方面的五條措施,這是中國時隔12年後重啟地產股權融資,與「第一支箭」新增授信、「第二支箭」增信債權工具並列,被稱為支持地產行業的「第三支箭」。

 「第三支箭」發布後,先後有多家上市房企或涉房企業公告增發事宜。如今年3月,新城控股公告稱,擬定增不超過80億元,其中24億元用於補充流動資金,另56億元擬投入其位於浙江溫州、山東東營、重慶大足、山東泰安、江蘇宿遷、山西大同的6個項目。

 5月底至6月初,招商蛇口、中交地產、福星股份、大名城、陸家嘴、保利發展等6家房企公告其定增獲批,定增募資總額預計超400億元,款項多用於「保交樓」「保民生」項目,或者是為了補充流動資金。

 但房企資金狀況沒有明顯改善。1~5月,房企到位資金55958億元,同比下降6.6%。其中,國內貸款7175億元,下降10.5%;利用外資13億元,下降73.5%;自籌資金16267億元,下降21.6%。

 而去年底推出的金融支持政策之所以效果有限,部分原因在於一些政策落地的時間確實較長。即使有政策加持,但是在「市場化」的導向下,能否有金融機構願意向房企,特別是出險房企「輸血」依然存疑,銀行在向房企貸款時便存有這樣的疑慮。

 中國住房制度改革啟動25周年之際,中國的房地產業正處於深度調整之中。

 「美國房地產業已經有246年歷史,最近十多年強勢復蘇,拉動美國經濟持續增長。」顯然,中房集團原董事長孟曉蘇認為只有25年歷史的中國房地產業尚未觸及「天花板」。

 他認為,一些評論在使用虛假數據證明中國房地產業已經觸及「天花板」,比如稱中國人均住房面積已經達到50平方米,但是統計局數據顯示,中國城鎮人均住房建築面積36.52平方米,北上廣深則更低。

 有經濟學者表示,從中長期來看,需要引導房企從增量開發向存量服務轉型,也就是從開發商轉變為運營商,但是這種轉變不可能在一夜之間完成,短期內仍需要解決當下面臨的問題。

[责任编辑:程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