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經濟追求可持續發展的背景下,歐盟碳邊境調節機制(以下簡稱「碳關稅」)法案的出台,已成為各界關注的焦點。對此,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於近日舉行「中歐合作論壇:歐盟綠色新政與中歐合作新前景」,重點探討歐盟碳關稅對全球貿易、全球氣候政策,以及中歐關係可能帶來的影響,並為雙方合作提供政策建議。會議由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郭萬達主持。
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院長樊綱指出,作為歐盟的新立法,碳關稅的實施應考慮不同國家的實際國情,兼顧發展中國家和欠發達國家的合理關切,推動達成更加公正有效的溫室氣體減排措施。針對未來中歐在碳關稅領域的合作,他提到,當前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在碳體系建設和碳定價機制方面存在較多差距,全球也沒有統一的標準來核算各個國家的碳排放情況。不同排放量的國家在跟歐盟進行碳關稅談判的時候,可能會涉及到每個國家的出口量、排放量不同,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在減排中的義務區分等問題。
對此,樊綱建議,中國與歐盟應該就碳關稅透明度、核算體系、工作機制和世貿規則的協調性開展對話,倡導減排量在生產與消費國之間的合理分配,力爭建立以歷史排放量和人均碳消耗量為基準的新型碳減排責任標準,釐清不同國家應承擔的減排責任。同時,所徵收的稅金應作為資金支持用以幫助發展中國家,並開展更多的技術轉讓,鼓勵發展中國家在氣候變化等問題上做出更多的努力。
德國維爾茨堡大學副校長、中國經濟研究講席教授費多麗(Doris Fishcer)認為,碳關稅不僅是環境問題,也是經濟問題。未來應關注碳關稅實施的預期影響,以應對該政策給全球經濟帶來的不確定性。費多麗指出,碳關稅的最重要目標之一是防止碳洩漏,即阻止高排放企業向歐盟外轉移。綜合來看,碳關稅在推動全球減排和環保投資方面具有明顯優勢,但在國際貿易投資和監管等方面均存在不確定性,需要更好地權衡利弊,確保政策實施的公正性和有效性。
布魯蓋爾研究院資深研究員、資深能源專家喬治•紮克曼(Georg Zachmann)認為,當前碳關稅不應單純被視作歐盟應對氣候變化的工具,而需要在更宏觀的經濟環境和國際語境中進行考量,歐盟和中國應在碳關稅領域找到合作的利益契合點。他指出,當前歐盟在經濟和能源領域過度依賴單一國家的問題愈發顯現,同時歐盟下一屆領導人的施政重點尚未可知,這些因素都將影響歐盟碳關稅的具體實施。另外,歐盟對中國發展的預期也發生了轉變,一方面歐盟認為雙方在智能製造、汽車製造等重點產業的經濟競爭將加劇;另一方面歐盟擔心波動的中美關係,會讓歐盟陷入持續的地緣政治衝突。儘管受到上述因素的影響,但歐中雙方均對應對氣候變化,有強烈的意願並已作出相應承諾,具備良好的合作基礎,下一步可以聯合協作共同推動完善碳關稅標準,不僅歐盟可以使用,中國以及世界其他國家均可利用碳關稅工具,保護本國產品不受低能源成本生產國產品的影響,同時還能聯合推動實現脫碳計劃,以更有力的行動應對全球氣候變化。
原亞洲開發銀行氣候變化首席專家、國際金融論壇學術委員呂學都認為,歐盟碳關稅的出台將帶來深遠的全球影響,對此應理性和客觀看待併科學施策予以應對。首先,有別於很多國際行業組織針對各自不同行業採取的針對性政策,碳關稅更具全面性,該法案的出台和實施很可能會系統性地促進全球各個行業的溫室氣體減排。第二,碳關稅除幫助解決碳洩露問題外,還同時會給歐盟帶來更多的額外公共收入,還能夠提升歐盟相關行業企業的市場競爭力。第三,雖然短期內碳關稅對中歐貿易的直接影響較為有限,但隨着碳關稅擴展到歐盟碳排放交易系統覆蓋的所有行業,其影響將是長遠而深刻的。第四,歐盟碳關稅的出台實際上會產生在《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之外新的國際碳減排體系,這不僅違反了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關於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之間「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這一基本原則,也違背了歐盟自身在公約和巴黎協定下的承諾。
瑞士世界貿易研究院總裁約瑟夫•弗朗西斯(Joseph Francois)提出,歐盟碳關稅在技術及操作層面依然有許多不足之處,歐盟和中國可以在碳關稅實施效率和精準度方面展開合作,共同完善碳關稅機制,推進全球氣候行動進程。目前,歐盟碳關稅主要針對材料和能源的二氧化碳排放,對全供應鏈、供應鏈碳流動及其影響的認識有限。針對一些生產環節複雜、供應鏈較長的產品,如果不能準確跟蹤供應鏈碳流動,一方面會出現所謂「下游碳轉移」,即當供應鏈下游或終端產品被徵收碳關稅,高碳排生產環節可能會被轉移至上游國家,也將導致企業使用清潔能源的意願下降,上游企業優化生產的動力不足,以及下游產業對碳關稅支持度下降等。因此,下一階段需要更精準地測量供應鏈各環節中的碳排放量,在實際操作中應對好經濟、技術、法規等多方面、多領域的挑戰。另外,還需要降低企業碳關稅合規成本,從而增強企業推進技術革新、履行碳排放標準的動力,特別是對中小企業應給予適當補助和支持。(記者朱輝豪 通訊員 程旭玲)
圖: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於近日舉行「中歐合作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