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國牡丹」綻放鵬城——讃廣東漢劇《天風海雨梅花渡》-香港商报
首页 > 新闻专题 > 文化 > 副刊

「南國牡丹」綻放鵬城——讃廣東漢劇《天風海雨梅花渡》

2023-07-20
来源:香港商報網

   楊宏海

 颱風「泰利」剛剛颳走,給熾熱的南國深圳帶來了絲絲涼意。7月19日,廣東漢劇傳承研究院的藝術家們,給鵬城觀眾帶來一出新編大型廣東漢劇《天風海雨梅花渡》。作為梅州老鄉,我自然要先睹為快。可私下裏又暗自思忖:深圳是舉世矚目的國際性城市,多少海內外的大戲都在這裏演過,咱來自粵東山區的劇團,能否給見多識廣、眼光甚「刁」的深圳觀眾帶來驚喜呢?

 廣東漢劇原稱「外江戲」,是清乾隆年間由中原地區流入廣東、福建、江西的皮黃劇種,用中州音韻演唱,素以音樂唱腔典雅且優美動聽著稱,而漢樂亦是有「儒家音樂」之稱的高雅藝術。漢劇自中原輾轉流播入粵,風行廣東梅州等地區,已有300多年歷史,其因姿彩非凡,曾被周恩來總理譽為「南國牡丹」。

 《天風海雨梅花渡》描繪的是客家先民在清朝「下南洋」創業謀生中的風情畫卷。劇中通過講述水客唐海順(順叔)常年往返南洋和梅州之間,為鄉親們送「僑批」,數年如一日從未有誤。一天他得知同鄉葉常林前往海外謀生,一去數年,渺無音訊。其妻柚英艱難持家,貧困交加,更因婆母病重,無奈賣掉幼女為母治病。柚英泣求順叔,冀尋到常林,贖回女兒。順叔受託,尋遍南洋諸島,期間他經歷了雪崩、海難,歷種種艱難困苦與人間變故,最後他橫渡大洋,在遙遠的美國內華達山脈,找到與大批華工在一起修築鐵路的常林,履行了承諾。而順叔因海難丟失了三百大洋(批款),為此他變賣家產而不負鄉親,自己因家業破敗只能去踩黃包車。在順叔身上,體現了客家人篤守信義、拼搏堅韌的精神和感人至深的家國情懷。

微信图片_20230720122352.jpg

 作者楊宏海與廣東漢劇傳承研究院院長張廣武(右)在深圳大劇院合影。

 19日當晚,深圳大劇院人頭涌動,座無虛席。當大幕徐徐拉開,熟悉的客家山歌響起,中西合壁的客家騎樓矗立延伸背景轉變,觀眾馬上便被濃郁的客家風情與明快優美、獨具魅力的音樂唱腔所吸引。隨着劇情的展開,觀眾沉浸在演員們精彩的演繹當中,被主人公的命運沉浮而深深感染。

 據了解,廣東漢劇此次進深圳大規模公開演出,是自1998年廣東漢劇名家李仙花演出《蝴蝶夢》以來,時隔25年後又一次來深演出。該劇聘請盛和煜任編劇、張曼君任導演。他們匯同廣東漢劇傳承研究院同仁,深入梅州採風,歷經三年傾力打造,演職人員達120人之多,其陣容、規格、投入都是史無前例。

 值得一提的是,此劇演員陣容頗強,尤為可喜是擔綱重任的都是80後與90後。如飾演順叔的演員萬瑜,功夫紮實,揮灑自如。柚英的飾演者黃麗華,將一位溫婉賢淑的客家女性演得惟妙惟肖。飾演榕妹的管樂瑩是後起之秀,扮相甜美,唱功不俗。而飾演葉亞婆的洪曉瑜唱得字正腔圓、盪氣迴腸,給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

 在舞台表現形式上,全劇敢於創新,除了舞美服飾突顯特色外,嘗試多媒體投影技術,增強現場逼真感,進一步拉近舞台與觀眾的距離。

 在音樂唱腔上,有大膽的嘗試。如將漢劇漢樂傳統聲腔與客家山歌、傳統小調有機融合,在和聲里加入和弦配器,恰合時宜加入鋼琴元素,既接地氣,又流暢悅耳,讓中西方音樂巧妙融合,給觀眾耳目一新的藝術享受。

 此外,根據唐海順在世界各地尋找葉常林的劇情,加入了廣府話、潮州話、閩南話,巧妙運用各地的方言俚語,展現廣東漢劇風趣幽默的一面,同時體現當年「下南洋」四處都有華人勞工的身影,使情節真實生動,更具煙火氣與歷史感。

 現場我留意到,觀眾中除了一批老「漢劇迷「之外,還有不少年輕人也看得津津有味,他們從客家人當年下南洋的悲壯情景感受到先輩在遷徙與奮鬥中的堅韌、膽識和智慧而引起共情。

 我旁邊坐的廖先生是梅州鬆口人,他幾次拿出紙巾擦拭淚水。他說,很久沒有看到如此精彩的大戲了,劇中下南洋的艱辛歷程,工友的守望相助,順叔一如既往的恪守誠信,以及榕妹的知恩圖報,都體現了客家人的重信重義,很有必要讓年輕一代理解與傳承。

 全劇最扣人心弦的是第八場《嫁女》。當常林在美國打工賺錢當了老闆,回鄉為女兒舉辦盛大婚禮。規定酒宴排酒席時,送十兩以上禮金者坐主桌,其餘均坐在戶外排席。順叔因送不起重禮被安排在戶外。當葉阿婆得知順叔因送僑批遇難寧可變賣家產為鄉人交付銀兩,舍已為人而陷入困境時,當即讓兒子常林跪地謝恩,榕妹也知恩圖報,真情實意認順叔為爺爺,表示要為其侍奉終生。此刻,「債已還,一身輕「的順叔,毅然卸下黃包車,拿起行李夾,重走梅花渡,去迎擊天風海雨,邁向五洲四洋,昂首「再逐人生夢」。看到這裏,全場觀眾無不深深為之感動!

 當全劇演完,演員謝幕之時,劇場掌聲雷動,觀眾們遲遲不肯離去,大家沉浸在劇情營造的氛圍之中,不僅領略了「南國牡丹「的藝術魅力,更見證了來自「文化之鄉」梅州的文化底蘊。走出劇場,我浮想連翩,有三點思考:

 其一是要重新發現漢劇之美。

 廣東漢劇(漢樂)是客家藝術奪葩,過去演出不多,宣傳不多。講客家文化較多講客家山歌。看此大戲後,我突然想到,如果說客家山歌是美麗質樸的村姑,廣東漢劇便是典雅貴氣的閨秀,可謂各有千秋,美美與共。今後有必要進一步發現和挖掘廣東漢劇之「特」之「美」,以豐富客家文化藝術寶庫。

 其二是振興廣東漢劇重在培養年輕一代。

 這次演出很成功,尤為可喜的是看到漢劇後繼有人。在培養人才的同時,藝術創新也很重要,我曾對傳承創新客家藝術提過一個口號:「搶救原生態,精品留後代。創新原生態,吸引新一代。」這場演出在服飾、方言、音樂等方面有很多創新之處,可圈可點。

 深圳有一批熱愛漢樂、漢劇的音樂人。如黃偉群牽頭於2003年成立深圳廣東漢樂聯誼會,組建深圳客家樂團,積極排練節目參加演出,獲獎無數,為深圳也為梅州贏得榮譽,近年來在教育部門培育漢樂幼苗,卓有成效,被廣東漢劇傳承研究院授予「廣東漢劇(漢樂)活動驛站和傳承基地」。

 其三是作為世界客都,梅州融灣,文化先行。

 客家人早在幾百年前就融灣入海。《天風海雨梅花渡》講的就是客家人下南洋的灣區故事。在東南亞乃至世界各地,漢樂漢劇都頗有影響,如新加坡茶陽會館經常舉辦漢樂演奏活動,而毛里裘斯則專門有「漢劇漢樂培訓班」,吸引了大批學員。廣東省委要求梅州打造成為「全球客家文化傳播推廣中心」,廣東漢劇應該勇當「排頭兵」。

 濱海深圳,天風海雨。潮起灣區,文脈傳承。一場來自梅州的文化大戲落下了帷幕,「人文灣區」新作可喜。從觀眾反應來看,此劇確實是為客家藝術進入大灣區呈現一份不錯的禮物,因而值得點讚,即興寫下此文與讀者分享。

 (作者系深圳市客家文化交流協會會長、梅州市發展戰略顧問)

[责任编辑:罗维维]